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福建省电教馆“十二五”课题简介 福州第二中学 教科室. 我校承接的省级课题概况. 《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 是中央电教馆依据 《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 》 ,结合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的国家需要和领域发展中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中有关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方面的一个课题。我校于今年 4 月向省电教馆提出课题申请, 6 月收到省电教馆答复,决定立项为省级课题。.

nil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福建省电教馆“十二五”课题简介 福州第二中学 教科室

  2. 我校承接的省级课题概况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是中央电教馆依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2015)》,结合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的国家需要和领域发展中教育信息技术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中有关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方面的一个课题。我校于今年4月向省电教馆提出课题申请,6月收到省电教馆答复,决定立项为省级课题。

  3. 构建网络智能型校本学科题库 构建网络校本智能型学科题库,促进教研组内教师协作成长。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免不了对学科试题的甄别、筛选、修改和重组的环节,但是相当多的劳动却是较为低层次的重复劳动,这非常不利于教师业务的精炼和业务素养的提高。 我校计划以网龙公司的网上题库平台作为校本智能型学科题库的架构,首先以青年教师多的物理组作为突破口,加强组内的传帮带工作、让学科试题的讨论成为教研组活动的常规事务、计划在二到三年内形成适应我校生源情况的智能型校本物理题库,并且在形成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使之能成为向其他学科推广的规范流程,形成我校所有高考科目的智能型校本学科题库。

  4. 初步构建我校教师业务培训的网络平台 以构建教师业务培训的网络平台(如魔灯网络日志平台)为突破口,增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合作效率,储备一定的论坛论题形成积淀;增设教师心理成长辅导,寻求打破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形成我校特有的教学网络文化; 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不仅仅要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更要激发其他不同年龄的教师的业务成长和身心的发展。立足教研组建设,在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上构建福州第二中学的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平台,加强不同层次之间的教师沟通互动,并且留下讨论的网络日记,以便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形成一定的成果。特别是针对在学科教学问题、班主任工作问题等等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立比较系统的讨论体系,并且可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初步建立个别学科的讨论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广泛的学科平台甚至是班主任工作平台。

  5. 常态化课堂录像自评 以提高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目标,利用常态化课堂录像自评、合作小组技术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常态制度);同时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让教师们在不断学习交互讨论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日常教研中逐步完善教师学习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易于形成学校的文化积淀,成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6. 实施步骤 1、2011年6月~8月 将课题分成教研组子课题课题,教研组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后勤物资和技术准备。 其中物理组主要进行构建网络智能型题库建设专题,其他教研组准备网络日志培训平台专题和常态化课堂录像提升专题。 2、2011年9月 信息技术组完成魔灯平台构建,校内教师网络培训平台试运行。 3、2011年12月 阶段性汇报、第一次课题组小结。 4、2011年3月 阶段性汇报、第二次课题组小结 5、2012年6月~8月 第三次课题小结(第一阶段结束) 6、2013年6月~8月 课题中期报告(第二阶段结束) 7、2014年6月~8月 课题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课题论文集(第三阶段结束) 课题实施期间,学校将围绕课题开展市级或以上的教育教学公开活动。

  7. 课题成果预报 • 2011年6月~2012年 7月初步形成研究制度定制规、课题研究进入实施阶段。 • 2012年8月~2013年 7月完成本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2013年 8月~2014年9月完成本课题专题论文集、本课题结题报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