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38 Views
第 7 章. 波形发生电路. 7.1 正弦波振荡电路. 7.2 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小 结. 7.1 正弦波振荡电路. 引 言. 7.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7.1.2 RC 正弦振荡. 7.1.3 LC 正弦振荡. 引 言. 信号产生电路. ( 振荡器 —Oscillators ). 分类:. RC 振荡器 ( 1 k Hz ~ 数百 kHz ). LC 振荡器 ( 几百 kHz 以上 ). 正弦波振荡 :. 石英晶体振荡器 ( 频率稳定度高 ). 非正弦波振荡:. 方波、. 三角波、. 锯齿波等.
E N D
第7章 波形发生电路 7.1 正弦波振荡电路 7.2 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小 结
7.1正弦波振荡电路 引 言 7.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7.1.2 RC正弦振荡 7.1.3 LC正弦振荡
引 言 信号产生电路 (振荡器—Oscillators) 分类: RC 振荡器(1 kHz ~ 数百 kHz) LC 振荡器(几百 kHz 以上) 正弦波振荡: 石英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 非正弦波振荡: 方波、 三角波、 锯齿波等 主要性 要求能: 输出信号的幅度准确稳定 输出信号的频率准确稳定
• 放大器 • • • RL • • Au • • • • • Ui Uo Uf • 反馈网络 • Fu • • 7.1.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振荡条件 微弱的电扰动中,某一频率成分通过正反馈逐渐放大,则产生正弦振荡。 — 振幅平衡条件 — 相位平衡条件 n = 0, 1, 2,
放大器 • • 反馈网络 Au Fu Uo Uf Ui uf 二、起振条件 起振条件 1/Fu uo uo AuFu< 1 Au Fu> 1 Uo4 Au Uo3 Au = 1/Fu Uo2 Uo1 Uf1 Uf2 Uf2 uf ui O Ui1 Ui2 Ui3 Ui4 起振 稳幅
三、电路的组成和起振的判断 组成: 1. 放大电路 Au 满足振荡条件 2. 正反馈网络 Fu 3. 选频率网络—实现单一频率的振荡 4. 稳幅环节—使振荡稳定、波形好
Uo Uf Ui Uo Uf Ui 放大器 选频 放大器 选频正 反馈网络 正反馈 网络 判断: 1. 检查电路组成 2.“Q”是否合适 3. 是否满足起振条件
• • • • . Fu f 90 . Fu= 1/3 0 0 -90 7.1.2 RC正弦振荡 一、RC桥式振荡电路 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式中: 0 = 1/RC 当 = 0时 = 0º
Rf R1 8 • R C • • C R 2. RC桥氏振荡电路 1) 组成: F = 0º 同相 放大器 A= 2n 2)电路:
• • • • 3)振荡频率 4)振荡条件 应使: Rf不能太大,否则 正弦波将变成方波
R2 R3 V1 V2 Rf R1 8 R1 8 R C C R 5)稳幅措施 为使电 Au为非线性,起振时,应使 Au > 3,稳幅后 Au = 3。 二极管稳幅 4.3 k 热敏电阻稳幅 22 k f0 = 1.94 kHz 负温度系数 正温度系数 12.4 k > R2 > 8.1 k 6.2 k 起振时信号小, 二极管电阻大 0.01 F 8.2 k 0.01 F 8.2 k Au 1 + (R2+ R3)/R1 > 3 起振后二极管电阻逐渐减小, R2 > 2R1 - R3 Au 1 + R2/R1 = 3 R2 < 2R1 为使失真小:
Rf C C C R 8 R R 对于 的信号, 二、RC移相式振荡电路 一节 RC 环节 移相 90 二节 RC环节 移相 180 三节 RC环节 移相 270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优点: 结构简单 缺点: 选频特性差,输出波形差
L C r . Is 7.1.3 LC振荡电路 类型:变压器反馈式 、 电感三点式、 电容三点式 一、变压器反馈式 LC振荡电路 (一)LC并联回路的特性 L 的等效损耗电阻 Z
1. 谐振频率 f0 2. 谐振阻抗 Z0 3. 回路品质因数 Q
Z f Z 0 90º 0 -90º 0 4. 频率特性 Q增大 Q 大 Q小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i iL iC + r u C L – • • • • U IC • I • IL —电流谐振 5. 并联谐振的本质 1)Z = Z0 呈纯阻 2)形成环流,大小是总电流的 Q倍
+VCC C L RB1 V CB RB2 RE CE (二)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二、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 1、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LC正弦波发生器 把并联LC回路中的C或L分成两个,则LC回路就 有三个端点。把这三个端点分别与三极管的三个 极相连,就形成了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 它们又分为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两类。 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图 a)电感三点式 b)电容三点式
