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k likes | 1.67k Views
中小学公共危机.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 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 178990915 电话 : 18981539788 E-mail: jksyf@163.com. 中小学公共危机. 一、中小学公共危机的概念 二、学校危机的定义
E N D
中小学公共危机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178990915 电话:18981539788E-mail:jksyf@163.com
中小学公共危机 • 一、中小学公共危机的概念 • 二、学校危机的定义 • 三、中小学公共危机的种类和特点 • 四、以校为本的中小学公共危机管理 • 五、中小学公共危机管理策略 • (一)减缓和防范 • (二)准备 (三)反应 • (四)恢复 (五)重建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都进入一个“风险”时代,风险也就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色。在最近的几年中,金融危机、海啸等都成为人们记忆深刻的危机事件。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都进入一个“风险”时代,风险也就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色。在最近的几年中,金融危机、海啸等都成为人们记忆深刻的危机事件。
一方面这些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关注风险、防范危机成为政府、社会和人们关注的话题,研究者也越来越多,有关危机管理和研究的文献也越来越多;一方面这些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使得关注风险、防范危机成为政府、社会和人们关注的话题,研究者也越来越多,有关危机管理和研究的文献也越来越多; • 另一方面,尽管各地各种危机情况频发,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危机管理富有成效。
我们通过理论的梳理和对国外研究的分析,提出了有关中小学危机管理,尤其是心理危机管理的部分建议,期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学校的管理者更为清晰地理解危机事件,并为社区和学校的领导者提供最适用的危机管理信息。我们通过理论的梳理和对国外研究的分析,提出了有关中小学危机管理,尤其是心理危机管理的部分建议,期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学校的管理者更为清晰地理解危机事件,并为社区和学校的领导者提供最适用的危机管理信息。
一、中小学公共危机的概念 • 中小学公共危机的概念、幅度和涵盖范围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小学公共危机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的影响,也可以是整个学校甚至整个社区直接或间接受到的影响。
它可能发生在上学前、上学中或者放学后,也可能不是发生在校园中,因此危机的定义随学校或社区需要、资源或财产的不同而不同。在有的地方,它甚至包括学校员工和学生被其他城市或者国家所发生的事故严重伤害的事件,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的地震让全体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伤害。但是要管理中小学公共危机,就必须首先定义什么是危机。它可能发生在上学前、上学中或者放学后,也可能不是发生在校园中,因此危机的定义随学校或社区需要、资源或财产的不同而不同。在有的地方,它甚至包括学校员工和学生被其他城市或者国家所发生的事故严重伤害的事件,例如2008年四川汶川的地震让全体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伤害。但是要管理中小学公共危机,就必须首先定义什么是危机。
在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者对危机有着不同的概念,而且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地区可能因为他们的文化、传统、需要、资源等的不同,对危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们首先梳理西方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危机的基本定义。在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者对危机有着不同的概念,而且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地区可能因为他们的文化、传统、需要、资源等的不同,对危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们首先梳理西方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危机的基本定义。
第一种角度 • 是根据危机的特征而进行的定义。福斯特认为,危机表现在:急需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质资源和时间来完成。因此他认为,具有这几个基本要点“需要快速决策”、“缺乏人员”、“缺乏物资”和“缺乏时间”的情景就是危机情境。
第二种角度 • 是根据危机的情境而进行的定义。如罗森塔尔和皮内伯格指出,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境;赫尔曼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境状态,在此情境下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而改变决策可获得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
第三种角度 • 是从危机需要的行动而进行的定义。如格林声称,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小损失将是主要任务;米托夫和皮尔逊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或危机持续时间很长时的最初几天),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
第四个角度 • 就是从整体来进行的定义。韦伯斯勒大辞典对危机的定义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或关键的时间或事件,在这个状态中必须马上做出决策,尤其在非常不愿意发生的结果很明显即将来临的时候或状态下,更是如此。另外韦氏大辞典还对“危机”进行了注释,指出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字中的“决策”。
