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第三章 英汉两种语言的 特点及其对比

第三章 英汉两种语言的 特点及其对比. 一、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的差异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从语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包含四大类 :. (1)物体词 ( objects) , 表示发出动作的人和物。 (2)活动词( events ), 表示动作过程或事物的状态。 (3)抽象词( abstracts ), 表示事物活动及其他抽象概念的特性、数量和程度。 (4)关系词( relations ), 表示其他三类中词与词间的关系。. 1999 年毕业的大学生

nie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英汉两种语言的 特点及其对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英汉两种语言的 特点及其对比 • 一、两个民族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的差异 •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 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2. 从语义上来说,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包含四大类 : (1)物体词(objects),表示发出动作的人和物。 (2)活动词(events),表示动作过程或事物的状态。 (3)抽象词( abstracts),表示事物活动及其他抽象概念的特性、数量和程度。 (4)关系词( relations),表示其他三类中词与词间的关系。

  3. 1999年毕业的大学生 the class of 1999 一块肥肉 a piece of fat meat

  4. 汉语: 猫头鹰和狗 “燕”、“玛”、“松”、“梅”、“雪”、“月” 英语: owl,dog sea,shepherd,castle,nightingale

  5. 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方法的不同;而思想方法上的差异,又总是要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 。

  6. 英国人是针对对方提问的“事实”是否肯定来回答的 。 中国人则是根据自己是否同意对方提出的问题来回答的。 在‘肯定’与‘否定’的表述方式上

  7. You don't like it,do yon? 你不喜欢,是吗? No,I don't like it. 是的,我不喜欢。 Yes,I like it very much. 不,我很喜欢。

  8. “You haven't finished your home work,have you?” The student shook his head and said,“No, I have not.” “你还没有完成作业吧,是吗?” 学生点点头说,“是的,还没有。”

  9. 请勿受潮 油漆未干 反饥饿游行 反恐怖活动的战争 Keep dry! Wet paint! hunger march terror war 因为中西方习惯的不同,有时对同一概念英语用肯定的说法,汉语用否定的说法,有时则相反。

  10. Won't yon come over and give me a hand? 你过来帮我一下好吗? 谁也没有想到! Who would have thought of that! 不要客气 Make yourself at home I like Beijing Opera very much, don't you? 我很喜欢京剧,你呢? You look pale, aren't you sick? 你的脸色苍白,病了吗?

  11. 中国: 总喜欢先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样来表示谦虚、含蓄和委婉 英美: 习惯于开门见山,坦率而鲜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然后再陈述事情的原由。 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思维逻辑不同,说话内容重点的先后顺序也是不一样的。

  12.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 much. 我和我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极其愉快,深表感谢。 I am much delighted to hear you have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 to Beijing University and with a good record. 听说你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我)非常高兴。 It is wrong to think that our open door policy is to worship and have blind faith in things foreign. 那种认为我们的开放政策就是崇洋迷外的观点是错误的。

  13. 汉语: 我、你、他 我和张同志 英语: you, he and I Comrade Zhang and I 怎样说话才更有礼貌 ?

  14. 您要买点什么? What do you want? What can I do for you? 您要喝点啤酒,还是喝点咖啡? Do you want some beer or coffee ? May I serve yon some beer or coffee ?

  15. 您还得骑车去吧? You had better go there by bike. I think the best way is by bike. 您九点钟能来吗? Can you come at nine? Would nine be all right?

  16.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性质和特点 • 英语是综合型 • 语言(synthetic • language)。 • 汉语是分析型 • 语言( analytic • Language)。

  17. 综合型语言,就是在语言中词与词的关条要靠词本身的变化形式(inflexion)来表示 。 分析型语言,就是词与词的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助词)等手段来表示的。

  18. 汉语既然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与英语相比,汉语大部分的词没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结构关系一般不用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来表示,因而词的结合比较自由。此外,汉语的句子成分省略较多,句子结构依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列,词序比较固定,而且,语法上的主语和逻辑主语一致。

