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977 Views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概述 1 .概念:是指存在于① ________ ,在一定的 ② __________ 下,能够产生③ _________ 以提 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④ ___________ 总称。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受⑤ ___________ 和⑥ __________ 的制约。 2 .属性:自然资源具有⑦ ________ 、⑧ ____ ______ 、⑨ ________ 、⑩ ________ 、⑪ _______ 等特点。. 自然界. 时间条件. 经济价值. 物质与能量. 认知能力. 科技水平. 整. 有限性. 体性.
E N D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是指存在于①________,在一定的②__________下,能够产生③_________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④___________总称。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受⑤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的制约。 2.属性:自然资源具有⑦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⑪_______等特点。 自然界 时间条件 经济价值 物质与能量 认知能力 科技水平 整 有限性 体性 多用性 社会性 地域性
1.对可再生资源应如何加以利用? 答案: 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利用,加强保护,注意资源利用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雷电、汽油和棉花是自然资源吗? 答案: 雷电虽然来自自然界且蕴含大量能量,但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人类尚不能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因此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汽油虽然能提供动力,但是人类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棉花的生长过程离不开人类的管理,因此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3.历史上英国的工厂曾出现由河谷向煤矿迁移的过程,为什么?3.历史上英国的工厂曾出现由河谷向煤矿迁移的过程,为什么? 答案: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开始,机器的动力主要是水力,因此工厂多分布在水流湍急的山谷;后来,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因此工厂迁往煤矿产地,以获取动力。
4.四大文明发源地有哪些优越区位条件? 答案: 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教材图4-26 能源结构的转变,据图分析: (1)1850年以来木柴消费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 B.木柴是可再生能源 C.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D.核能比木柴能量密集,发热量高
(2)在前煤炭时期,由于________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能源以________、水力等为主。(2)在前煤炭时期,由于________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能源以________、水力等为主。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农业社会时期________在能源消费中占主要地位,到20世纪初世界进入________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________时代。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________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
(4)在后工业化阶段,各种________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而这类资源的________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________的依赖性逐渐减小。(4)在后工业化阶段,各种________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而这类资源的________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________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5)请简要回答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
答案:(1)C (2)生产力 木柴 (3)木柴 煤炭 石油 可再生 (4)后天性 运输 自然资源 (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多样化时代。
教材图4-27 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据图分析:教材图4-27 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据图分析: (1)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指什么? (2)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试举三例) 答案:(1)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 (2)①煤渣、煤灰做建材;②煤脱硫制取硫酸、硫黄;③废热发展温室种植和温水养殖等。
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2.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能源资源及其分类 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
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运用简洁明了的图解方式,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互有联系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辨别能力。水资源属自然资源,但不等同于能源。能源中有一部分来自自然资源,还有一部分却不是自然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汽油、电力等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解析:本题运用简洁明了的图解方式,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互有联系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辨别能力。水资源属自然资源,但不等同于能源。能源中有一部分来自自然资源,还有一部分却不是自然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汽油、电力等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C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与生物资源一样,能够不断生长 B.矿产资源的组成物质是永远不会循环再现的 C.生物、水、土地等资源都属可再生资源,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解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的。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一点少一点。生物、水、土地等资源,它们的可再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水、土地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任意破坏,也会造成这些资源的枯竭与恶化。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而存在一定的规律。解析: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的。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一点少一点。生物、水、土地等资源,它们的可再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水、土地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任意破坏,也会造成这些资源的枯竭与恶化。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而存在一定的规律。 答案:D
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读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读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大约在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以后,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是__________。(1)大约在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以后,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是__________。 (2)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A.开发利用难度小 B.燃烧效率低 C.输送、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
(3)据测算,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如果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获得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对此,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能耗?(3)据测算,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如果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获得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对此,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能耗?
解析:(1)通过分析能源消费构成图,很容易得出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化石能源替代生物能源的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即工业文明的到来。解析:(1)通过分析能源消费构成图,很容易得出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化石能源替代生物能源的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即工业文明的到来。
(2)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等特点。(3)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人均占有能源量少,单位产值能耗高,解决办法应与此相对应。(2)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等特点。(3)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人均占有能源量少,单位产值能耗高,解决办法应与此相对应。 答案:(1)1980 工业革命 (2)C (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在人类利用煤炭的历史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在人类利用煤炭的历史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煤炭的用途,并开始大规模使用 B.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于煤炭的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木柴和水力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 C.以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与发展 D.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始终居于首位 答案: B
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 B.土地数量还不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