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個別化教育計畫撰寫流程

個別化教育計畫撰寫流程. 柯雅齡 yaya1204@ymail.com. 能力現況評估 ( 起點能力 ) 優弱勢能力. IEP 撰寫. IEP 執行. IEP 評量. 此次課程重點。. 該思考如何與課程及作息結合。. 至少一學期評量 2 次,或在每單元後評量。. 能力現況評估 ( 起點能力 ) 優弱勢能力. ‧ 藉由觀察、訪談、醫療評估 報告及能力發展檢核表之 統 整 分析撰寫而成。 ‧ 大致分為認知、語言溝通、 動作 ( 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 .. ) 、社會情緒、生活自理及感 官能力等。 . 內含「正式測驗」。.

nish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個別化教育計畫撰寫流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個別化教育計畫撰寫流程 柯雅齡 yaya1204@ymail.com

  2. 能力現況評估 (起點能力) 優弱勢能力 IEP 撰寫 IEP 執行 IEP 評量 此次課程重點。 該思考如何與課程及作息結合。 至少一學期評量2次,或在每單元後評量。

  3. 能力現況評估 (起點能力) 優弱勢能力 ‧藉由觀察、訪談、醫療評估 報告及能力發展檢核表之統 整分析撰寫而成。 ‧大致分為認知、語言溝通、 動作(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 )、社會情緒、生活自理及感 官能力等。

  4. 內含「正式測驗」。 ‧醫療評估報告。 ‧診斷證明書。 ‧轉銜資料。 …….. 舊檔案&資料 ‧認知 ‧語言溝通 ‧動作(粗大動作、 精細動作、動作 協調能力…) ‧社會情緒 ‧生活自理 入班後的 個案能力收集 ‧對幼兒的觀察 ‧對家長的訪談 ‧能力發展檢核表 ….. 非正式測驗

  5. 能力現況&IEP目標 能力現況 IEP目標 依照統整分析而出 的能力現況,去思 考目前幼兒最需要 的學習重點。 依照能力現況的優弱勢分析,發展出來長短期目標。 因此,能力現況若呈現「團討時,能專注3分鐘」,IEP目標則可能會設定「團討時,能專注5分鐘」。→也就是說,不會突然在IEP目標中才列出專注力的訓練,能力現況的部分就要清楚指出,其專注力的短暫,並具體描述。

  6. 如何思考IEP? 學習的優先順序 幼兒的障礙 類別及能力 狀況? 目前在學校適 應上幼兒亟需 要的能力? 家長的期待? (依幼兒的特質..) (考量其社會適應及安全等…)

  7. 如何著手IEP? 透過學習能 力檢核 透過作息的 安排(參考講義) 透過課程評量 個別化教育計畫

  8. 長期目標: ‧撰寫大多有著:瞭解、學習、認 識、增加、促進、增進、獲得、 發展、熟練、加強等動詞。 學年目標及 學期目標 短期目標: ‧透過教學執行的目標,為行為目 標,具可評量、可觀察性。 人、事、時、地(情境)、程度(作到多好)。

  9. IEP目標須具備 • 列出在什麼情況—與什麼人—做什麼事 在何種情境、條件 、刺激或協助下, 可表現此行為。 ‧做:具體可觀察之外在動作 如:寫、跳、拿、記得、指出 、說出、畫出、看、模仿、分 類、配對、回答等動作。 ‧什麼:包括所做之材料、內 容、時間、距離、數量。 視覺、聽覺、動 作協助。 EX:聽到鈴聲、看圖 片時、吃點心時、看 到老師比「坐下」的 手勢時。 EX:寫自己的名字、指出紅色 的球、數出五個以內的球、坐 在位子十分鐘…。

  10. IEP目標須具備 • 通過標準 1.依時間:參與團體討論至少10分鐘。 2.次數:會連續拍球至少3下。 3.距離:可在平衡木上行走2公尺。 4.發生頻率:會指認出紅色5次中有3次。 5.物件大小:會串1公分大小的串珠。 6.數量:指認出數字1~5。 7.不同物件 8.所需要的提示方法或提示量

  11. 教學決定 • 通過:此目標達到標準。 • 繼續:此目標可繼續執行。 • 簡化:將目標內容難度簡化、程度降低。 • 擴充:將目標內容難度增加、程度提升。 • 放棄:目前不適合幼兒能力及現階段須要,則可考慮放棄。

  12. Ex:對自己的信心不足, 而多依賴母親;對於新的 事物,不太敢嘗試,須給予 鼓勵,並要有人在一旁協助 ,才願意嘗試;與人互動少。 生活上 幼兒障礙程度對 其在班上生活及 學習之影響 學習上 Ex:記憶能力差,在認知理 解部分,無法有系統的統整 連貫,因而影響語言表達、 與環境互動等能力,且易分 心、沒有耐心,造成學習速 度較慢。

  13. 行為問題之行政支援及處理方式 • 若幼兒在班級中學習,只要有行為問題,均有可能干擾到自己的學習,或同時影響到同儕學習。 →因此,須要針對學生的行為問題,提出具體可行的行政支援,或運用一些教學策略,包括行為介入,以協助解決該行為,以保障學生自己及其他同儕的學習權利。

  14. 針對行為問題的思考如下: 1.是否須要學習使用新行為、新技能或是策略? 2.目前的行為是否影響到整個學習環境? 3.是否須要行為介入策略? 4.是否與其障礙類別有關?

  15. 行政支援與處理方式 →包括各種行為的介入(行為改變策略) →是否須要指派助理人員、義工媽媽、家長等他人協助。

  16. 參考書籍 • 早期療育課程評量‧心理出版社‧林麗英 著 • 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檢核手冊(教師用)‧教育部 發行 • 活動本位介入法‧心理出版社‧盧明 譯 • 學前融合班個別化教育方案之擬定與執行‧心理出版社‧吳淑美 著 • 量生訂做-IEP的理念與落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中心 印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