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報告者 :805 姜芷暄 楊千郁 指導老師 : 鄭婉婷老師

報告者 :805 姜芷暄 楊千郁 指導老師 : 鄭婉婷老師. 興南國中 101 學年度閱讀專題競賽 主題 : 安妮的日記. 大綱. 小屋生活人物關係圖 前言 關於本書 作者介紹 研究動機. 內容大意. 總結 名言佳句 名人評價. 心得 專制政權的恐怖 知足常樂 寬容的社會哲學 積極面對困境 珍惜生命 霸凌傷人害己 關懷弱勢. 小屋生活人物關係圖. 凡達恩先生. 夫妻. 凡達恩太太. 奧托. 夫妻. 伊迪絲. 彼得. 瑪格特. 安妮. 姊妹. 前言. 關於本書

nigel-b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報告者 :805 姜芷暄 楊千郁 指導老師 : 鄭婉婷老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者:805姜芷暄 楊千郁指導老師:鄭婉婷老師 興南國中101學年度閱讀專題競賽 主題:安妮的日記

  2. 大綱 • 小屋生活人物關係圖 • 前言 • 關於本書 • 作者介紹 • 研究動機 • 內容大意 • 總結 • 名言佳句 • 名人評價 • 心得 • 專制政權的恐怖 • 知足常樂 • 寬容的社會哲學 • 積極面對困境 • 珍惜生命 • 霸凌傷人害己 • 關懷弱勢

  3. 小屋生活人物關係圖 凡達恩先生 夫妻 凡達恩太太 奧托 夫妻 伊迪絲 彼得 瑪格特 安妮 姊妹

  4. 前言 • 關於本書 這本書是由生活在納粹占領荷蘭時期的13歲女孩--安妮·法蘭克所寫的日記改編而來的,並在之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以及於1959年被搬上大銀幕,電影中的演員謝利·溫特斯因此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更於2009年7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收錄在<世界記憶名錄>中,與貝多芬手稿齊名!現在,這本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5. 前言 • 作者介紹 安妮·法蘭克,1992年生於德國的猶太人女孩,15歲時(1945年)死於伯根-貝爾森集中營,是最受後世人關注的猶太人大屠殺中的受害者之一。 • 研究動機--關懷世界 珍惜幸福這本書有提到很多有關戰爭、種族歧視… …的事,是我們在現在生活的環境裡體會不到的,卻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常常發生,因此我們覺得除了珍惜現在之外,還應該去幫助他們,讓世界上多一點關懷。

  6. 內容大意 在13歲生日那天,安妮收到了日記本做為生日禮物,她把日記本當成朋友,對日記抒發心情,記錄她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在日記裡一切看起來是如此得安逸快樂,令人難以想像他正處在一個處處有限制的環境裡。然而,在一天的下午突然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那封信是送給安妮的姐姐-瑪格特的招集令,小屋生活就從這裡開始了。起初安妮非常不適應,也非常害怕,連打個噴嚏都心驚膽顫的,大家也都因為生活有了太大的改變煩躁了起來,衝突也愈來愈多,幸虧總有理性的人勸戒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安妮沒有放棄,努力的尋找未來的路,尋找生活中美麗的地方。

  7. 心得 • 專制政權的恐怖 • 在希特勒獨裁、專制的可怕統治下,光是用想像得還不夠。可以說是心靈、精神以及肉體上的折磨,這種感受對於我們現代人可以說是天方夜譚,我們只能站在「想像」的立場文章來了解他們的痛苦,但當時猶太人所承受的痛苦絕對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幾百倍、千倍。。

  8. 心得 • 知足常樂 • 在希特勒的黑暗統治下,安妮能保持樂觀而且很珍惜地活著,讓我非常的感動,也覺得自己該更努力的過著日子。現在的社會裡,許多人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芝麻小事就把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過於奢侈的字眼掛在嘴上,殊不知當時的猶太人有多麼羨慕這些人現在的生活,就連吃飽飯想要出門散散步這種我們認為的小事情如果他們能夠做到都會覺得很幸福,讓我嘆息這個社會有太多不知足的人。

  9. 心得 • 寬容的社會哲學在文中安妮曾提到為什麼大人和小孩一樣的愛吵架呢?而吵架的內容總是會讓人無奈的笑一笑,的確,大人的心智不是該比小孩成熟多點嗎?就連一位僅十三歲的女孩都了解吵架是一件無意義又傷神的事,而有些人卻不懂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只要秉持著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精神,多想幾次,不必要的爭吵出現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使大家的生活少點摩擦,多點歡笑。

