1 / 19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逻辑学专业:刘佳. 论文主体结构. 一 . 导言 —— 相关历史背景介绍 二 .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三 .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中存在的问题 四 . 对哥德尔论证系统的相关修正 五 . 小结. 一 . 导言 —— 相关的历史背景. 1.“ 上帝存在”证明的历史 2.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的意义 3.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的相关背景. 二 .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1.“ 本体论证明”的定义 2. 哥德尔论证系统的介绍和简要分析 3. 对论证系统中“ positive” 的理解. 三 .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中存在的问题. 1. 上帝的可认知性问题

nod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逻辑学专业:刘佳

  2. 论文主体结构 • 一.导言——相关历史背景介绍 • 二.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 三.哥德尔本体论证明中存在的问题 • 四.对哥德尔论证系统的相关修正 • 五.小结

  3. 一.导言——相关的历史背景 • 1.“上帝存在”证明的历史 • 2.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的意义 • 3.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的相关背景

  4. 二.哥德尔本体论证明 • 1.“本体论证明”的定义 • 2.哥德尔论证系统的介绍和简要分析 • 3.对论证系统中“positive”的理解

  5. 三.哥德尔本体论证明中存在的问题 • 1.上帝的可认知性问题 • 2.系统导致模态坍塌问题 • 3.上帝的唯一性问题 • 公理5的问题 结论

  6. 四.对哥德尔论证系统的相关修正 • 1.修改公理2和“本质”的定义 • 2.限制论证系统中的性质为“内在性质” • 3.取代公理5

  7. 五.小结 • 1.本文的意义 • 2.本文所做的工作

  8. 鸣谢 • 谢谢邢老师的悉心指导,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倾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多多提出意见和建议。

  9. 对“positive”的理解 • 把“积极性质”解读为“善(good)”是不可能的,因为最大限度的优点和最小限度的不足放在一起依然是消极的(negative)。 • 把“积极的”视为“完满的(perfective )”;即:“纯粹的善(purely good)”(不能用善来代替),即不实质蕴涵任何对“纯粹的善”的否定。 • 积极的性质被理解为断言(包括重言式),消极的性质被理解为缺失 。 • 对积极性质必然化后得到的性质也是积极的,这是本体论证明的一个基本预设。

  10. 本体论证明: • 本文所指的本体论证明是指,从“上帝”的定义以及一些不涉及关于世界内容的非经验命题出发,借助逻辑学的一些规律,从而导出“上帝必然存在”的论证。

  11.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系统 • 公理1:如果一个性质是积极的,并且另一个性质也是积极的,那么这两个性质的合取也是积极的。 • 公理2:一个性质是积极的,或者它的否定是积极的。 • 定义1:某个实体是似上帝的,当且仅当,这个实体具有任意积极的性质。 • 定义2:某个性质是某个实体的本质,当且仅当,这个性质实质蕴含该实体的任意性质。 • 公理3:如果一个性质是积极的,那么必然地这个性质是积极的;如果一个性质不是积极的,那么必然地这个性质不是积极的。 • 公理4:性质“必然存在”是积极的。 • 公理5:如果一个性质φ是积极的,并且必然地性质φ严格蕴涵性质ψ,那么性质ψ也是积极的。 • 定理:必然存在似上帝的实体。

  12. 上帝的可认知性问题 • 参考文献:Sobel的论文“Godel’s Ontological Proof” (1987) • 该系统可得到定理:似上帝的任一性质都将通过一个似上帝的实体被必然的例示。 • 问题:按照传统神学观点,上帝是通过一些可感的性质而被认知的,在哥德尔的系统中,上帝的所有性质都是必然的,这与可感性质不是必然性质有冲突。

  13. 模态坍塌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Sobel. Logic and Theism.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Beliefs in G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主要思想:上帝必然存在会导致上帝的性质都必然是有实例的,而所有事实上为真的命题都可以作为呈现事实的一种性质(the property of being the presence of this truth)和上帝所拥有的任意性质一起合取形成一个新的性质,上帝事实上具有这个新的性质,所以这个新的性质是积极的,又因为上帝是必然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上帝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都存在,所以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这个新的性质都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这个事实为真的命题都是真的,这样事实为真等同于必然为真,出现模态坍塌。

  14. 上帝唯一性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Oppy的论文“Godel’s ontological agument” (1996) • 主要思想:通过哥德尔的这个论证的方法可以构造类似的证明,从而构造出很多类似的上帝,这样一来,我们将得到的很多不同的上帝必然存在的结论 • 主要技术处理:修改“上帝”的定义——定义1:x是似上帝的,当且仅当,x具有本质的性质,并且仅仅这些本质的性质是积极的,但是x不具有性质P1,P2,……Pn。

  15. 公理5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Koons的论文“Sobel on Godel’s ontological proof” (2005) • 主要思想:通过“无偶然存在”分析“必然存在”的满足的条件。 • 公理5的错误:混淆了积极性质和通过积极的二阶条件所选出的性质 。

  16. 哥德尔本体论证明的问题——结论 笔者认为, 哥德尔该证明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导致“模态坍塌”的问题,而要对该系统进行完善和修改也应该从这个问题入手。而“上帝的可认知性”问题哥德尔证明系统所不可避免的问题,甚至是任何本体论证明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只要着手进行本体论证明可能就已经面临了上帝的可认知性问题,所以要对哥德尔的证明系统做修改从这个问题出发是不可能的,除非放弃本体论证明。而奥匹所构造的类似的论证系统去证明有无数个不同的上帝存在,是疏忽对个体本质性理解,笔者认为不可取,所以,对哥德尔的本体论证明系统的完善还是回归到对“模态坍塌”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才是合理的研究方向。

  17. 修改公理2和本质的定义 • 主要参考文献:Anderson的论文“Some Emendations of Godel’s Ontological Proof”(1990) • 公理2‘:如果一个性质是积极的,那么这个性质的否定不是积极的。 • 定义2’:性质是x的本质,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性质,x必然地(本质地)具有性质,当且仅当,性质严格蕴含性质。 • 修改后:这个新的关于“本质”的定义,将我们对上帝的讨论限制在了本质的性质的范围内,一些偶然的性质被我们所排除了。

  18. 限制系统中的性质为内在性质 • 主要参考文献:Koons的论文“Sobel on Godel’s Ontological Proof” (2005) • 主要思想:通过将论证系统中性质的定义域限制为内在性质,那关于世界的实然命题就不是上帝的内在性质,这样就可以排除呈现实然命题状态的这类性质, 避免模态坍塌。

  19. 取代公理5 •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Koons的论文“Sobel on Godel’s Ontological Proof” (2005) • 主要思想:用公理6——如果性质F是积极的,那么在“必然F”的性质也是积极的,取代公理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