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93 Views
课题:跨越式跳高.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中学 唐盛武. 说 课 提纲. 课程资源分析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三)场地器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教法 说学法指导 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阶段 (三)身心恢复阶段. 一 、 课程资源分析. 说教材. 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是义务教育七—九年级《体 育与健康》第五章(课文第63—64页)规定的教学内容。 是一节九年级的新授课。. 1、教学内容: (1)跨越式跳高。 (2)游戏:跳四方橡皮筋接力。. 2、教材分析.
E N D
课题:跨越式跳高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中学 唐盛武
说 课 提纲 • 课程资源分析 • (一)说教材 • (二)学情分析 • (三)场地器材 •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 说教法 • 说学法指导 • 说教学程序 •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 •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阶段 • (三)身心恢复阶段
一、课程资源分析 • 说教材 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是义务教育七—九年级《体 育与健康》第五章(课文第63—64页)规定的教学内容。 是一节九年级的新授课。 1、教学内容: (1)跨越式跳高。 (2)游戏:跳四方橡皮筋接力。
2、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田径教材的跳跃项目之一。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6 种跳高技术动作的演变,让学生了解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人的跳高 能力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自然跳跃能力中发展起来的, 从小到大人 们可以有意无意地经常反复地获得跳高的体验。跨越式跳高按动作结 构可以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部分。本课时的跨越式跳高学 习是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的各种跳跃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以后学习俯卧式跳高 和背越式跳高起着铺垫和桥梁作用。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 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果 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 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跳高这个项目的“胜利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特 点,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的理念,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 人拥有健康,体现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说学情 本课时教学对象是文昌市文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该校长期重视 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有多个体育项目在省内学校中处于领 先地位,学生有极大的体育学习热情,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时教学的有 利条件。 初三学生的年龄为15、16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朝气蓬勃, 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又具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 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 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初中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 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 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 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 动的顺利进行。这样,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场地器材 跳高架6副、橡皮筋4条、垫子4张、跨栏架6个、排球4个、跳绳15条、 录音机一台、跨越式跳高文本资料2份、铃铛8个。 跳高架 铃铛 橡皮筋 垫子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与关键 • 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本课时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分析,围绕“以学 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学生积极参与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和练习,能在课堂教 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自主学习。 ②有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 提高学生的弹跳力。 ③学生在尝试跨越式跳高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获 得自尊和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跨越式跳高练 习中常出现助跑不积极、起跳不充分、摆动腿和两 臂的配合不够协调等毛病,我确定本课时教学重点 和难点为: 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 难点:助跑、起跳、过竿的协调性。 起跳 助跑 助跑 过杆 起跳
教学关键 由于借班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是很了解, 学生又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现在要进入 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可能有点不适应。因此,教 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本课的关键,在教学过 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是教学的关键。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促使教师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 心”中退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着改变。教师应改变 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学习时间和空间。在本课时教学 中,教师尝试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面对着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的学生,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引导学 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与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使用情境教学法、图示法、讲 解示范和游戏竞赛法等。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 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学 法指导方面注意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和创编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 (2)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 (3)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4)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教学程序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运动主线和健 康主线(目标主线)贯穿其中,如果把运动主线比喻为 课的“形”的话,那么健康主线(目标主线)就是课的“神” 了。“形”太死板僵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健 康主线的贯彻。注重形式的放开而忽视目标的达成则违背 了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为了能做到“形”散而“神”聚。将 本课分为:激发兴趣、热身与导入;师生互动,自我展示 与评价;身心恢复等3个阶段。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 1、课堂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 ②师生问好 ③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带 着目标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2、“剪刀、石头、布”游戏 准备活动要新颖、有趣味性,用“剪刀、石头、布”游戏取代单纯的徒手 操练习效果更好,使学生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下进行游戏,达到准备运 动的目的,为后面的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3、自主发展跳跃能力练习 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自主选择和创编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 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但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弹跳力,而且 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让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展 示的空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自尊和自信。 4、跳低竿、头顶球 让学生慢跑中,跨过障碍,跳起用头顶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辅助练习的目的。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自主选择高度,自由跨越橡皮筋,这样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维,然后老师总结归纳,导入课题,实现运动参与领域目标。 (2)助跑3-5步起跳跨越低杆练习,这主要让学生体会助跑、踏跳、摆腿、摆臂动作的协调,让学生通过资料与挂图进行学习和对比,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评价,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这一环节完成了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3)自由组合,挑战新高度,这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做全程助跑的跨越式跳高练习,通过挑战新高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达成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4)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给学生做出优美而准确的示范动作,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小范围上点拨、纠正和指导。这样不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5)跳四方橡皮筋游戏。 将全班分为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各队成纵队站在四个角的跳高 架后,比赛开始,第一人开始沿着四边的橡皮筋从外向内跳,然后 由内向外跳出,每个人跳过四边后,回本队拍第二个人的手,第二 个人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各组全部完成后,以速度最快的队为胜 队。 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弹跳力,发展其腿部力量,通过教学 比赛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 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获得自尊、 自信。
(三)身心恢复阶段 (1)放松运动。 (2)课后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3)宣布下课。 (4)回收器材。 本阶段采用音乐伴奏结合舞蹈动作进行放松运动,动作简单 优美,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和柔美的舞蹈动作中消除运动 后的紧张疲劳,加快身心恢复,达到放松的目的。另外,师生 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什 么,悟出什么道理,最后教师作出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 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