  10. 心得 • 積極面對困境安妮雖然沒有用很悲觀的詞來形容他們的生活或戰爭還有他對小屋生活的不滿,卻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他內心的徬徨與掙扎,在日記的後半段,安妮不只是抱怨自己的不滿,她會開始去思考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 • 安妮躲起來的這段期間,她也禱告,她總是懷著感激之情結束她的禱告,因為她在猶太人中是很幸運的,所以安妮越來越樂觀,即使結局不是美好的,但安妮的態度讓她的生命充滿光明,這不就展現生命最大的價值嗎?我覺得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11. 心得 • 珍惜生命在日記裡她曾寫到:「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後。」在那樣艱苦的環境,她依然沒有放棄希望的想要努力活下去,去尋找屬於她的愛和自由。反觀我們現代人呢?我們現在過的生活與以前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現在有自由、能學習,假日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休閒活動,卻有許多人總是對生活不滿,真的是很不應該!想想安妮那時的處境和我們現在的情況,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活不下去呢?只要肯撐過去,痛苦中會離去,生命的「美」會留下來,明天永遠會是充滿快樂和希望的!

  12. 心得 • 霸凌傷人害己 • 在學校,總是有許多人會去欺負某些「看起來比較弱」的同學,對他們勒索、拳打腳踢,為什麼?我覺得霸凌者認為被霸凌者比較低等,就跟德國人認為由猶太人是比不上自己的一樣。不論膚色和種族,我們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共同體,有能力去幫助他們,就該全力去做,而不是去嘲笑他們。霸凌,不僅傷害別人的內心和身體,自己也要受到懲罰,就像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也在柏林戰役中投降,納粹政權也就此瓦解了,而德國至今都為了納粹事件道歉,讓後人們記住先人的教訓,牢記「人都是平等的」!

  13. 心得 • 關懷弱勢 • 這個例子就很像是在社會中的許多弱勢族群們,因為他們與別人不一樣,就要遭到不平等的待遇,就因為他們與別人不一樣,就要遭到異樣的眼光的注視,這樣實在對他們很不公平,如果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生,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健全的一切,又有誰想被這樣的對待呢?所謂待人如己,將心比心,對別人如同對自己一樣好,別人也會對你付出相等的待遇,何況是這些弱勢族群們,因為在生活上總有些空洞,所以更需要他人的關心來填補這空虛的心靈,而不是在他們背後閒言閒語、惡意重傷他們。

  14. 總結 安妮的日記:尊重每個生命 維護人權環境使人成長,而在那樣殘忍而沒有人權的社會中,安妮不得不逼迫自己成長,心裡總相信有一天會重回光明的生活,但安妮所付出的努力最後都已成為希特勒統治下的塵土,口一吹,全部煙消雲散。不過絕望之際,又再度燃起了一盞希望的火苗,就在戰爭結束後,安妮的日記意外的被人發現了,人們看見了當時的猶太人最真實的生活紀錄,看見了在這獨裁統治下犧牲的淚水悲傷憤怒和生命,看見了一個女孩在這樣艱困生活中的懂事和超齡,這本日記感動了許多人,也讓人見識到沒有人權的生活有多麼的可怕,而現在自己生活的世界又有多麼的美好。

  15. 名言佳句 我收拾著這一件件最奇妙的東西,心裡想著我們就要去躲起來了。但我不難過,對我來說回憶比漂亮的衣服更重要。 我絕不會不明不白地接受這些侮辱的,我要讓他們曉得安妮·弗朗克不是昨天才生的。要是我讓他們明白我打算反過來教育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非常驚訝的。德國人!想想吧,我自己竟然曾經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不,希特勒早就搶走了我們的民族。實際上,德國人和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敵人。我是自己的船長,終有一天我會看到我能停泊的岸。所有這些感受都是那麼真切,因為在我心靈的眼睛裡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母親和妻子應該的樣子

  16. 名人評價 • 普里莫·萊維(猶太裔義大利小說家。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只是一位安妮·法蘭克為吾等帶來的震憾較所有像其般受逼害的人所帶來的總和還要多。或許該這樣說,如果吾等得知所有受害者的真相,吾等將無法生存。」 • 甘迺迪(美國第35任總統):「所有認為人類在無數次大災難與迷失中皆會有尊嚴地捱下去的人,皆可以以安妮的日記作為最有力的證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