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二章

第二章. 信用. 问题. 在本章学习之前如何理解 信用 ?. 第一节 信用 及其与 货币 的联系. 1 、什么是信用 以 还本付息 为前提的借贷活动。 不改变所有权 为前提的一种资金使用权的调剂。 信用,其实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内的 资金使用权 。其代价就是支付的利息。. 对“反例”的思考. A. 孟尝君放债于薛,食客冯谖免债买 “ 义 ” B. 国与国之间的免息贷款 C. 西方商业银行的支票存款账户不支付利息 本金、利息或两者的 非货币形式. 2 、信用构成要素. 信用主体. —————— . 盈余部门. 赤字部门. <——————.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信用

  2. 问题 在本章学习之前如何理解信用?

  3.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什么是信用 • 以还本付息为前提的借贷活动。不改变所有权为前提的一种资金使用权的调剂。 • 信用,其实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内的资金使用权。其代价就是支付的利息。

  4. 对“反例”的思考 • A. 孟尝君放债于薛,食客冯谖免债买“义” • B.国与国之间的免息贷款 • C.西方商业银行的支票存款账户不支付利息 • 本金、利息或两者的非货币形式

  5. 2、信用构成要素 • 信用主体 —————— 盈余部门 赤字部门 <—————— <—— <—— —— —— 金融中介 <——— ——— ———— ————— 这些部门可能是企业、机构、政府、个人 包括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6. 信用关系 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信用者为债权方,接受信用者为债务方。 • 授信方 受信方

  7. 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主要指期限和利率。 其他信用条件有利息计算方式、支付次数、本金偿还方式等。

  8. 信用标的 信用关系的对象是实物形式还是货币形式.前者以商业信用为典型,后者以银行信用为典型。

  9. 信用载体。 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10. 3、信用产生的原因 私有财产的分布在需求和供给上的不对称性

  11. 4、信用的基本特征 暂时性 偿还性 收益性 风险性

  12. 5、信用的形态 • 原始形态:实物借贷 • 货币出现后,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

  13. 6、金融范畴的形成 信用本位形成后,货币和信用密不可分 金融——资金融通

  14.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 一、古老的信用形式——高利贷 高利贷是以高额利息为目的的贷放,这种信用的标的物是高利贷资本。

  15. 二、商业信用 • 1、厂商之间或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形式的基础,主要采用赊销的方式 • 2、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的统一 • 3、工具:商业票据 

  16. 汇票图片

  17. 4、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主体 :厂商——厂商或个人 客体:商品资本 方向上的局限性:只能按照使用价值的方向提供 规模上的局限性: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局限性制约了商业信用不能成为信用主体。

  18. 三、银行信用 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 主体: 债权人:银行 债务人:政府、企业、个人、金融机构 • 客体: 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19.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 商业信用是基础 • 银行信用是主体 • 首先考虑商业信用——直接和商品生产、流通相联系——如不能满足,再求助于银行信用 • 商业信用比银行信用容易获得

  20. 四、国家信用 • 以政府为债务人的信用形式 • 特点: 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 信用工具是国债

  21. 五、消费信用 个人、家庭作为债务人的和消费相关的信用形式

  22. 六、国际信用 信用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新形式 国际商业信用 国际银行信用 国际政府间信用

  23. 第三节 信用与股份公司 • 信用促进股份公司的形成。 • 资本密集度行业如何筹资? • 单位小、数量大。

  24. 学习体会 • 个人信用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