2、组成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的规律 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的一般结构如下图所示。 a)反相放大 b)同相放大 图 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的一般结构 , 若考虑到a中的负载阻抗 运放输出电阻为
无反馈时的 因此 其中,
为了使电路振荡,应有 ,上式应为实数, 分母的需不应为零,即: 进而可得
的符号必须 上式说明,为了产生振荡, 、 而 必须与它们异号。 由因为: 所以得:
必须与 异号。由于 因此, 为了产生振荡,由上式可得: 和 所以必然有
结论:在LC三点式正弦波发生电路中,为了 满足产生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同性 质电抗的中间点必须接集成运放的同 相输入端。
+VCC RB1 • C1 V • CB 1 RB2 RE L1 CE 2 C • L2 3 3、 电感三点式 振荡电路 × M
优点: 易起振(L间耦合紧); 易调节(C可调)。 缺点: 输出取自电感,对 高次谐波阻抗大, 输出波形差。
+VCC RB1 • V 1 CB • C1 RB2 RE CE L 2 L • C2 3 4、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考毕兹振荡器(Colpitts) C3 ×
优点:波形较好 缺点: 1)调频时易停振 2) V 极间电容影响 f0 C 3的改进
焊点 涂银层 三、石英晶体(Crystal)振荡电路 (一)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阻抗特性 1. 结构和符号 化学成分SiO2 结构 符号 晶片
2. 压电效应 压电谐振— 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等于晶体固有频率时,机械振动幅度急剧加大的现象。 形变 形变 机械振动 外力
Cq Lq C0 rq 3. 等效电路 Co— 晶片静态电容 (几 ~ 几十 pF) Lq—晶体的动态电感 (10-3 ~ 102 H)(大) rq—等效摩擦损耗电阻(小) Cq— 晶体的动态电容 (< 0.1 pF)(小)
X fS fP f 大 大 小 小 4. 频率特性和谐振频率 感性 容性 容性
5. 使用注意 1)要接一定的负载电容 CL(微调), 以达标称频率。 2)要有合适的激励电平。过大会影响 频率稳定度、振坏晶片;过小会使 噪声影响大,还能停振。
+VCC L C RB1 +VCC RC RB1 V V CB RE RB2 RB2 C3 C1 RE CE C2 (二)石英晶体谐振电路 1. 串联型 2. 并联型 fs < f<fp,晶体呈感性 f = fs,晶体呈纯阻 × ×
7.2非正弦波信号 产生电路 7.2.1 电压比较器 7.2.2 方波产生电路 7.2.3 压控方波产生电路 7.2.4 三角波发生电路
uO uI uO 8 uI O 7.2.1 电压比较器(Comparer) 功能: 比较电压信号(被测试信号与标准信号)大小 简单比较器(单门限) 基本比较器 类型 窗口比较器(双门限) 迟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 一、单限电压比较器 UOH 1. 过零电压比较器 uI< 0 UOmax -UOmax UOL uI> 0
uO 8 uI uI O UREF UREF 2. 同相输入单门限比较器 uI> UREF UZ 门限 电压 UT UZ -UZ uI< UREF 门限电压 UT = UREF 特点: 1)工作在非线性区 2)不存在虚短(除了uI = UREF时) 3)存在虚断
U1 8 V1 uI 8 U2 V2 二、窗口比较器 uO1 uO uO2
uO uI O 设 U1 > U2 ,比较器采用单电源 0 UOmax 截止 导通 UZ UZ UOmax 0 导通 截止 0 0 0 截止 截止 U2 U1 UZ
8 5 V 20 k 1 M 5 k V1 1.5 k 430 k 10 k 8 V 2.5 V V2 20 k +15 V 应用举例 — 三极管 值分选电路 3CG 分析电路是否满足要求: < 50或 > 100,LED 亮, 50 100,LED 不亮。
[解] IB = (15 - 0.7 ) /1430 = 0.01 mA 当 < 50时,IC < 0.5 mA,UC < 2.5 V, V2导通,LED 亮 当 > 100时,IC >1 mA,UC > 5 V V1导通,LED 亮 当 50 100 时,2.5 V UC<5 V, LED 不亮
uI R R3 uO 8 UREF UZ P R2 R1 三、迟滞比较器 当 uI > uP时, uO = -UZ 1. 反相型迟滞比较器 当 uI < uP时, uO = +UZ 1)电路和门限电压 当 uI = uP时, 状态翻转 正反馈
uI R R3 uO 8 uI O UREF UZ P R2 R1 U 2)传输特性 uO UZ 上门限 UT- UT+ 下门限 当 uI逐渐增大时 回差 电压 -UZ 只要 uI < UT+ ,则 uO = UZ U = UT+- UT- 一旦 uI > UT+ ,则 uO = -UZ 特点: 当 uI 逐渐减小时 uI上升时与上门限比, 只要 uI > U T- ,则 uO = -UZ uI下降时与下门限比。 一旦 uI < UT- ,则 uO = UZ
UREF R N R3 uO 8 uI UZ P R2 R1 2. 同相型迟滞比较器 状态翻转时,uP = uN = UREF 若 UREF = 0
uO UZ uI O UT- UT+ -UZ 传输特性 U = UT+- UT-
uI uI t O t O uO UOH UOH O t O t UOL UOL 单门限比较 迟滞比较 UT+ UT UT- 抗 干 扰 uO
uI uI UT+ UT+ t O t O UT- UT- uO uO UOH UOH O t t O UOL UOL 整 形
uO uC UZ R UT+ uO R3 8 t C UT- UZ -UZ R1 R2 7.2.2 方波产生电路(Astable Multivibrator) 1. 电路组成和输出波形 积分 电路 滞回比较器
2. 振荡频率 占空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