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案例成功调解分析与技巧把握

案例成功调解分析与技巧把握. 主讲人:邓盾 成都大学客座教授 联系电话: 13980905826. 序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立足实务 分享经验. 一、国外部分国家成功调解案例简析. ADR (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 起源于美国的争议解决的方式,意为“解决争议的替代方式”,或者翻译为“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由于它没有复杂的程序,且不伤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被很多西方国家采用。.

nik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案例成功调解分析与技巧把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案例成功调解分析与技巧把握 主讲人:邓盾 成都大学客座教授 联系电话:13980905826

  2. 序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 立足实务 • 分享经验

  3. 一、国外部分国家成功调解案例简析 •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起源于美国的争议解决的方式,意为“解决争议的替代方式”,或者翻译为“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 由于它没有复杂的程序,且不伤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被很多西方国家采用。

  4. 美国美国是ADR概念的起源国,也是世界公认的现代ADR最发达的国家。1998年颁布《替代性纠纷解决法》。美国美国是ADR概念的起源国,也是世界公认的现代ADR最发达的国家。1998年颁布《替代性纠纷解决法》。 附设在法院的ADR:民间的ADR: 法院附设调解法院附设仲裁法院附设调解—仲裁早期中立评估程序等 调解仲裁

  5. 英国长期以来对ADR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诉讼费用高昂、诉讼迟延的问题日趋突出,开始寻求通过诉讼外方式解决纠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以“获得正义”为主题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 《民事诉讼规则》:法院可以通过案件管理制度促使当事人采取ADR 。全国家庭调解协会(NFM)。纠纷解决中心(CEDR)。

  6. 日本尽管并无“诉讼爆炸”的危机,但日本仍然高度重视ADR,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各种多元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家事审判法》:家事调停。 《民事调停法》:民事调停。交通事故案件、环境污染案件、产品责任案件的现代型调停机制。

  7. 德国德国作为欧洲大陆最富理性的国家,不断优化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尚未形成ADR热潮。 近年来的ADR重点是针对产品质量纠纷、医疗纠纷等发展面向大企业和消费者的民间性纠纷解决机构。《费用修正法》:律师如能促成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可在法律规定的全额律师费外,再多收取50%的和解费。

  8. 加拿大在劳动法、家庭法、运输法、通讯法、市政法和环境法等许多领域,ADR已经被大量的行政裁判以及商事纠纷仲裁所制度化。 律师界对ADR也表现了积极的态度。安大略省的律师协会下设了一个解决纠纷委员会,一些律师事务所也己经内设了替代性纠纷解决部门。

  9. 所述各国ADR方式之比较分析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适用于任何国家的ADR模式,其制度和运作取决于特定社会的纠纷解决需求及其整体机制的设计。注重运用经济杠杆对是否采用ADR形式处理纠纷进行调节,以避免当事人滥用诉权,浪费司法资源的现象出现。发展ADR需要立法、司法、行政部门以不同的方式成为ADR实践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还需要国家给予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持。所述各国ADR方式之比较分析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适用于任何国家的ADR模式,其制度和运作取决于特定社会的纠纷解决需求及其整体机制的设计。注重运用经济杠杆对是否采用ADR形式处理纠纷进行调节,以避免当事人滥用诉权,浪费司法资源的现象出现。发展ADR需要立法、司法、行政部门以不同的方式成为ADR实践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还需要国家给予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上的支持。

  10. 二、调解方法与技巧把握 • 指导思想1、刁民、暴民的观点不要先入为主。2、调查深入、摸清事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3、中立:客观、公正、公平。

  11. 4、以止纷化争为目的,充分体现意思自治原则。 5、严禁以刑压民,调解方法不宜粗糙、简单。6、均等保护国家、集体、个人和各种经济主体的    合法权益。7、人性化切入矛盾双方,赢得信任。8、适度包容过激语言、行为,稳住当事人。