  19. 英语比起汉语来,综合的形式要普遍得多。由于词形变化较多,英语词和词的结合就不象汉语那么自由。正因为这样,就必须根据词与词的语法关系安排顺序,而可以不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结果在句子结构上就可以前挂后联,组织十分严密,但词序比较灵活。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轻易把一个主要句子成分(主语或谓语)省去不要,否则意思就难以表达清楚。

  20. 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以虚词常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表示语气和感情(如:而,的,吗,了,呀,等)。 英语中虽然也有虚词,但同汉语中的虚词相比,其作用和使用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

  21. 汉语句子结构多采用“意合法”( parataxis) 英语句子结构多采用“形合法”( hypotaxis)。 句法 :

  22. 意合法 : • “意合法”,就是一个复句所包含的分句(并列分句或主从分句)或短语等,顺次排列,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不用关联词。

  23. 形合法 : • “形合法”,就是在分句与分句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要有关联词把关系明确表达出来 。

  24. 英语句义的明确,主要靠句子结构严密,关系分明 。 汉语句义的明确,主要靠时间和逻辑顺序,词序清顺而简练。 句义:

  25. 词汇方面 : • 互相=相互,叫喊=喊叫 • 意思不变 喜欢——欢喜,伙同——同伙 • 意思稍有不同 • 工人——人工,书评——评书 • 意思完全不同 • 大,小,大小;眉,目,眉目;领,袖,领袖 • 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可以组合成另一个新的词 英语由于词形变化多,词与词的结合就 不象汉语那么自由。

  26. 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 • 1. 相同或相似方面 。 • 2. 不相同方面。

  27. 1.相同或相似的主要方面 • (一)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现象,关键是词的对应问题,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义的选择和词的搭配问题。

  28. send a letter送信,寄信 send a delegation派代表团 take notes记笔记 take a cup of tea喝杯茶 打球(打=玩) play ball 打鼓(打=击) beat a drum 谋生(生=生活) make a living 丧生(生=生命) get killed或meet one's death

  29. (二)都有一词多类现象,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类的转换问题。(二)都有一词多类现象,因而在翻译时就有个词类的转换问题。 • to work hard努力工作(“工作”是动词) • to be hard at work工作努力(“工作”是名词)

  30. (三)都有各自的虚词,起辅助、联接或移情作用。(三)都有各自的虚词,起辅助、联接或移情作用。 • 例如,汉语有“的”、“吗”、“了”、“呀”、“而”等,是英语所没有的;英语中有冠词( a,the)和虚词 it(用在“It+ be+…”中)和there(用在“there+be+…”中),则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31. (四)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的顺序都比较固定,但次要成分的位置有差别。(四)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的顺序都比较固定,但次要成分的位置有差别。 (五)按句子结构分类,都有单句,复句;英语复句包括并列句与复合句,汉语复句包括联合复句与偏正复句。

  32. 2.不相同的主要方面: (一)汉语词形变化很少,英语词形变化较多。 • 英语名词有‘数’和‘性’的词形变化,汉语除少数名词有数的标志之外,一般没有‘数’和‘性’的词形变化。 • 英语不规则动词的词形极不规则,而汉语则没有这种现象。

  33. 汉语: 社会主义国家 热爱社会主义 英语 : socialist country love socialism (二)汉语词与词的结合比较灵活自由,英语词与词的结合,则由于受有词形标志的词的类别限制,不可以任意结合。

  34. 汉语 : 动词使用较多 ; 关联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词和介词)使用较少。 英语 : 名词使用较多; 关联词,特别是介词,使用十分广泛。 (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各种词类使用的频率不同。

  35. (1)No pains,no gains. 不劳则无获。 (2)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3)One baby after another.Six children half-frozen huddled in one bed.No fire in the stove. 小孩接连出生。六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冻得半死。火炉里没有火。

  36. 讲按劳分配,无非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讲按劳分配,无非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means just this; the great the contribution, the higher the pay; the less the contribution, the lower the pay;no contribution, no pay.

