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08 Views
核 医 学. Nuclear Medicine. 总 论. 核医学的基本知识 Basic Knowledge Nuclear Medicine. 1.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核素治疗 核素显像 核医学 体内检查法 核素诊断 非显像检查法
E N D
核 医 学 Nuclear Medicine
核医学的基本知识Basic Knowledge Nuclear Medicine • 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 )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 核素治疗 核素显像 • 核医学 体内检查法 • 核素诊断 非显像检查法 • 体外检查法 (放免分析)
2.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 • 能够选择性聚集特定脏器或病变部位的各类放射性显像剂 • 能够探测脏器或病变部位中的放射性并将之成像的核医学显像仪器, 相机,SPECT, PET等。
核素显像的特点 • 功能显像:成像与功能性因素(血流、功能、代谢和引流等)有关。完全不同于一般结构性显像。
核物理基本知识 • 1.核素 • 2.同位素 • 3.放射性同位素 • 4.同质异能素
射线的种类 • (1).α衰变(Alpha decay ) • (2).β衰变(Beta decay):两种:-β衰变和+β衰变。 • (3).γ衰变(Gammar decay) • (4).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 (5).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
放射性衰变的规律 • 放射性衰变与周围环境如温度、压力、湿度等的变化毫无关系 • 有一定的规律:即指数衰减规律 • 每一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的衰变常数 •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通常用半衰期表示T1/2
放射性核素 • 1.反应堆生产: • (1).反应堆辐照法 (2).从辐照过的核燃料中提取 • 2.加速器生产 • 3.核素发生器制备
显像剂在脏器或病变中选择性聚集的机理 • 1). 细胞选择性摄取:(1)特殊需要物质:131I;(2)代谢产物或异物,如马尿酸;(3)特殊价态物质:201Tl • 2). 化学吸附作用:骨显像剂 • 3). 微血管栓塞(暂时) • 4). 特异性结合 • 5). 通道、灌注和生物区分布
给药方式 • 口服 • 静脉 • 其它
二、适应症(检查部分) • 神经系统 脑血流断层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 • (1)脑梗塞:早期诊断 • (2)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 • a.临床疑有TIA,症状体征消失后近期内 • b.无论是首次或复发 • c.疗效观察
癫痫的定位诊断 • (1)EEG有或者无异常的病人 • (2)XCT和MRI阴性或尚难确诊者
3.脑瘤复发的诊断 • 4.痴呆病因诊断 • 5.偏头痛 • 6.研究生理功能活动 • 7.精神活动异常
心血管系统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稳定性心绞痛 • 首选运动负荷心肌显像,不能或不宜做运动试验者,做潘生丁试验或腺苷试验 • 1. 运动ECG与临床不符 • 2. 运动ECG结果不确定 • 3. 患者有房颤、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肥厚、ECG解释有困难 • 4. 了解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危险度评估 • 5. 估价已知冠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二、不稳定心绞痛 • 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1. 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2. 心梗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 • 3. 体检 • 4. 急性心梗出院前
四、急性心梗 • 1. 急性心梗不能确诊 • 2. 确诊病人的急性期危险性分级 • 3. 恢复期危险性分级 • 4. 冠脉再通术后心肌梗塞的诊断
五、血管再通术前心肌存活性估测 • 六、血管再通术疗效观察 • 七、心肌病
运动负荷禁忌症 •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静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
心功能测定 • 冠心病、冠心病手术前、后的心功能状态,室壁瘤的诊断,大动脉瘤的诊断
泌尿系统 • 先天性畸形和位置异常 • 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 无尿路梗阻的肾功能判断 • 尿路梗阻和单纯尿路扩张的鉴别 • 肾移植的监测 • 术前分肾功能的判断
骨骼系统 • 恶性骨转移性骨肿瘤 • 骨折:(1)隐匿性骨折;(2)近期骨折与陈旧性骨折鉴别;(3)疲劳性骨折 • 移植骨的监测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无菌性骨、骨骺坏死 • 假体合并症
内分泌系统 • 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 异位甲状腺 • 嗜铬细胞瘤
消化系统 •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 肝移植监测 • 急性胆囊炎 • 胆汁漏
治疗部分 •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 • 各种恶性肿瘤骨转移,骨显像有浓聚的病灶,且血象在正常范围 •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 • 甲状腺癌转移的治疗 • 粒子植入治疗
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原理:利用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分解尿素(NH2CO)为氨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将稳定性核素13C的标记尿素给病人口服,一段时间以后,检测13CO2的含量而确定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特点是无放射性、无污染,对人体无任何影响,而且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高
13C-尿素呼气试验的适应症 • 上腹疼痛不适者。 • 内镜检查前过筛。 • 经消化科医师检验发现溃疡,需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状态。 • 内镜发现溃疡,但不宜做活检的。 • 流行病学调查。 • 儿童上腹不适。 • 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根除。
正电子成像 • 原理:利用引入人体的正电子湮没幅射后产生的一对能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γ光子进行符合探测并进行成像,从而反映脏器功能状态的医学影像。现临床最常用的是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FDG),其功能图像主要与脏器的糖代谢状态有关。
适应症 • 肿瘤(80%以上) • 原发肿瘤的诊断 • 肿瘤转移灶的诊断 • 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 肿瘤的分期 • 肿瘤疗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