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45 Views
光電、資訊、 通訊產業 專利 趨勢 及訴訟 分析成果報告. 智慧財產局 103 年 3 月 27 日. 簡報大綱. 緣起 計畫架構 計畫執行成果 專利訴訟分析 - 訴訟 分析 案例 專利趨勢分析 - 專利趨勢分析成果. 歷年 台灣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ITC) 案件 量. 緣起 (1). 近年 我國發明專利新申請案中, 光電、資訊、通訊等 產業占 6 成 以上。 專利訴訟已成為企業發展及市場競爭之重要手段 , 影響 國內高科技企業甚 深。. 台灣 約占 ITC 總案量的 1/4 2011 年甚至占了近 1/3 (20 件 )
E N D
光電、資訊、通訊產業專利趨勢及訴訟分析成果報告光電、資訊、通訊產業專利趨勢及訴訟分析成果報告 智慧財產局 103年3月27日
簡報大綱 • 緣起 • 計畫架構 • 計畫執行成果 • 專利訴訟分析 -訴訟分析案例 • 專利趨勢分析 -專利趨勢分析成果
歷年台灣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案件量 緣起(1) • 近年我國發明專利新申請案中,光電、資訊、通訊等產業占6成以上。 • 專利訴訟已成為企業發展及市場競爭之重要手段,影響國內高科技企業甚深。 • 台灣約占ITC總案量的1/4 • 2011年甚至占了近1/3(20件) • 2002-2011,ITC總案量成長3.5倍台灣案件成長4倍
緣起(2) • 專利訴訟目的在於強化競爭市場地位,藉此打擊同業競爭者並拉大其與同層級競爭者的差距。 • 當事人特色 • 原告多為該產業的主要公司(大型、產品多、重研發、獲利高) • 58%的被告為上市公司 • 近年來涉案者皆為知名大廠: • 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晨星、華邦、鴻海、緯創、 • 奇美、瑞軒、BenQ、HTC、ACER、ASUS等
計畫架構 1.檢索光電、資訊、通訊產業專利,分析技術發展脈絡。 2.製作專利閱讀報告及重要廠商技術強度圖示。 專利趨勢分析 圖3-85Samsung TS36技術功效矩陣 1.分析國內廠商涉訟之重要美國國際專利訴訟案例。 2.編纂專利訴訟教戰手冊。 3.辦理焦點團體訓練。 專利訴訟分析 1.邀集廠商及法律專家舉辦菁英論壇。 2.舉辦專利趨勢及專利訴訟分析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擴散成果。 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
計畫執行成果 6
光電產業訴訟案例義發(義隆電)控告新思國際 台灣廠商主動出擊成功案例 • 2006年3月10日義發科技於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控告美商新思國際侵害其美國'352號專利。 • 2006年4月4日,新思國際反訴控告義發科技產品侵害其'411等4項專利。並於2007年12月21日於加州北區地方法院另訴控告義發科技。 • 2008年10月雙方就兩案件達成和解及交互授權協議 義隆電以一個關鍵性專利即換取高額權利金之結果,可以發現專利品質的確保比企業追求專利數量更為重要。 2年授權金 義隆電→新思:100萬美元(折合3,228萬台幣) 新思→義隆電:1,500萬美元(折合4億8,420萬台幣)
資訊產業訴訟案例LG 控告廣達 • LG與Intel簽訂授權,讓Intel得製造及販售含有LG專利之微處理器與晶片組。LG認為廣達將該Intel產品與其他廠牌零件組裝成電腦產品販售,涉及專利侵權。 • 廣達主張LG之專利在Intel有權販賣下已發生權利耗盡,LG則主張方法專利不適用權利耗盡原則,且Intel之販售違反授權契約為無權販售。 • 法院認為,權利耗盡原則僅適用於設備裝置或實體的物品上,而不適用於製程、方法,LG之專利為方法專利,因此不適用於此原則。案經上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仍維持原判。 • 最高法院認為Intel將產品合法販售給廣達即將產品攜出專利權可主張的範圍之外,因此推翻前審之判決,判決LG無法再對廣達主張其專利權。 台灣企業未來不僅在訂約時須注意授權內容及範圍等種種限制外,同時也須注意上游及再上游廠商之間的授權規定,以確保本身的權益。
通訊產業訴訟案例HTC 控告 Apple • HTC同時向美國ITC控告Apple侵害無線通信標準及行動通訊相關8件專利,其中包含Google轉讓給HTC之5項專利。 • 2012年6月行政法官裁准Apple聲請,因原告HTC缺乏當事人適格性,而終止5項Goole專利相關調查工作。2012年11月訴訟兩造聲請終結本調查案,12月14日法官裁准,未發佈Final ID。 • 法官認為專利權利之讓與協議是否構成專利讓與,或僅為專利授權,必須檢視協議當事人兩造主觀意圖與所移轉權利之實質內容。 • 雖然專利購買協議顯示Google將提出訴訟之權利讓與HTC,然而HTC缺乏排除其他第三人實施專利的權利,且HTC也無法將Google專利之任何部分授權給第三方,這些條款明顯限制HTC處置專利之權利。 台灣企業購買專利提起反訴,必須注意購買協議是否含括各項實質權利,以免提起訴訟時被認定缺乏當事人適格性。 9
專利與標準訴訟案例 MicrosofV.Motorola et al 產業標準FRAND(Fair ,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權利金不同於一般權利金的計算,本案例法官限縮專利權人專利損害賠償金得主張之範圍,國內企業面對列入標準專利之專利訴訟損害賠償請求,可參考本案例抗辯。
通訊產業專利趨勢分析 通訊產業之競爭,從致力於技術之研發到專利之保護,延伸到利用標準制定卡位,以取得後續競爭優勢。 102年分析範圍 亞洲地區的通訊廠商(包含韓國三星、樂金;大陸中興通訊、華為、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日本索尼、松下、NTT都科摩、夏普、日本電氣…等)及非專利實施體(NPEs)向ETSI提交與3GPP、4GLTE相關的3,200件美國關鍵性專利。 103年分析範圍 歐美地區的通訊廠商(包含高通、摩托羅拉移動、易利信、諾基亞、諾基亞西門子網路、北電網路…等)向ETSI提交與3GPP、4GLTE相關約3,000件美國關鍵性專利,瞭解無線通訊發展趨勢。
102年研究成果InterDigital與 Samsung 掌握的專利最多
標準專利競爭布局-深度及廣度分析 • 分析資料,以台灣廠商的名稱以及通訊相關的關鍵字,在不限年份的條件下於美國USPTO網站查詢檢索 • 布局廣度 • 布局半徑大,表示其布局廣度寬,有可能因為產品線廣,或企業部門多角化 • 專利布局深度 • 單位面積密度越高者,代表布局深度越高,顯示該專利權人越傾向布局於特定技術 向量空間模型 各廠商專利專利布局重心與地圖重心比較 資料來源:102年通訊產業專利趨勢分析研究計畫
各公司/機構登錄SEP數量分析-以USPTO申請案比較各公司/機構登錄SEP數量分析-以USPTO申請案比較 創新音速 創新音速 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整理(2014),ETSI SR 000 314V2.15.1(2014-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