我国学者的定义 • 除开国外的研究者对危机的定义以外,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也对危机进行了定义。 • 鲍勇剑和陈百助从控制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危机是系统的失控和变态。当系统循环受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变化的影响无法保持稳定时,系统就可能出现失控和变态现象,即发生了危机。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
薛澜从其影响涉及局部或整体社会的事件出发来界定危机,认为危机就是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积聚激化后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冲突的人群试图通过非常规或极端的方式,促使有关政府部门解决没有预见或长期无力解决的问题。薛澜从其影响涉及局部或整体社会的事件出发来界定危机,认为危机就是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积聚激化后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冲突的人群试图通过非常规或极端的方式,促使有关政府部门解决没有预见或长期无力解决的问题。
还有的学者则是从组织(或组织内部)出发讨论“危机”。如李云宏和吕洪兵将危机界定为,在任何组织系统及其子系统中,引起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突变,对组织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利益构成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紧张状态。还有的学者则是从组织(或组织内部)出发讨论“危机”。如李云宏和吕洪兵将危机界定为,在任何组织系统及其子系统中,引起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突变,对组织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利益构成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紧张状态。
朱德武认为危机是指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为阻止质变的发生或减少质变所带来的损害,需要在时间紧迫、人财物资源缺乏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决策和行动。朱德武认为危机是指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为阻止质变的发生或减少质变所带来的损害,需要在时间紧迫、人财物资源缺乏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决策和行动。
无论是西方研究者还是中国研究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危机,从本质上看,研究者们都认可:无论是西方研究者还是中国研究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危机,从本质上看,研究者们都认可: • 危机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下社会面临不完备的信息、不充足的时间和不充分的资源,但领导者必须做出一个或者许多关键决策。
危机最为人熟悉的定义是那些忽然发生、无法预期、带来颠覆性后果的事件,经常与机遇、事故、灾难混为一谈。危机最为人熟悉的定义是那些忽然发生、无法预期、带来颠覆性后果的事件,经常与机遇、事故、灾难混为一谈。 • 在危机管理研究领域,对什么构成危机、事故或灾难也没有统一的区分标准,这些术语常常是相互借用的。
我们认为,机遇常常与好的、积极的结果相联系,事故、灾难常常与负面的结果相联系,而危机常常是强调无法预测性,结果复杂性。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管理无法预料的事件,以及无法预料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我们认为,机遇常常与好的、积极的结果相联系,事故、灾难常常与负面的结果相联系,而危机常常是强调无法预测性,结果复杂性。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管理无法预料的事件,以及无法预料事件所造成的后果。
上面的定义是学术研究者对危机的定义。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一些非常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下面是美国的部分城市和部门对危机的定义标准。上面的定义是学术研究者对危机的定义。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一些非常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下面是美国的部分城市和部门对危机的定义标准。 • 堪萨斯城市紧急事务管理协会认为,危机是一种与人有关的事件,可能影响到社会全部人员的身体或情绪健康。
美国紧急管理协会对紧急事件的定义是:没有计划的事件,可能引起当事人或者大众的死亡或者明显伤害,或者严重干扰工作,使多位当事人破产,引起身体或者环境的伤害,或者威胁人们的经济支柱或者公众形象的事件。美国紧急管理协会对紧急事件的定义是:没有计划的事件,可能引起当事人或者大众的死亡或者明显伤害,或者严重干扰工作,使多位当事人破产,引起身体或者环境的伤害,或者威胁人们的经济支柱或者公众形象的事件。
美国国家学校护理联合会认为,事故或灾难、危机是一个没有预期的事情,常常必须靠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来管理。灾难是导致多个人员事故,或者公众健康服务的破坏,或者要求比常规操作程序更多的反应能力,包括对更多的人员、更高的财产或供给的要求。美国国家学校护理联合会认为,事故或灾难、危机是一个没有预期的事情,常常必须靠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来管理。灾难是导致多个人员事故,或者公众健康服务的破坏,或者要求比常规操作程序更多的反应能力,包括对更多的人员、更高的财产或供给的要求。
显然,综合研究者和管理者对危机的定义,可以明显看到危机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内涵:显然,综合研究者和管理者对危机的定义,可以明显看到危机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内涵: • ①非正常的突发事件(以及由突发而带来惊异性); • ②对组织基本价值或主体目标构成一定的威胁;