  37. 汉语句中大量使用动词的现象,又往往为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的现象所取代。汉语句中大量使用动词的现象,又往往为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的现象所取代。 • ( 1) The family is at dinner.(吃) • ( 2) He is on duty today.(值班) • ( 3) I went to the pictures.(看) • ( 4) The book is beyond me.(不懂) • ( 5) Here is a letter for yon.(给你的)

  38. (四)英语一般用代称较多,汉语用实称较多。(汉语往往重复实称,或者省略不用 。) • (1)Hewho makes no mistakes makes nothing. • 不犯错误的人是什么也不干的人。 • (2)There were sixteen students in my class. All(of them) speak English. • 我班上有16个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说英语。

  39. (3)He writes as well as his brother( does). 他写得和他哥哥(写得)同样好。 (4)The labour expended by a good primary school teacher is no less than that expended by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professor. 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少。 (5)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Labour must be valued and so must able personnel.

  40. (6)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个被侮辱的民族了。(6)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个被侮辱的民族了。 Ours will no longer be a nation subject to insult and humiliation. (7)我们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要联系人民群众,而不要脱离人民群众。 We Should listen attentively to the view of the masses, keep In close touch with them and not alienated from them. (8)学坏人的人,一般比坏人还坏,学好人的人一般学不了那么好。 Hewho follows an evil example generally goes beyond it;hewho imitates a good example generally falls short of it.

  41. (五)英语里的句子一般要有主语,没有主语或省略主语的句子只是例外;但汉语里有些句子可以省略主语。同一个主语在英语句中第二次出现时,不能省略,而在汉语中则往往可以省略。

  42. Mr.Wang went to the Friendship Hotel as soon as he arrived at Beijing. [译文1]王先生刚抵达北京,立刻就到友谊宾馆去了。 [译文1]王先生刚一抵达北京他立刻就到友谊宾馆去了。

  43. 有些汉语句子根本没有主语,意思仍然十分明确,有人把这种句子叫做“无主句”。有些汉语句子根本没有主语,意思仍然十分明确,有人把这种句子叫做“无主句”。 • 下雨了。 • It is raining. • 很难说。 • It's hard to say.或You can never tell. • 已收到您的来信。 • I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 活到老,学到老。 •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44. 汉语句中的主语大多数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也就是说,语法主语和逻辑主语基本上是一致的。汉语句中的主语大多数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也就是说,语法主语和逻辑主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英语句中,则常常用抽象名词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作主语。 (六)中国人说话喜欢具体,西方人喜欢抽象。

  45. This medicin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 你吃了这药,就会好些。 The rain prevented him from coming. 他因为下雨不能来了。 The sight of the orphan always reminds me of her parents. 一见那个孤儿,我就想到他的父母。

  46. His action was promoted by the fear of being attacked. 他所以这样做是由于怕受到打击。 Careful comparison of them will show you the difference. 你只要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同。

  47. (七)英汉的主要句子成分虽然都是“主语十谓语-宾语”的顺序,但状语的位置则不相同。(七)英汉的主要句子成分虽然都是“主语十谓语-宾语”的顺序,但状语的位置则不相同。 • 英语的顺序是: • 某一主体(主语)→主体行为(谓语)→行为客体(宾语)→行为标志(状语); • 汉语的顺序是; • 某一主体(主语)→主体的行为标志(状语)→主体的行为(谓语)→行为客体(宾语)。

  48. 英语句中主语与谓语、谓语与宾语习惯于尽量靠近,尽量把状语放在句尾或句首;英语句中主语与谓语、谓语与宾语习惯于尽量靠近,尽量把状语放在句尾或句首; • 汉语句则往往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插入大量的状语修饰语,然后谓语(和宾语)才最后出现。

  49. I met him on the way home yesterday afternoon. 我昨天下午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他。 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及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 Our Party members, should temper themselves and intensify their self-cultivation not only in the hardships,difficulties and reverses of revolutionary practice, but also in the course of smooth, successful and victorious revolutionary practice.

  50. 英语习惯于先把结论性部分或判断性部分摆在前面,然后再叙述详细情节和背景 。 汉语习惯于先叙述情节,摆出条件、原因等,然后再作出结论和判断,或者说再表明态度和观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