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y. - 1. O. x. 1. (例 1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 = x + 1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都经过点 ( 1 , m ) . ( 1 ) 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 2 ) 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这两个函数值都小于 0 时 x 的取值范围. . 解; (1) 把点 ( 1 , m ) 代入函数 y = x + 1 ,. 得: m=1+1=2;. 再把( 1 , 2 )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 k=xy=1 × 2 =2. 所以:.

no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2. y -1 O x 1 (例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都经过点(1,m).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这两个函数值都小于0时x的取值范围.  解;(1) 把点 (1,m)代入函数y=x+1, 得: m=1+1=2; 再把(1,2)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k=xy=1×2 =2. 所以: • 当x<0时,反比例函数值 y <0。 • 当x<- 1时,一次函数值y <0

  3. 例2(2009年黄石市)已知关于x的函数 (a为常数) (1)若函数的图象与x轴恰有一个交点,求a的值; (2)若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且顶点始终在x轴上方, 求a的取值范围. 解(1)y=0时,ax2+x+1=0 因为、图象与x轴恰有一个交点, 所以,△=1-4a=0 即 a=

  4. 变式: 已知关于x的方程 (k为常数) x2- kx+k – 3=0 (1) 若x= –1是方程的一个根,求k的值和方程的另一个 根. (2)证明:对于任意实数k,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 实数根. 解(1)x=-1时,方程: (-1)2- k×(-1)+k – 3=0,解得:k =1, 把k=1代入原方程得: x2- x- 2=0; 解方程得: x=-1或 x=2,所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x=2. 解: △=b2-4ac=(-k)2 - 4×1×(k –3)=k2–4k +12 =(k –2)2+8 Δ>0 所以,对于任意实数k,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 实数根.

  5. 例3(北京200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实数根,k为正整数. (1)求的值; (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 将关于x 的二次函数 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 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轴 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 当直线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 b的取值范围.

  6. 解:(1)由题意得, . ∴. ∵为正整数, ∴ k=1.2.3. (2)当 k=1 时,方程 有一个根为零; 当k=2时,方程 无整数根; 当k=3时,方程 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 综上所述,k=1和k=2不合题意,舍去;k=3符合题意. 当k=3时,二次函数为 ,把它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 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7. (3)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两点,则,A(-3,0) B(1,0). 依题意翻折后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直线 经过A 点时,可得; 当直线 经过B点时,可得. 由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 的取值范围为.

  8. 巩固练习 1.(2009威海)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 则k=, 另一个根是______. 2. .(2009年山西省)请你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 3.(2009年莆田)已知 和 的半径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且 则 和 的位置关系是. x+y=a 4.. 方程组 中,已知x>0, y<0, 则a的取值范围是。 2x-y=6 5、 (2009年包头)将一条长为20cm的铁丝剪成两段, 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各做成一个正方形, 则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cm2 1 - 2 X2 =1 相交 - 6<a<3 12.5

  9. 6、(2009年黄石市)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6、(2009年黄石市)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7. (2009襄樊市)如图5,在 ABCD中 于E且AE=EB=EC =a;且a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则 ABCD 的周长为( ) A . B. C . D. B A A D . B C E

  10. 8、.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 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过点A 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B、C。如果四边形OBAC是 正方形,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11. 复习小结 1.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结合是函数某一变量值一定或 某一范围内的方程、不等式问题。体现了一般到特殊 的观念,也体现了函数图象与方程、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2.     求两个函数交点坐标,一般通过函数解析式组成的 方程组来解决。 3.    求函数解析式,一般通过把图象上点的坐标代入假设 的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