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53 Views
我国机构投资者存在的问题. 第三组与第四组共同完成 组长分别是:杨保方、卢芮章 PPT 制作:温迪雅 材料寻找:温迪雅、冯志霞、张彦瑜、张若影、杨保方、郁娟、康路、卢芮章. 机构投资者的含义. 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公司等等。. 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机构投资者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各种证券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及保险公司。
E N D
第三组与第四组共同完成 组长分别是:杨保方、卢芮章 PPT制作:温迪雅 材料寻找:温迪雅、冯志霞、张彦瑜、张若影、杨保方、郁娟、康路、卢芮章
机构投资者的含义 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公司等等。
机构投资者的分类 • 机构投资者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狭义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各种证券中介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及保险公司。 • 广义的机构投资者不仅包括这些,而且还包括各种私人捐款的基金会、社会慈善机构甚至教堂宗教组织等。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 1、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追求的是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 2、机构投资者都拥有行业及公司分析专家、财务顾问等,具有人才优势 3、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股东身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
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 •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等。 • 其中在目前可以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 机构投资者是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所筹资金在金融市场对债权性工具或股权性工具进行投资的专业化机构,包括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QFII、社保基金、企业年金、QDII、信托基金、捐赠基金及进行投资交易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国务院于1997年11月颁布《证券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后,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得到快速发展,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龙头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最为迅速。1999年下半年,管理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如允许三类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市、允许保险资金入市等;2002年上半年,管理层又明确提出:要“超常规、创造性”地发展机构投资者。在管理层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国务院于1997年11月颁布《证券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后,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得到快速发展,尤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龙头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最为迅速。1999年下半年,管理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如允许三类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市、允许保险资金入市等;2002年上半年,管理层又明确提出:要“超常规、创造性”地发展机构投资者。在管理层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
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 2063家,总市值 26.54万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证券数达到2005只,持股市值12.36万亿元,占总市值的47%。各机构持股情况如下表所示
机构投资者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机构投资者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 一、是机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投资群体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对多数,且高度分散,与现时国际上机构投资群体占主要地位的趋势相反。 机构投资者存在的问题
二、是机构投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治理的程度有待提高。以股票市场为例,我国机构投资者大都采用组合投资获得收益,其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溢价,很少参与公司治理,不利于绩优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是相比发达市场,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技能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证券市场相比美国证券市场130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市场的成熟度、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还是投资者所受教育与自我保护的程度均相差甚远。投资知识与理论不成系统,投资技能较为缺乏,风险控制能力也较弱。加之我国市场制度建设和与之配套的法制建设尚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市场上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对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群体极易造成严重的伤害。
四、市场缺乏避险的金融工具和做空机制。就我国目前的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一般只能通过三种形式避险:资产配置、行业配置、日常运作中的证劵仓位的控制。但这三种避险方式的效果并不好。四、市场缺乏避险的金融工具和做空机制。就我国目前的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一般只能通过三种形式避险:资产配置、行业配置、日常运作中的证劵仓位的控制。但这三种避险方式的效果并不好。
五、市场的容量太小,缺少质量优良的上市公司。五、市场的容量太小,缺少质量优良的上市公司。 目前我们市场的规模有限,优质股票数量太少,面对2004年新发行规模为2000多亿的开放式基金,客观上造成了主流热点筹码的稀缺性,行业分析下选择股票品种遇到了瓶颈。
六、投资者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产生效益就会撤出他们的资金,而从业人员若采取与群体不同的投资行为,意味着所在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冒更大的投资风险,因此机构间便出现相互间仿效投资策略的倾向。六、投资者与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产生效益就会撤出他们的资金,而从业人员若采取与群体不同的投资行为,意味着所在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冒更大的投资风险,因此机构间便出现相互间仿效投资策略的倾向。
第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要进一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壮大基金的资产规模,要加快商业银行设立证券基金的试点工作。目前,中国工商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工作已经完成。同时,我们还要积极研究保险机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工作,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试点,稳步增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
第二,促进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在稳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要不断扩大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资产比例和规模,并积极推动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要丰富市场投资产品,积极推动市场的创新,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产品。第三,要丰富市场投资产品,积极推动市场的创新,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产品。 • 第四,加强对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监控,有效防范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第五,建立健全对基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主要股东的有效约束机制,保持这些管理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第五,建立健全对基金管理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主要股东的有效约束机制,保持这些管理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 第六,继续完善有利于各类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等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