  12. 9、调解结果利于止纷化争才是治本之策。10、不可急躁,把握节奏,逐步淡化当事人情绪。9、调解结果利于止纷化争才是治本之策。10、不可急躁,把握节奏,逐步淡化当事人情绪。 11、结果不一定公平,但程序、方法一定公平。12、邀请专家、律师参加,化解当事人疑虑,提高认识。

  13. 案例分析1、农民工讨要工资。2、大型央企改制引发争议。3、农民负担过重集体上访。4、修建水电站导致农民集体上访。

  14. 5、林权纠纷。6、成都川陕路、三环路、春熙路等城市改造引发拆迁安置补偿纠纷。7、医患纠纷。8、学校安全事故。5、林权纠纷。6、成都川陕路、三环路、春熙路等城市改造引发拆迁安置补偿纠纷。7、医患纠纷。8、学校安全事故。

  15. 9、计生纠纷。 10、婚姻家庭纠纷。 11、交通事故纠纷。12、煤矿安全事故。

  16. 调解技巧提炼1、类案集中调解法。2、现场“清障”调解法。3、舆论引导调解法。4、“冷却”择机调解法。5、亲情感化调解法。调解技巧提炼1、类案集中调解法。2、现场“清障”调解法。3、舆论引导调解法。4、“冷却”择机调解法。5、亲情感化调解法。

  17. 6、整体联动调解法。 7、保全促进调解法。 8、求同存异调解法。9、附加条件调解法。10、案例提示调解法。

  18. 三、大调解与群体性事件的预判和处置 •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1、主体仍是弱势群体。2、肇始于外源性因素,即是由于他人损害了行动者的利益而引发。3、以地方性的、地区性的或行业性的抗议行动居多,且往往呈零散、偶发状态,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19. 4、主体的诉求明确,以经济民生利益为主。 5、事件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6、情绪、传言、谣言和其他偶然因素在事件中起很大作用。7、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高度倚赖的经济领域成为事件高发领域,如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农村征地、环境污染、涉众型犯罪、出租车管理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

  20.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动向1、由网络舆论引发的社会事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群体事件此起彼伏,且已显露出交织、合流的迹象。2、暴烈程度显著上升,暴力化倾向越来越明显。3、民众对公力救助存疑,信崇自身的自力救助。4、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高发。5、抗议环境污染,已成为一种有最广泛公众支持的集体行动。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动向1、由网络舆论引发的社会事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群体事件此起彼伏,且已显露出交织、合流的迹象。2、暴烈程度显著上升,暴力化倾向越来越明显。3、民众对公力救助存疑,信崇自身的自力救助。4、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高发。5、抗议环境污染,已成为一种有最广泛公众支持的集体行动。

  21. 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在预防和化解群体事件中的作用1、普及教育为先。2、预防排查为主。3、化解纠纷为重。4、媒体、网络的正面应对方法。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在预防和化解群体事件中的作用1、普及教育为先。2、预防排查为主。3、化解纠纷为重。4、媒体、网络的正面应对方法。

  22. 网络舆情新特点1、三成社会舆论因“网”而兴,互联网成舆论源头之一。2、各地积极探索网络“新政”,网络举报成监督新渠道。3、互联网滋长非理性情绪,加强引导成监管新趋势。网络舆情新特点1、三成社会舆论因“网”而兴,互联网成舆论源头之一。2、各地积极探索网络“新政”,网络举报成监督新渠道。3、互联网滋长非理性情绪,加强引导成监管新趋势。

  23. 四、个人感悟 • 和谐为本是纠纷解决的价值取向 • 司法、行政、人民调解无缝衔接的法治化 • 调解纠纷主体多元化 • 尊重“法律不禁止即为合理”,通过“意思自治”促成和解

  24. 习以为常、处乱不惊、稳住阵脚、积极应对、拿捏恰当习以为常、处乱不惊、稳住阵脚、积极应对、拿捏恰当 • 强化执行力 • 发展才是硬道理(治本)

  25. 五、现场提问、咨询 欢迎大家分享和探讨大调解机制下的调解实务问题!

  26. 四川尚上律师事务所 主任:邓 盾 • 电话:028-82001111 1398090582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