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27 Views
防火牆與資訊安全概說. 林 祖 盛 Anthony Lin Technical Manager anthony.lin@itcheck.com.tw. 課程大綱. 資訊安全基本概念 防火牆的演進 2011 年全球資訊安全趨勢. 惡意軟體的演化. 現今資安挑戰. 具破壞力的工具被公開,且取得容易;阻斷 服務攻擊 ( DoS & DDoS ) 手法更先進、更具破壞力、影響程面及範圍更大。 病毒 (virus) 、蠕蟲 (worm) 、木馬程式 (Trojan) 與間諜程式 (Spyware) 的攻擊更快速、更具破壞力、影響層面及範圍更大。
E N D
防火牆與資訊安全概說 林 祖 盛 Anthony Lin Technical Manager anthony.lin@itcheck.com.tw
課程大綱 • 資訊安全基本概念 • 防火牆的演進 • 2011年全球資訊安全趨勢
現今資安挑戰 • 具破壞力的工具被公開,且取得容易;阻斷服務攻擊(DoS & DDoS)手法更先進、更具破壞力、影響程面及範圍更大。 • 病毒(virus)、蠕蟲(worm)、木馬程式(Trojan)與間諜程式(Spyware)的攻擊更快速、更具破壞力、影響層面及範圍更大。 • 駭客攻擊的手法趨於多樣化及混合型的攻擊。 • 安全漏洞增加的速度更快,修補時間縮短。 • 駭客攻擊目標轉向企業內部電腦,開始組織化並以獲得利潤為主要目的。 • 社群網站的發展,衍生新的感染途徑與傳播方式。
常見的資安迷思 • 有了防毒軟體或防毒牆就搞定一切了 • 外層防火牆會隔離所有攻擊 • 電腦跑得很順,就應該沒有資安問題 • 資安是網管人員的責任 • 我們公司(單位)這麼小,誰會來攻擊我們? • 我不隨便下載檔案,應該不會中毒啦
Security 何謂資訊安全? • 資安三角 C. I. A. •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防止資料未經授權的存取 • 完整性(Integrity) 確保資料無損毀或篡改 • 可用性(Availability) 可使用資料並提供服務 Confidentiality Integrity Availability
Physical Technical Administrative Data 資訊安全管理 • 行政資安控管(Administrative control) 資安政策、準則與個人資安意識 • 技術資安控管(Technical control) 資料加密、防火牆與認證 • 實體資安控管(Physical control) 人員管制、消防安全與硬體控管
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 檢討基本網路架構是否正確。 • 阻斷服務攻擊(DoS & DDoS):防火牆與入侵偵測防禦系統(IDP)。 • 病毒(virus)、蠕蟲(worm)與惡意軟體:病毒掃瞄。 • 攻擊多樣化及混合型的攻擊:定期更新攻擊碼特徵。 • 定期更新修補作業平台的安全漏洞。 • 嚴謹的資安政策,培養使用者正確的資安思維。 • 定時留意新的資安趨勢。
何謂防火牆? • 管理兩個網段間存取行為的一個系統(或一群系統)
何謂防火牆? • 一般位於閘道端 • 可以是路由器、伺服器、認證伺服器、特化之硬體設備等。 • 辨識資料封包之型式、來源與目的位址、通訊埠號等。 • 可切割網段,進一步確認需要防護區域、外部危險區域與DMZ區。
防火牆的演進 • 防火牆架構是基於下列幾種機制: • Packet Filtering • Proxy Server • Stateful Packet Filtering • Dynamic Packet Filtering • Kernel Proxy • Application Filtering
ACL Packet Filtering • 最早的防火牆過濾機制 • 根據封包的來源與目的位址判定合法與否 • 高效能,但無法掃瞄封包內容。
Proxy Server • 第二代防火牆過濾機制 • 位於內外主機中間,代替雙方建立連線後,監看封包的合法性。 • 安全性較佳,但會受限於可代理的服務種類。
Stateful Packet Filtering • 第三代防火牆過濾機制 • 不僅根據封包的來源與目的,亦監看連線狀態與合法性。
Dynamic Packet Filtering 第四代防火牆過濾機制 支援動態通訊埠,可因應連線需求產生動態的管制條例。
Kernel Proxy • 第五代防火牆過濾機制 • 以核心做動態的proxy,不經由作業系統 • 安全性與效能較佳,且不會受限於可代理的服務種類。
Application Filtering 基於使用者的管理模式。主要包含: • 基於“人”為主的存取控制 • 基於“人”為主的網路資源的分配 • 基於”人“為主的日誌統計 基於角色的管理模式可以: • 通過對存取者身份稽核和確認 • 確定存取者的存取權限,分配相對應的網路資源。 • 在這樣的原則下管理者可避免IP盗用或者 PC • 使用者端被擷取或盗用所引發的資訊洩漏等問題。
2011年全球資訊安全趨勢 • 行動安全將佔有重要地位 • Endpoint Security市場將會持續成長 • 身份辨識將成為雲端安全的核心。 • 虛擬化安全慢慢受重視 • 個資安全與應用程式安全將無所不在
焦點二:雲端服務與安全 • DLP需求 • 更細部的存取控制 • 相關法令規範與刑事調查 • 虛擬空間的安全性
焦點三:身份辨識與移動安全 • 內網安控與身份辨識 • 更細部的存取控制 • 個資法的規範
亞洲已建置全世界最大IPv6網路環境 木馬 Backdoor 病毒, Worm 駭客攻擊, Hacker tool P2P軟體 資料竊取 IPv6 網路安全威脅
適當的資安措施 • 日常的「無聊工作」(軟體patch、病毒碼更新…) • 資安思維的教育訓練 • 早期發現與規畫是預防資安漏洞的良方 • 採取更進一步的防護:DLP、約聘人員相關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