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1 s ; 2 s 2 p ; 3 s 3 p ; 4 s 3 d4p ; 5 s 4 d 5 p ; 6 s 4 f 5 d 6 p ; 7 s 5 f 6 d 7p

复 习. 1 按能量由低到高 的顺序写出构造原理. 1 s ; 2 s 2 p ; 3 s 3 p ; 4 s 3 d4p ; 5 s 4 d 5 p ; 6 s 4 f 5 d 6 p ; 7 s 5 f 6 d 7p. 2 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 Li 、 Na 、 K 电子排布式. 1 s ; 2 s 2 p ; 3 s 3 p ; 4 s 3 d4p ; 5 s 4 d 5 p ; 6 s 4 f 5 d 6 p ; 7 s 5 f 6 d 7p. ⅡA. ⅢB. Ⅶ B. Ⅷ. ⅡB.

Download Presentation

1 s ; 2 s 2 p ; 3 s 3 p ; 4 s 3 d4p ; 5 s 4 d 5 p ; 6 s 4 f 5 d 6 p ; 7 s 5 f 6 d 7p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复 习 1按能量由低到高 的顺序写出构造原理 1s; 2s 2p; 3s 3p; 4s 3d4p; 5s 4d 5p ;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2. 2请根据构造原理,写出 Li、Na、K 电子排布式 1s; 2s 2p; 3s 3p; 4s 3d4p; 5s 4d 5p ;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3. ⅡA ⅢB ⅦB Ⅷ ⅡB ⅦA ⅠA ⅠB 0 ⅢA 7个 7个 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周期。 2\8\8\18\18\32\26 1~7周期含元素种数: 。 在周期表中,共有个纵行, 个族。16个族又可分为主族、副族、Ⅷ族、0族。 18 16 7个 7个 1个 1个 1 2 、3 …7、8910、1112、13…17、18

  4. 元素按什么排成同一周期? • 把能层序数相同的元素排成同一周期。 元素按什么排成同一族? •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同一族。(主族及零族) • 把外围(n-1)d与ns上电子总数相同的元素排成同一族(副族)

  5. 第二节 原子结构 与元素的性质

  6. 周期元素数目=相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周期元素数目=相应能级组中原子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总数

  7. 2、区的划分 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8. 5)f 区元素:镧系和锕系; 1)s 区元素:ⅠA~ⅡA族;ns1~2 2)p 区元素:ⅢA~ⅦA和0族;ns2np1~6 3)d 区元素:过渡元素,ⅢB~ⅦB和 Ⅷ;(n-1)d1~10ns1~2 4)ds 区元素: ⅠB和ⅡB ;(n-1)d10ns1~2

  9. 3、族的划分 2)元素所在族的判断: 1)外围电子结构相同(价电子数相同) ①主族元素:主族序数=外围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②副族元素:以外围(n-1)d+ns的电子总数判断 A、电子总数为3~7,ⅢB~ⅦB B、电子总数为8~10,Ⅷ C、电子总数为11~12,ⅠB和ⅡB

  10. 练习: 给出价电子排布,指明元素位置及所在区域: 6s2 4d105s1 3d34s2 4d10(特例) 5s25p4 3s23p6

  11. ns2np5 ns2np3 ns2np1 ns1 ns2 ns2np2 ns2np4 ns2np6 S区 p 区 (n-1)d1~5ns2 (n-1)d6~8ns2 (n-1)d10ns1~2 ds区 d区

  12. 科学探究(教材p14) 探究1:元素周期表共有几个周期?每个周期共有多少种元素?写出每个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和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的通式。为什么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答案:横行七个周期;2,8,8,18,18,32种;每一周期开头第一个元素的最外层的排布通式为ns1,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ns2np6;第一周期只有一个1s能级,其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跟其他周期的结尾元素的原子电子排布式不同。

  13. 探究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纵列?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探究2: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纵列?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 • 答案: • 18个纵列; • 除零族元素中He(2s2)与其它稀有气体ns2np6不同外,其余相等。

  14. 探究3: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探究3: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答案:s区,d区, ds区的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及倒数第二层的电子,表现金属性,属于金属。

  15. 探究四: 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副族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p区(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金属向非金属过渡的区域,因此,把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16. 探究5: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探究5: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结果使元素周期表右上方三角区内的元素主要呈现出非金属性。

  17. 探究6: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探究6: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没有严格的界限,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因此这些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

  18. 练习1 1.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第几周期?第几族? (1)1s22s22p63s23p5 (2)[Ar]3d104s1 2.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3)第四周期第ⅥB族 (4)第六周期第ⅡA族

  19. 练习2 • 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该元素的名称、符号以及所属的周期和族。 熟记1-36号元素名称、顺序!

  20. 3、已知某原子的电子分布是1s22s22p63s2 3p63d104s24p1。 (1)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这元素属第几周期? 第几族?是主族元素还是过渡元素? (3)哪些电子是这个原子的价电子。 答案: (1) 31(2) 4;IIIA;主族元素.(3) 4s24p1

  21. end

  22.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的化合价 性质包括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原子半径 电离能 电负性

  23. 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能层数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 两个因素;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使原子半径_____ ;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越大,将使原子半径______ 核电荷数 增大 缩小 2)递变规律: 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24. 2、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1)第一电离能: ①概念: 原子 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气态 电中性 基态 失去一个电子 ②第一电离能的意义: 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5.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递变规律: 主族:左→右,大体增大;上→下,减小。 同周期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核外电子依次填入同一能层轨道,同一层中电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小于核对电子吸引能力的增加,导致了原子半径的依次减小。 同一族由上到下,尽管核电荷数增多,但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作用,使半径增大的趋势强于有效核电荷数是半径减小的趋势,导致了原子半径的依次增大。

  26. 同一周期:由左至右大致增大 同一主族:由上至下大致减小

  27. 反常例: Li5.39 Be8.32 B 8.30(小) 1s22s22P1 C11.26 N14.53 O 13.62(小)1s2 2s2 2P4 F17.42 Ne21.57

  28. 3)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②元素化合价

  29. 元素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30. 说明: • 原子逐级电离能增大的原因? • 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正电荷原来越大,要在失去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引力越来越大,消耗能量越来越多。

  31.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3.电负性 1)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2)电负性大小的标准: F:4.0 Li: 1.0 3)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电负性是一个相对数值 ①同周期:左→右,增大 ②同主族:上→下,减小

  32. 电负性递变规律

  33.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美国化学家鲍林于1932年首先提出了用电负性来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经计算确定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为1.0,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其它元素的电负性。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美国化学家鲍林于1932年首先提出了用电负性来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经计算确定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为1.0,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其它元素的电负性。

  34. 4)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一般:非金属>1.8 金属<1.8 类金属≈1.8

  35. ②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离子键 :成键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差>1.7, 共价键 :成键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差<1.7 例:H:2.1,Cl:3.0 3.0-2.1=0.9HCl为共价化合物 ③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例:NaH中,Na:0.9 H:2.1 Na显正价,H显负价

  36. 电负性数值相近,使他们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电负性数值相近,使他们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科学探究 1.0 1.5 2.0 1.2 1.5 1.8 如何利用电负性理论,结合我们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这三对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37. 二、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