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38 Views
触 电 急 救 省特种作业教材 《 电工安全技术 》 第三章 第四节. P29. 触电急救的内容 1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检查、判断触电者受伤情况的方法。 3 、心跳呼吸停止的抢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 掌握 怎样做 和懂得 为什么 ) 1 、触电急救的 紧迫性 。 2 、心肺复苏抢救的操作 步骤及要领 。 3 、抢救时 确保自身安全,防止触电者再受到伤害 。. 一、触电急救的紧迫性 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随触电时间延长而加大,一般认为 50 mAs 有生命危险 (P28) 。 2 、心跳呼吸停止 :
E N D
触电急救 省特种作业教材《电工安全技术》 第三章 第四节 P29
触电急救的内容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检查、判断触电者受伤情况的方法。 3、心跳呼吸停止的抢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掌握怎样做和懂得为什么) 1、触电急救的紧迫性。 2、心肺复苏抢救的操作步骤及要领。 3、抢救时确保自身安全,防止触电者再受到伤害。
一、触电急救的紧迫性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随触电时间延长而加大,一般认为50mAs有生命危险(P28)。 2、心跳呼吸停止: 1分钟内开始抢救,约80%能活, 6分钟才开始抢救,则80%会死, 8分钟后才抢救,纵使救活往往也是植物人。
3、现场心肺复苏的生理基础(P32) 心跳和呼吸是人最基本的生理过程,呼吸停止则气体交换停止,心跳停止则血液循环停止,使细胞缺氧受损。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超过8分钟就会导致脑死亡, 纵使恢复心跳和呼吸也会变成植物人。 现场抢救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恢复气体交换,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恢复循环,从而恢复对全身细胞供氧,进行基本的生命支持。等医生到来或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抢救。 所以触电后,必须争分夺秒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就地、正确、持续地进行抢救。
二、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有不同的方法。 确保救护人的安全是前提。 1、低压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使触电者与带电体分离(P30~31) (1) 断开开关 (2) 切断电线 (3) 移开带电体 (4) 拉开触电者 2、高压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断开开关(P31) (1) 通知停电 (2) 拉开开关 这些方法,按现场的具体条件,在确保救护人的安全为前提,以迅速、可靠为原则来选择采用。必须确认触电者脱离了电源。
3、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P31) 要点:防止自己触电、确保自身安全。防止触电者再受到伤害。 (1)在高处脱离电源时防摔。 (2)在黑暗处触电迅速解决临时照明。 (3)高压触电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和保证足够的绝缘强度并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三、脱离电源后,检查、判断触电者受伤情况的方法三、脱离电源后,检查、判断触电者受伤情况的方法 将触电者平放仰卧在干燥的硬地上 判断神志是否清醒 判断有否呼吸和心跳 检查有否其他伤害
1、检查神志是否清醒的方法(P31) 耳边喊或拍肩膀无反应则可判断是神志不清 2、检查有否自主呼吸的方法:“看-听-试” 检查方法(P31) : 看—胸、腹部有无起伏 听—有无呼吸的气流声 试—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都没有则可判断没有自主呼吸 应在5秒钟内作出判断
3、检查是否有心跳的方法:测颈动脉的搏动(P32)3、检查是否有心跳的方法:测颈动脉的搏动(P32) 颈动脉的解剖位置:颈部气管和邻近肌肉带之间沟内(图3-3) 检查方法: 使触电者头部后仰,食指与中指并齐放在喉结上,手指滑向颈部气管和邻近肌肉带之间的沟内就可测到颈动脉的搏动(图3-4)。 避免用力压迫动脉,测试时间5~10秒。 测不到颈动脉搏动可判断心跳停止。
