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日 期: 101.10.31 地 點:員林高中 主講人:黃立辰. 壹、甄選入學管道的應用. 2. 高中生主要升學管道. 繁星推薦 大學個人申請 四技日間部申請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繁星推薦. 報名限制:對 高中 限制 — 每一所高中對同一所大學,分類組最多推 薦 6 名同學。 — 高中推薦報名時,需排出推薦序 1.2.3.4.5.6 。. 繁星推薦. 報名資格限制:對 高中生 限制 — 報一校一學群。 — 不可為轉學生。 — 校排前百分之 50%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學多元入學講座 甄選入學與職涯發展 日 期:101.10.31 地 點:員林高中 主講人:黃立辰

  2. 壹、甄選入學管道的應用 2

  3. 高中生主要升學管道 • 繁星推薦 • 大學個人申請 • 四技日間部申請 •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4. 繁星推薦 • 報名限制:對高中限制 —每一所高中對同一所大學,分類組最多推 薦6名同學。 —高中推薦報名時,需排出推薦序1.2.3.4.5.6。

  5. 繁星推薦 • 報名資格限制:對高中生限制 —報一校一學群。 —不可為轉學生。 —校排前百分之50%。

  6. 繁星推薦簡章(各校系規定) • 校門檻-台大前20%

  7. 簡章舉例說明:國立台灣大學 • 系門檻-學測檢定標(2/公布),1頂、4前 錄取依據 比序項目順序由各系訂定

  8. 一、繁星推薦 (一)特色 ◆是一個多出來的機會,沒有理由不參加! ◆它沒有第二階段準備的麻煩與風險 ◆各高中校排等值(員林校排1%=建中1%)  面對強敵,並無劣勢→(員林校排2%>建中3%) 8

  9. (二)特色 ◆大學分散招生,考試高手無法傾巢而出。 ◆是對在校「學習穩定度佳」的學生,最好的回饋機制。 ◆第二輪機會多,同學可以採取積極策略。 9

  10. (三)注意事項 ◆繁星推薦,一經錄取,無論是否放棄,都不能報「個人申請」。 ◆志趣,性向明顯→慎選志願。 ◆志趣,性向不明顯→多填志願數,以增加錄取機會。 10

  11.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1

  12.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2

  13. 以某高中100學年度為例 13

  14. 個人申請 (一)特色◆個人申請是一個仿效職 場選才的升學管道→看「書面資料」個人自傳履歷 成績單 讀書計畫(大學生活計畫)→面試(口試)包括現場筆試 個人申請 14

  15. 大學申請入學簡章介紹 • 第一階段:檢定標、倍率篩選

  16. 簡章範例一 假設30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全體先比社會,篩出10倍,即前260人 再從260人中,比英文,篩出8倍,即前208人 再從208人中,比國文,篩出3倍,即前78人,參加面試 ※如果比到最後同分(國文14)超額,同分者再比總級分,  56級分,超額2人。 12級分 11級分 14級分 大考通訊社

  17. 範例二: 假設150人報名,且通過檢定: ※由於「同倍率」,直接(就全體)     比三科加起來的「級分和」 ※同分參酌總級分60,超額1人。 36級分 大考通訊社

  18. 大考通訊社 個人申請報名 ◎接到學測成績後 ◎1人報6個校系

  19. 甄選入學總結 (一)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名額越來越多,例:交大、清大、中國醫、北醫(70%)  其他尚有14所大學,名額從40%增至50%~65%不等。 (二)甄選,終將成主流招生管道,分數向下探底,輕鬆提早成為大學生。 (三)考試分發錄取分數將逐年提高(招生名額減少)。放棄甄選,在指考未必佔便宜。 19

  20. 學生與家長的困擾!! ◎寄發學測成績(2/20)→繁星推薦報名(3/4-3/5) ,扣除假日9天。 ◎ 學生大約5天時間決定報名,學校集體報名作業時間3天 預留最後1天可以做最後確認或應變。 (一)如何快速找到門當戶對的校系 (二)如何了解校系學習領域、職業、出路 (三)在眾多校系中如何找到適性適所的校系 20

  21. 舉例: 101學年度繁星推薦為例 101學年度個人申請為例 21

  22. 貳、101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貳、101年學測考題難易度變化 -影響落點判斷的重要因素

