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87 Views
史前文化考古隊. 史前文化考古隊. 史前文化生活復原圖全. 長濱文化生活復原圖. 圓山文化生活復原圖. 卑南文化生活復原圖. 十三行文化生活復原圖. 舊石器時代. 敲打製作石器 採集野果、捕魚狩獵 已知用 火 燒烤食物、照明取暖. 新石器時代. 已能製 陶器 來儲存東西 繩紋 圖案裝飾 石器 打磨 細緻 開始發展 農業. 鐵器時代. 懂得 煉鐵 ,製作鐵器, 進入 鐵器時代. 史前文化. 新石器時代. 大坑遺址繩紋陶罐出土情況. 新石器時代. 繩紋. 大坑遺址繩紋陶罐.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E N D
史前文化考古隊 史前文化考古隊
舊石器時代 • 敲打製作石器 • 採集野果、捕魚狩獵 • 已知用火燒烤食物、照明取暖
新石器時代 • 已能製陶器來儲存東西 • 繩紋圖案裝飾 • 石器打磨細緻 • 開始發展農業
鐵器時代 • 懂得煉鐵,製作鐵器, • 進入鐵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大坑遺址繩紋陶罐出土情況
新石器時代 繩紋 大坑遺址繩紋陶罐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已進入農耕階段。從遺址中出土了石鋤 、石斧等農具,有學者進一步推測可能是種植根 莖類作物,不過狩獵和採集仍是食物重要來源。
台灣歷史剪輯 • 台灣島上很早就有人居住活動,從他們在各地留下的遺址和遺物,我們可以推測石器時代早期的台灣住民,是靠採集野果、捕魚狩獵維生,並且已經知道用火燒烤食物,照明取暖。 製作者: 周秀卿 蔡國明
舊石器時期 • 史前舊石器時期(15000萬年前) 舊石器時代晚期 台灣東部長濱文化 台灣南部左鎮文化 台灣中北部網形文化 特色 與亞洲大陸有文化淵源 使用打製砍砸器,未使 用陶器石器粗糙無磨製 痕跡居住洞穴、低地採 集狩獵維生不會農耕。 • 長濱文化 • 民國五十七年發現 • 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海蝕洞 • 長濱文化是台灣目前所發現 • 最早的舊石器史前文化─ , • 其開始年代不晚於距今15000 • 年前,結束年代約在距今5000 • 年左右(宋,1980)。
大坌坑陶片 新石器早期 新石器時代早期 (7000年前~4500年前)大坌坑文化 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 特色 採食狩獵有粗耕行為 陶器製品粗厚有繩紋飾 柱洞高架式的房子
芝山岩彩陶 圓山貝塚 芝山岩骨角器 植物園陶罐 新石器中期 新石器時代中期 (4700年前~3500年前) 台灣北部圓山(芝山岩)文化 台灣中部牛罵頭文化 台灣南部牛稠子文化 特色 有磨製骨角器 善漁獵有貝塚化石 陶罐製品儲存食物 柱洞干欄式的房子
新石器晚期 新石器時代晚期 (3500年前~2000年前) 台灣北部植物園文化 台灣南部鳳鼻頭文化 台灣東部卑南文化 特色 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已能製造陶器來儲存東西。有些陶器上面還印有繩紋的圖案,石器也打磨得很細緻。最重要的是,開始發展簡單的農業了。
卑南文物 卑南人形陪葬玉器 卑南獸形陪葬玉器 新石器晚期 卑南文化 約五千至二千五百年前 分布花東縱谷 海岸山脈 台東 大武 台東縣卑南遺址 石器以農具及打獵工具 陶器素面紅陶 打製、磨製及精製石器 石板棺墓葬中陪葬玉器 打獵及種植穀物為生
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 (2000年前~400年前) 台灣北部十三行文化 台灣中部番仔園文化 台灣南部蔦松文化 經過漫長的石器時代,到了距今大約兩千年前,有些地方的人開始懂得煉鐵,製作鐵器,使台灣進入金屬器時代。
鐵器時代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遺址屈肢葬 開元通寶(元代錢幣) 十三行元瓷 瑪瑙 凹石砸石 紅陶陶罐 特色 有煉鐵作剛的器具 有青銅陶瓷器紋飾更多 五銖錢開圓通寶與漢人有互動 手製幾何印紋陶以灰棕色為主; 採側身屈肢葬,隨葬陶壺,有陶珠、玻璃珠及瑪瑙珠 • 分布台灣西北部 蘭陽平原 • 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基隆、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 • 使用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