颈动脉 喉结 肌肉带 教材P32
图2-2 看、听、试判断呼吸 教材P31 听 看
4、根据受伤情况的不同处理方法(P32) 医生到来之前,立即就地进行抢救,绝不能坐等医生,这直接关系到触电者的生存。 (1) 神志清醒的,就地平卧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以减小心脏负担,应有人密切观察其呼吸和脉博变化。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尽快送医院检查。 (2) 有心跳无呼吸或呼吸很微弱,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有呼吸无心跳,立即进行人工心脏挤压。 (4) 无心跳无呼吸或呼吸很微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5) 伴有其他伤害时,应先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再处理外伤,但有大出血应立即止血。注意是否有颈椎或脊柱骨折,防止搬移不当伤及脊髓造成瘫痪。
四、心跳、呼吸停止的抢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方法 1、人工呼吸的作用(P33) 伤员不能自主呼吸时,帮助其进行被动呼吸,救护人将空气吹入伤员肺内,然后伤员自行呼出,达到气体交换,维持氧气供给。
2、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 使气道通畅(P33) (1)将人平放仰卧 (2)松开紧身衣裤--减少吹气阻力 (3)清净口腔异物--防止异物堵塞气道 (4)头部充分后仰--防止舌根后坠堵塞 气道
图2-5 教材P33 头 部 没 后 仰 舌根堵塞呼吸道 头部充分后仰 呼 吸 道 通 畅
3、吹气、呼气的方法(P33~34) (1)深吸一口气(800~1200毫升)。 (2)口对口,捏紧鼻,均匀吹气约2秒。 (3)口离开、松开鼻、自行呼气约3秒。 (4)伤员呼气时救护人再吸气,伤员呼气完后,救护人紧接着口对口吹气,持续进行抢救。 如果伤员牙关紧闭口无法张开时,可以口对鼻吹气。对儿童进行人工呼吸时,吹气量要减少。
(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1、心脏挤压的作用(P34) 心跳停止,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被动血液循环。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下半部,使胸腔压力改变,间接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按压时使血液流出心脏,放松时心脏舒张使血液流入心脏。
2、按压心脏前的准备 (1)平放仰卧在硬地上并使头部低于心脏,使气道顺畅。(P34) (2)确定正确的按压部位(P34 图3—9) 定位方法: 沿着肋骨向上摸、遇到剑突放二指、 手掌靠在指上方、掌心应在中线上。
图2-7 心脏、胸骨、胸骨剑 突、肋骨的位置 锁骨 乳头 胸骨下1/3处 心脏胸骨剑突的解剖位置 教材P34
图2-8 正确的按压位置 定位方法 左手中、食指沿肋骨向上摸到胸骨剑突处,中指与食指放在剑突上,中指与剑突下沿齐平 教材P35 1 胸骨剑突 肋骨(肋弓)
图2-8 正确的按压位置 2 右手手掌与左手食指紧贴,就是正确按压位置(此时手掌边离剑突下沿二指寛)
图2-7 心脏、胸骨、胸骨剑 突、肋骨的位置 胸骨 锁骨 乳头 正确压点 2 指掌关节连线放在两乳连线 心脏位置 胸骨剑突 标准 方法 1 其他定位方法 1.胸骨下1/3法 2.两乳连线法 掌心放在胸 骨下1/3处 肋骨(肋弓)
图2-7 心脏、胸骨、胸骨剑 突、肋骨的位置 两乳连线 胸骨下1/3 正确压点 肋骨 胸骨剑突
3、进行抢救时救护人的正确位置:以保证双臂能垂直下压来确定具体位置(P35 图3—11) (1)伤员放在地上时,可以跪在伤员一侧或骑跪在伤员腰部两侧(但不要蹲着),伤员放在床上时,救护人可站在伤员一侧。 (2)腰稍向前弯,上身略向前倾,使双肩在双手正上方,两臂下垂伸直,使手掌刚好放在正确的按压部位。
图2-10 正确的按压姿势 压下4~5cm 教材P35 两手掌相叠, 手指翘起
4、正确的按压方法(P35 图3-10 图3-11) (1)两手相叠,手指翘起,两臂伸直,掌心贴紧胸部,均匀用力垂直下压,压陷4~5cm,下压时应以髋关节为支点用力,而不是以腕关节或肘关节用力。 (2)压陷后立即放松,但手不要离开胸部。 (3)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节奏均匀地反复按压,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4)婴儿和幼童,只用二只手指按压,压下约2厘米,10岁以上儿童用一只手按压,压下3厘米,按压频率加快(100次/分钟)。 正确压法可概括为:跪在一侧、两手相叠、掌贴压点,身稍前倾,两臂伸直、垂直下压、均匀用力、压后即松,每分钟压100次,成人压下4~5cm。