  23. 一、整體觀察 (一)100年學測級分大狂飆,101年並未拉回。 (二)101年學測級分,除英文科、自然科外,其他各科(包括總級分)都比上年度略高。 (三)主要原因是:今年考生增加約8,500人,又以分佈在中前段居多。 例證如後:

  24. 總級分高分考生分佈在中前段更為明顯

  25. 二、從「累計人數」觀察落點級分變化 (一)以社會科為例

  26. (二)以「總級分」為例

  27. 三、小結論 (一)由於每位考生,在「個人申請」可報6系。「分數提高」有放大效應,因此,推估落點應保守。 (二)招生名額、預甄人數、檢定門檻、篩選考科等變動,也會影響落點級分。

  28. 叁、職涯選擇 不可逆轉趨勢 不是領熱門

  29. 一、實用 VS. 虛榮 (一)基本認知(一):選系,就是在選擇職業領域,或某種專業技能。 (二)基本認知(二):以前跨業轉行容易,只要有文憑,不一定要學以致用。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科技進步,跨業轉行的專業門檻越來越高。 (三)唸大學:究竟是在追求「安身立命」的實用專業技        能,還是在名校的虛榮? 31

  30. 二、國立 VS. 私立 (一)從未來趨勢觀察,許多有前(錢)途的行業,國立大學包袱過重,很難新設系,反而多設於私立大學。 (二)國立大學的優勢,主要在學雜費較低。但是每學期只差2.5 萬,8學期不過20萬。 (三)先跳脫國私立的框架,選好職業領域(科系),再回頭選學校。 32

  31. 職場新趨勢-跨領域結合 (一)展演 、影視傳播- 文創領域 (二)會展產業-國貿與國際會展 (三)設計 - 走出代工、自創品牌 (四)餐飲 (五)長照 (六)幼托 (七)禮儀師 (八)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 (九)分子生物 (十)藥妝

  32. 三、職場新興趨勢 (一)展演 、影視傳播- 文創領域◎從畢卡索到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演唱會、簽唱 會、……等◎臺灣擁有密度最高的電視頻道,卻一天到晚重播…◎文創產業缺的不是前台的表演者與創作者 → 缺的是幕後規劃、安排、造勢的推手。國內只有3個科系:佛光「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玄奘「影劇藝術學系」           「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34

  33. (二)會展產業-國貿與國際會展◎去年臺灣舉辦了138場國際型會議,排名 亞洲第4。◎花博、夏戀嘉年華,還有北、中、南世貿中心, 天天在展(電腦、美食、設計、傢具、旅遊、…)◎相關產值2,500億,13萬個就業機會。◎以後,凡是有產品外銷的大公司,都需聘用懂 展覽的國貿人才。全國唯一有相關學程的國貿系→ 逢甲「國貿學系」 35

  34. 設計 - 走出代工、自創品牌◎HTC 、宏碁、華碩、捷安特,…都是自創品牌的典範。◎設計人才將供不應求。◎設計的6大領域:  空間 → 建築、景觀、室內、都市計畫等系  產品 → 工業設計系 創意商品設計系  品牌 → 商業設計(含廣告、包裝、造形、行銷)  平面 → 視覺傳達(廣告、圖文美編、影像)  媒體 → 數位媒體設計(廣告、動畫、遊戲、教學)  時尚 → 時尚設計(與人身有關的一切及配飾)。 36

  35. 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電機、材料、自動控制、機械、光電、通訊、 資工等7大領域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 例:雲端技術、行動通訊、號誌、精密儀器、   工具機、事務機、機器人…從IT到傳產。◎臺中的黃金峽谷就是一個例子。◎走不出代工,用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替代 人工,提高毛利率。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電機、材料、自動控制、機械、光電、通訊、 資工等7大領域整合的產品會越來越多。 例:雲端技術、行動通訊、號誌、精密儀器、   工具機、事務機、機器人…從IT到傳產。◎臺中的黃金峽谷就是一個例子。◎走不出代工,用機器人(生產線自動化)替代 人工,提高毛利率。 37

  36. 四、結論 原有產業與職場領域,應社會分工需求而生, (如:會計、法律、管理、財金、國貿、行銷、運輸、… 傳統校系自有其成熟發展空間 3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