③对组织成员造成极大压力; • ④必须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和信息资讯不充分的情况下,机敏、灵活地进行决策; • ⑤处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涟漪效应。
二、学校危机的定义 • 美国教育部2003年向全美各级各类学校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中指出:当危机发生时,在信息、时间和资源都不充分的条件下,学校领导者必须面对和做出的一个或多个重要决策。
卢汉曼将学校危机定义为:“突然、未曾预料的事件,学校总体上或重大部分可能受到严重的、消极的影响,通常包括严重伤害或死亡。危机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学校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反应。”卢汉曼将学校危机定义为:“突然、未曾预料的事件,学校总体上或重大部分可能受到严重的、消极的影响,通常包括严重伤害或死亡。危机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学校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反应。”
台湾高雄市福山国中训导主任马荣助认为,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与校园成员有关的事件或情景,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伤害,而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称之为校园危机。台湾高雄市福山国中训导主任马荣助认为,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与校园成员有关的事件或情景,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伤害,而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称之为校园危机。
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黄德祥教授把校园危机定义为:校园内外发生的突发、意外或紧急事件,对学校师生身心造成不安、压力、伤害甚至死亡,干扰学校正常运作,或者以学校现有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解决的事件。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黄德祥教授把校园危机定义为:校园内外发生的突发、意外或紧急事件,对学校师生身心造成不安、压力、伤害甚至死亡,干扰学校正常运作,或者以学校现有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解决的事件。
香港郑燕祥等教授把那些威胁到学校运作的事故,或潜伏着问题而尚未爆发之状态称之为学校危机。他提出学校危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显危机,是指那些受到广泛重视,可用行政指引或措施加以管理的学校危机,香港郑燕祥等教授把那些威胁到学校运作的事故,或潜伏着问题而尚未爆发之状态称之为学校危机。他提出学校危机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显危机,是指那些受到广泛重视,可用行政指引或措施加以管理的学校危机,
包括洪水、风暴、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学校一般有处理通则及教育部下达的规范性建议来帮助处理,可以列入计划管理的行列;而另一类危机是隐蔽危机,是指在教育界未受到重视,未列入计划管理行列的学校危机。包括洪水、风暴、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学校一般有处理通则及教育部下达的规范性建议来帮助处理,可以列入计划管理的行列;而另一类危机是隐蔽危机,是指在教育界未受到重视,未列入计划管理行列的学校危机。
综合这些观点,可以看到,本质上学校危机是校园内外已经爆发或处于潜伏状态尚未发作,对学校师生身心造成不安、伤害甚至死亡,干扰学校正常运作,有损学校声誉,而以学校现有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事件或情景。综合这些观点,可以看到,本质上学校危机是校园内外已经爆发或处于潜伏状态尚未发作,对学校师生身心造成不安、伤害甚至死亡,干扰学校正常运作,有损学校声誉,而以学校现有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事件或情景。
准确理解学校危机要把握以下要点: • ①从涉及主体来看,必须与学校或其成员有关; • ②从后果或潜在后果来看,一定或可能带来严重影响,包括对学校师生的身心安全、学校的正常运作及学校声誉的影响和损害;
③从空间范围和状态来看,可能发生在校内也可能是校外,可以是已经爆发的,也可以处于隐而未发状态。③从空间范围和状态来看,可能发生在校内也可能是校外,可以是已经爆发的,也可以处于隐而未发状态。 • 另外,准确理解学校危机还需要明确以下两对概念。
第一,学校危机事件与突发事件。 • 学校危机事件不等于突发事件。虽然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从逻辑上说,突发事件未必就形成危机。“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都只能称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性的意外事故,才算得上真正的危机。”突发事件的解决是危机事件处理的一个环节,但突发事件的层次介于危机之下。
第二,学校危机与一般学生伤害事故。 • 学校危机强调学校的准备状态,包括心理准备、人员准备和物质准备,以及由危机所涉及的人的心理、资源、物质等问题。简单地说,学校危机管理强调的是预防、学校师生的心理感受及最后的心理后果;
学校危机的处理则是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因其发展演变不定,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解决,这与学生伤害事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伤害事故更多的是强调其结果和处理,并且在处理上讲究程序性和法规性,因此学校公共危机与学生伤害事故也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学校危机的处理则是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因其发展演变不定,管理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解决,这与学生伤害事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伤害事故更多的是强调其结果和处理,并且在处理上讲究程序性和法规性,因此学校公共危机与学生伤害事故也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