(三)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P36) 吹气2次挤压30次 2:30(新国际标准) 先吹气2次,然后挤压心脏30次,再吹气2次,按此2:30持续不断进行抢救,每做5个循环检查一次有否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双人抢救:一人进行人工呼吸并检查判断伤员有否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另一人进行心脏挤压。一人吹气2次后,另一人立即按压心脏30次,反复进行,但吹气时不能按压(气吹不进 P36图3-12)。 单人抢救 :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吹气2次再挤压心脏30次,反复进行。 教材是旧方法,单人抢救 1:5;双人抢救 2:15。新国际标准单人双人抢救都 2:30。
每吹气2次挤压30次,每做5个循环检查一次有否恢复自主心跳呼吸。每吹气2次挤压30次,每做5个循环检查一次有否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先吹气2次 ①压30-吹2②压30-吹2 ③压30-吹2④压30-吹2⑤压30-吹2 检查判断 ①压30-吹2②压30-吹2 ③压30-吹2④压30-吹2⑤压30-吹2 检查判断 ①压30-吹2②压30-吹2 ③压30-吹2④压30-吹2⑤压30-吹2 检查判断 反复进行
图2-11 双人抢救 双人抢救 另一人吹气2次后, 立即按压心脏30次,吹气时不能压。 教材P36 2 吹气 挤压 30 另一人压心脏30次后,吹气2次。
图2-11 双人抢救 单人抢救 先吹气2次 吹气 2
图2-11 双人抢救 单人抢救 吹气2次后,立即按压心脏30次,按压后立即再吹气2次,如此吹气按压交替进行。 挤压 30
(六)心肺复苏对伤员进行抢救的注意事项(P36)(六)心肺复苏对伤员进行抢救的注意事项(P36) 1、要立即、就地、正确、持续抢救。 2、抢救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伤员的变化: (1)如恢复呼吸则停止吹气。 (2)如恢复心跳则停止按压心脏,否则会使心脏停跳。 (3)如心跳呼吸都恢复,则可暂停抢救,但仍要密切注意呼吸脉搏的变化,随时有再次骤停的可能。 (4)如心跳呼吸虽未恢复,但皮肤转红润、由大变小,说明抢救已收到效果,要继续抢救。 (5)只有出现尸斑、身体僵冷、瞳孔完全放大,经医生确定真正死亡,才可停止抢救。 瞳孔
课间休息 十分钟
手提式灭火器的使用 《电工师资班参考资料》 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选用 灭火器的结构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掌握:用电设备着火的灭火方法
一、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选用 1、火灾分类 A类火灾 可燃固体火灾 B类火灾 可燃液体火灾 C类火灾 可燃气体火灾 D类火灾 可燃金属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设备着火但电源又未断开, 电源断开就不算E类火灾。
二、灭火器的结构 灭火器由筒体、提把、压把、瓶阀、虹吸管(或出粉管)、喷管(或喷射软管)和喷筒(喷咀或泡沫喷枪)等构成。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手持瓶身上方的提把将灭火器拿到起火点。 2、拔出保险梢,不拔出保险梢,压把无法压下,阀就打不开! 3、一手提着提把并压下压把,另一手握着喷筒(喷咀或泡沫喷枪)对着燃烧最猛烈处喷。
四、使用灭火器的注意事项 1、使用时必须先将保险销拔出,不然压把压不下,没有灭火剂喷出,灭火器应保持直立状态而不能横卧或颠倒,不然只有气体泄出而灭火剂喷不出。 2、不要逆风喷射,应站在上风方向,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喷完尽快离开。 3、扑救容器内液体火灾时,不要直对液面喷射,以防止液体飞溅,而应喷到容器壁上。 4、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先将灭火器上下摇晃,松动筒内干粉灭火剂,以利喷出。 5、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握着隔热的橡胶喷筒,不要握金属的喷管,以防冻伤手。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握着喷管,不要握喷咀,以防堵住喷咀上空气引射孔产生不了泡沫。
下课, 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