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55 Views
核心知识点练 1—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 A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B .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 .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2 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应 ( ) A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 .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 .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 . A 、 B 、 C 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E N D
核心知识点练 1—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2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应 (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2—1 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2—2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变式训练 1—1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___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________发生作用,形成______色的沉淀,该沉淀是________ 。
(3)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若用物理万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方法____________。(3)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若用物理万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方法____________。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 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充分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充分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鉴定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做_________________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A.课内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检测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物质,所用试剂分别是 ( ) A.碘液、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染液 D.碘液、斐林试剂
2.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 )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 3.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将这支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 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二、简答题 4.以下是某同学做的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据实验回答。 (1)实验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__________。 实验材料和用具:预先浸泡3~4小时的花生种子、双面刀片、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苏丹Ⅲ染液和体积 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吸水纸。 (2)操作步骤: ①用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做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装片。
②染色: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5分钟。 ②染色: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5分钟。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然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 上述实验步骤有错误,请分析后给予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
B.课外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 B.引流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 C.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
2.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3.某人做实验时,用了放置时间很久的蔗糖,结果,此对照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也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原因是 ( ) A.蔗糖是还原性糖 B.蔗糖被淀粉酶分解成还原性糖 C.蔗糖放置久了,被微生物分解成为还原性糖 D.斐林试剂失效
二、简答题 4.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2)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人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 mol/L NaC1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入_______ 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_____,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C.探究创新 下表显示黄豆和奶内若干营养成分的含量,而某成年人对此类营养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并列出:
若该成年人每日只食用1000 g黄豆: (1)①表中养分会超过每日需求量的是________。 ②过剩养分在体内的主要处理途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长期营养过剩,就会导致肥胖,常会并发一些严重疾病,试举二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奶被视为婴儿的理想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确定奶内含有蛋白质的一项检验方法,并简述该项检验法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市场上出售的少数劣质奶粉中掺有植物淀粉,请问用什么方法鉴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蛋白质、脂肪②多余的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尿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则转变为糖并氧化分解;多余的脂肪贮存在皮下、肠系膜等处 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 (2)因为奶中含有的三大有机物比例适宜,且有丰富的钙,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3)用双缩脲试剂检验溶液变为红紫色,则说明有蛋白质存在,如不变色,则说明没有蛋白质存在 (4)用碘液检验,如变蓝则说明有淀粉存在,如不变蓝则说明无淀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