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35 Views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日 期: 101.10.31 地 點:員林高中 主講人:黃立辰. 壹、甄選入學管道的應用. 2. 高中生主要升學管道. 繁星推薦 大學個人申請 四技日間部申請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繁星推薦. 報名限制:對 高中 限制 — 每一所高中對同一所大學,分類組最多推 薦 6 名同學。 — 高中推薦報名時,需排出推薦序 1.2.3.4.5.6 。. 繁星推薦. 報名資格限制:對 高中生 限制 — 報一校一學群。 — 不可為轉學生。 — 校排前百分之 50% 。.
E N D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日 期:101.10.31 地 點:員林高中 主講人:黃立辰
高中生主要升學管道 • 繁星推薦 • 大學個人申請 • 四技日間部申請 •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繁星推薦 • 報名限制:對高中限制 —每一所高中對同一所大學,分類組最多推 薦6名同學。 —高中推薦報名時,需排出推薦序1.2.3.4.5.6。
繁星推薦 • 報名資格限制:對高中生限制 —報一校一學群。 —不可為轉學生。 —校排前百分之50%。
繁星推薦簡章(各校系規定) • 校門檻-台大前20%
簡章舉例說明:國立台灣大學 • 系門檻-學測檢定標(2/公布),1頂、4前 錄取依據 比序項目順序由各系訂定
一、繁星推薦 (一)特色 ◆是一個多出來的機會,沒有理由不參加! ◆它沒有第二階段準備的麻煩與風險 ◆各高中校排等值(員林校排1%=建中1%) 面對強敵,並無劣勢→(員林校排2%>建中3%) 8
(二)特色 ◆大學分散招生,考試高手無法傾巢而出。 ◆是對在校「學習穩定度佳」的學生,最好的回饋機制。 ◆第二輪機會多,同學可以採取積極策略。 9
(三)注意事項 ◆繁星推薦,一經錄取,無論是否放棄,都不能報「個人申請」。 ◆志趣,性向明顯→慎選志願。 ◆志趣,性向不明顯→多填志願數,以增加錄取機會。 10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1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2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3
個人申請 (一)特色◆個人申請是一個仿效職 場選才的升學管道→看「書面資料」個人自傳履歷 成績單 讀書計畫(大學生活計畫)→面試(口試)包括現場筆試 個人申請 14
大學申請入學簡章介紹 • 第一階段:檢定標、倍率篩選
簡章範例一 假設30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全體先比社會,篩出10倍,即前260人 再從260人中,比英文,篩出8倍,即前208人 再從208人中,比國文,篩出3倍,即前78人,參加面試 ※如果比到最後同分(國文14)超額,同分者再比總級分, 56級分,超額2人。 12級分 11級分 14級分 大考通訊社
範例二: 假設15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由於「同倍率」,直接(就全體) 比三科加起來的「級分和」 ※同分參酌總級分60,超額1人。 36級分 大考通訊社
大考通訊社 個人申請報名 ◎接到學測成績後 ◎1人報6個校系
甄選入學總結 (一)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名額越來越多,例:交大、清大、中國醫、北醫(70%) 其他尚有14所大學,名額從40%增至50%~65%不等。 (二)甄選,終將成主流招生管道,分數向下探底,輕鬆提早成為大學生。 (三)考試分發錄取分數將逐年提高(招生名額減少)。放棄甄選,在指考未必佔便宜。 19
學生與家長的困擾!! ◎寄發學測成績(2/20)→繁星推薦報名(3/4-3/5) ,扣除假日9天。 ◎ 學生大約5天時間決定報名,學校集體報名作業時間3天 預留最後1天可以做最後確認或應變。 (一)如何快速找到門當戶對的校系 (二)如何了解校系學習領域、職業、出路 (三)在眾多校系中如何找到適性適所的校系 20
舉例: 101學年度繁星推薦為例 101學年度個人申請為例 21
貳、101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貳、101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
一、整體觀察 (一)100年學測級分大狂飆,101年並未拉回。 (二)101年學測級分,除英文科、自然科外,其他各科(包括總級分)都比上年度略高。 (三)主要原因是:今年考生增加約8,500人,又以分佈在中前段居多。 例證如後:
二、從「累計人數」觀察落點級分變化 (一)以社會科為例
三、小結論 (一)由於每位考生,在「個人申請」可報6系。「分數提高」有放大效應,因此,推估落點應保守。 (二)招生名額、預甄人數、檢定門檻、篩選考科等變動,也會影響落點級分。
叁、職涯選擇 不可逆轉趨勢 不是領熱門
一、實用 VS. 虛榮 (一)基本認知(一):選系,就是在選擇職業領域,或某種專業技能。 (二)基本認知(二):以前跨業轉行容易,只要有文憑,不一定要學以致用。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科技進步,跨業轉行的專業門檻越來越高。 (三)唸大學:究竟是在追求「安身立命」的實用專業技 能,還是在名校的虛榮? 31
二、國立 VS. 私立 (一)從未來趨勢觀察,許多有前(錢)途的行業,國立大學包袱過重,很難新設系,反而多設於私立大學。 (二)國立大學的優勢,主要在學雜費較低。但是每學期只差2.5 萬,8學期不過20萬。 (三)先跳脫國私立的框架,選好職業領域(科系),再回頭選學校。 32
職場新趨勢-跨領域結合 (一)展演 、影視傳播- 文創領域 (二)會展產業-國貿與國際會展 (三)設計 - 走出代工、自創品牌 (四)餐飲 (五)長照 (六)幼托 (七)禮儀師 (八)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 (九)分子生物 (十)藥妝
三、職場新興趨勢 (一)展演 、影視傳播- 文創領域◎從畢卡索到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演唱會、簽唱 會、……等◎臺灣擁有密度最高的電視頻道,卻一天到晚重播…◎文創產業缺的不是前台的表演者與創作者 → 缺的是幕後規劃、安排、造勢的推手。國內只有3個科系:佛光「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玄奘「影劇藝術學系」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34
設計 - 走出代工、自創品牌◎HTC 、宏碁、華碩、捷安特,…都是自創品牌的典範。◎設計人才將供不應求。◎設計的6大領域: 空間 → 建築、景觀、室內、都市計畫等系 產品 → 工業設計系 創意商品設計系 品牌 → 商業設計(含廣告、包裝、造形、行銷) 平面 → 視覺傳達(廣告、圖文美編、影像) 媒體 → 數位媒體設計(廣告、動畫、遊戲、教學) 時尚 → 時尚設計(與人身有關的一切及配飾)。 36
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電機、材料、自動控制、機械、光電、通訊、 資工等7大領域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 例:雲端技術、行動通訊、號誌、精密儀器、 工具機、事務機、機器人…從IT到傳產。◎臺中的黃金峽谷就是一個例子。◎走不出代工,用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替代 人工,提高毛利率。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電機、材料、自動控制、機械、光電、通訊、 資工等7大領域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 例:雲端技術、行動通訊、號誌、精密儀器、 工具機、事務機、機器人…從IT到傳產。◎臺中的黃金峽谷就是一個例子。◎走不出代工,用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替代 人工,提高毛利率。 37
四、結論 原有產業與職場領域,應社會分工需求而生, (如:會計、法律、管理、財金、國貿、行銷、運輸、… 傳統校系自有其成熟發展空間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