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152 Views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延边州敦化一班 郭忠福.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的发展. 理论基础.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也就有了教育的媒体与方法(或称教育的技术)。目前教育技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美国 AECT1977 年定义中的观点, “ 这门学科知识起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即自动化、原子能的时代。教学技术(教育技术)与这一发展有关。据此可以认为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起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 ” 。
E N D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延边州敦化一班 郭忠福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发展 • 理论基础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也就有了教育的媒体与方法(或称教育的技术)。目前教育技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美国AECT1977年定义中的观点,“这门学科知识起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即自动化、原子能的时代。教学技术(教育技术)与这一发展有关。据此可以认为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也就有了教育的媒体与方法(或称教育的技术)。目前教育技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美国AECT1977年定义中的观点,“这门学科知识起源于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即自动化、原子能的时代。教学技术(教育技术)与这一发展有关。据此可以认为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 • 早期的教育技术,研究重心放在了各种不同教学媒体的特性研究上,教育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媒体—传播—系统—系统、整体、绩效”的演化过程。今天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绩效性。 • 教育技术发展出现不同的名称。有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学习技术—电化教育等。目前普遍采用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学习是个体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个体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更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 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 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知结构将发生改变。 认知主义 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性、人的尊严、价值及其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
教育技术的定义 • AECT94’定义 • 1994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做如下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 AECT04’定义 • 2004年6月,AECT提出了教育技术定义的修订草案, 改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关于AECT04定义的更多参考内容,你可以阅读拓展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