三、中小学公共危机的种类和特点1. 中小学公共危机的种类 • 从学校组织架构的设计角度出发,所有的学校和地区都需要一个危机应对团队,这个团队的关键功能之一就是确认在学校和地区可能发生的危机种类,并且决定什么时候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应该启动计划。
当然团队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必须根据学校用内部资源掌控情境的能力以及在过去事件中所获得的经验等作为决策的依据。当然团队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必须根据学校用内部资源掌控情境的能力以及在过去事件中所获得的经验等作为决策的依据。 • 学校危机计划需要涵盖环境和个人两方所引起的事件和灾害,
例如: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水,恶劣的天气,火灾,化学品或有害物质泄漏,撞车,学校枪击,炸弹威胁,紧急医疗事件,学生或者员工死亡(自杀、杀人、无意伤害或者自然死亡),恐怖活动或战争,疾病爆发或传染等。例如: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水,恶劣的天气,火灾,化学品或有害物质泄漏,撞车,学校枪击,炸弹威胁,紧急医疗事件,学生或者员工死亡(自杀、杀人、无意伤害或者自然死亡),恐怖活动或战争,疾病爆发或传染等。
2. 中小学公共危机的特点 • 从中小学的危机种类中可以看到,中小学危机不仅具有危机的一般特性,而且由于其组织特性和管理对象的特殊性,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诱发因素来看,具有多元性 • 中小学学校危机的诱因种类很多:可能由校园以外的不稳定社会因素造成或波及,如社会秩序混乱、重大安全卫生事故或自然灾害;也可能由学校内部管理不当产生的问题所引发,如有毒物质泄漏等;
可能由学校的安全设施故障等物理因素引发,如电线短路等;也可能由学校教师或管理层的道德因素而引发。而青少年生理、心理上不成熟,好奇好动,情绪波动大的特点,往往也会增加学校危机发生的概率。所以,危机管理的前提是,要加深对不同类别危机的认识,防范中小学青少年自身特点所引发的特殊危机,从而妥善有效地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可能由学校的安全设施故障等物理因素引发,如电线短路等;也可能由学校教师或管理层的道德因素而引发。而青少年生理、心理上不成熟,好奇好动,情绪波动大的特点,往往也会增加学校危机发生的概率。所以,危机管理的前提是,要加深对不同类别危机的认识,防范中小学青少年自身特点所引发的特殊危机,从而妥善有效地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
(2)从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具有隐蔽性 • 这是由学校组织的特点决定的。按照教育组织学的观点,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学校管理者对教学活动很少控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随时监控,同时在其内部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相对缺乏协调和沟通的机制,加之其教书育人的宗旨,使危机事件的隐患常常很隐蔽。
许多校园危机,虽然它们为人所知时表现为突发事件,其实已经经历了一段潜伏期,只是由于某种因素不易觉察,积累到一定阶段才爆发出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最近屡见报端的校园性侵害案,很多案件在曝光前,侵害往往已持续了好几个月。许多校园危机,虽然它们为人所知时表现为突发事件,其实已经经历了一段潜伏期,只是由于某种因素不易觉察,积累到一定阶段才爆发出来,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最近屡见报端的校园性侵害案,很多案件在曝光前,侵害往往已持续了好几个月。
由此可见环境的多变、信息的不对称、人的有限理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性、情绪的波动性,往往使得学校危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由此可见环境的多变、信息的不对称、人的有限理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性、情绪的波动性,往往使得学校危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隐蔽性。
(3)从危机后果来看,具有多重性 • 很多学校危机的发生,不仅会对学校带来物质上的损失,影响学校的声誉,还可能对受到影响的未成年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 如果不能及时抚平创伤,很可能长期留下心理阴影,阻碍他们健康成长和更好的发展,严重的还可能引发青少年犯罪。
更进一步,由学校联系到千家万户,危机的发生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活。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的防范与有效处理,才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更进一步,由学校联系到千家万户,危机的发生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活。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务必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的防范与有效处理,才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中小学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校危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学校危机的特点和不同类别的危机事件建立预案,这样才能增强预案的有效性。中小学在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校危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学校危机的特点和不同类别的危机事件建立预案,这样才能增强预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