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18 Views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人文系:齐学军.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五 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和方法.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形态及其历史发展. 一、哲学. 1 、哲学的词源. 2 、哲学的定义.
E N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人文系:齐学军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五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和方法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形态及其历史发展
一、哲学 1、哲学的词源 2、哲学的定义 3、哲学的研究对象 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5、哲学的特点
1、哲学的词源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philosophia”,它是由“philos”和“soplos”两个词根构成,前者为“爱”,后者为“智慧”,意思是“爱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
哲学的产生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2、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化 世界观 哲学 系统化
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 学
3、哲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 研究对象的科学确定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古代,哲学以“知识总汇”的形式 存在着,它与具体科学浑然一体。 中世纪,哲学成为“经院哲学”,其 任务在于论证神的伟大和上帝的存在, 沦为神学的婢女。 近代,在马克思之前曾广为流传过 这样的观点,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 研究对象的科学确定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 研究对象的科学确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 学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以观察、分析、 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 世界观并反过来影响世界观。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哲学 基本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题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 条基本路线。它们围绕着哲学基本问 题的斗争,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史。 二元论也没有超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之外,只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种对立的观点混杂在一个哲学体系里。
2、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 ? 思维 存在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子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休谟 康德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哲学 基本的关系 1、辩证法 2、形而上学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同哲学基本的关系
1、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古代朴素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公孙龙
从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来说,哲学上只能是两军对垒。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从属于即服从于和服务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从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来说,哲学上只能是两军对垒。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从属于即服从于和服务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辩证法 辩 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哲学的形态及其历史发展 (一)、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
(一)、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存在是被感知的 陆九渊 贝克莱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黑格尔 朱熹
(二)、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的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爱尔维修 狄德罗 霍尔巴赫 拉美特里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 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历史背景 (二)科学前提 (三)理论来源
(一)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 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 细胞 施莱登 施旺
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尔 赫尔姆霍兹
自然科学前提 生物进化论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 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社会科学前提 19世纪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