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949- 195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1 、知识目标: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 、学习过程及方法: ( 1 )阅读课文,了解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内容及各自的影响。 ( 2 )讨论探究“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 ( 3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的内容。 ( 4 )阅读有关材料,分析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 5 )查阅资料,组织辩论“弱国有无外交”.

n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949-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2. 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 1、知识目标: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 2、学习过程及方法: • (1)阅读课文,了解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内容及各自的影响。 • (2)讨论探究“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 •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日内瓦会议及万隆会议的内容。 • (4)阅读有关材料,分析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 (5)查阅资料,组织辩论“弱国有无外交”

  3.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 国家性质 • 国家力量 • 国内外形势 • ……

  4. 探究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6. 新中国初期实行_____外交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7. 一、背景 世界形势的变化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新中国提出外交原则

  8. 探究二: 新中国初期提出怎样的外交方针?

  9. 二、建国初期外交方针 •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84-85),提炼要点 意 义 方 针 含 义 改变地位 独立自主 不承认—建新关系 另起炉灶 保卫成果 保卫和平 维护独立与主权 一 边 倒 面对—鉴于—站在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巩固独立 奠定基础 清除—取缔

  10. 追踪探究:“一边倒” 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否矛盾?

  11. 一边倒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目的: •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共处 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意义: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之一

  14. 探究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建树?

  15.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1、中苏建交 •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日内瓦会议 • 4、万隆会议

  16.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7.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8.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19.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20. 追踪探究: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作用.追踪探究: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21. 主席、各位代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我们亚非会议既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思考: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 求同:共同的要求。即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维护本国的独立和主权,发展经济。 存异:指各国可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策。

  22. 知识梳理 背景 政策 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出现第一次建交热 国家利益 “另起炉灶” 与苏联结盟 (基本方针) 外交成就 国家性质 依据 “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提出 国家实力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参加日内瓦会议 国际环境 参加万隆会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