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51 Views
花卉報告. 姓名 : 張閔傑 座號 :32. 垂榕. ‧ 英文名稱: White barkfig 、 Benjamin Tree 、 Weeping Fig 、 Weeping Ficg BenjaminTree ‧ 學名: Ficus benjamina ‧ 科名: 桑科 (Moraceae) 榕屬 (Ficus) ‧ 別名: 垂葉榕,細葉榕,小葉榕,垂榕,白榕 ‧ 原產地: 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大陸、印度、及馬來西亞一帶。.
E N D
花卉報告 • 姓名:張閔傑 • 座號:32
垂榕 ‧英文名稱:White barkfig、Benjamin Tree、Weeping Fig、Weeping Ficg BenjaminTree ‧學名:Ficus benjamina ‧科名: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 ‧別名:垂葉榕,細葉榕,小葉榕,垂榕,白榕 ‧原產地:原產地分佈於中國大陸、印度、及馬來西亞一帶。
常綠灌木或喬木。植株特徵植株可達數十公尺,樹幹直立,灰色,樹冠錐形。枝幹易生氣根,小枝彎垂狀,全株光滑。葉橢圓形,互生,葉緣微波狀,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鈍形
黃槐 ‧英文名稱:Glossy-shower Senna,Glaucous Cassia,Sunshine Tree ‧學名:Senna sulfurea ‧科別:豆科(Fabaceae)決明屬(Senna) ‧別名:金鳳、槐、豆槐、金藥樹、粉葉決明 ‧原產地:印度、斯里蘭卡、澳洲,臺灣於 1903 年首先引進,後又多次引進。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狀。羽狀複葉,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圓。基部稍偏斜;葉軸下部2或3對小葉之間有一棒狀腺體。花大,鮮黃色,種子間有時略縊縮。幾乎全年開花,但主要集中在3~12月落葉小喬木或灌木狀。羽狀複葉,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圓。基部稍偏斜;葉軸下部2或3對小葉之間有一棒狀腺體。花大,鮮黃色,種子間有時略縊縮。幾乎全年開花,但主要集中在3~12月
馬拉巴栗 ‧英文名稱:Malabar-chestnut ‧學名:Pachira aquatica ‧科別:木棉科(Bombacaceae)馬拉巴栗屬(Pachira) ‧別名:大果木棉、美國花生、美國土豆、南洋土豆、發財樹 ‧原產地:中美洲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南美洲委內瑞拉、圭亞那,台灣於 1930 年代引進種植。
常綠喬木,樹皮為綠色,干基部常膨大。掌狀複葉,長橢圓形至狹倒卵形小葉5~9枚,革質有光澤。綠白色至黃白色杯狀花,很少為淺紅色。蒴果長10~30公分,褐色球形種子,直徑1~2公分。
銀樺 ‧英文名稱:Silver Oak, Fern tree ‧學名:Grevillea robusta ‧科名:山龍眼科(Proteaceae)銀樺屬(Grevillea) ‧別名:銀橡樹、櫻槐、絹柏、絹檻 ‧原產地:澳洲昆士蘭及新南威爾斯等地區
銀樺高可達20米;幼枝被銹色茸毛。 葉為2回羽狀深裂,裂片5-10對,披針形,常5-10厘米,兩端均漸狹,第2次裂片全緣或再分裂,上面禿淨而亮或薄被絲毛,背密被銀灰色絲毛,邊緣背卷 花呈橙黃色,為總狀花序,此等花序單生或數個聚生於無葉的短枝上,長7-15厘米,多花,花柄長8-12 毫米,極擴展或稍下彎,花被長約1厘米;子房禿淨,具柄。 果:卵狀矩圓形,多少偏斜,長14-16毫米。寬6-8毫米,稍壓扁,常冠以宿存的花柱。種子倒卵形,周邊有翅。
穗花棋盤腳 ‧英文名稱:Powderpuff Tree ‧學名:Barringtonia racemosa‧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棋盤腳樹屬(Barringtonia) ‧別名:水貢仔、細葉碁盤腳樹、細葉棋盤腳樹,玉蕊 ‧原產地:亞洲熱帶、非洲、澳大利亞及太平洋島嶼上、台灣
盾柱木 ‧英文名稱:Wingfruit Peltophorum,Rusty shield-bearer,Yellow Poinciana,Yellow Flame ‧學名:Peltophorum pterocarpum ‧科名:豆科(Fabaceae)盾柱木屬(Peltophorum) ‧別名:黃燄木、雙翼豆、閉莢木、雙翅果 ‧原產地:熱帶亞洲及美洲,澳大利亞。
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 20 公尺以上,徑 30~120 公分,樹幹通直,具有多數分枝;幼枝,花序及葉柄被有褐色毛茸;樹皮光滑,灰褐色,有明顯的皮孔。二回羽狀複葉,長 20~40 公分,托葉小,線狀鑿形或羽狀裂,羽片 4~13 對,小葉 8~22 對,長橢圓形,長 1~2.4 公分,寬 0.4~0.9 公分,表裏兩面或僅背面有毛茸。
楊梅 ‧英文名稱:Srrawberry Tree,Chinese Bayberry,Chinese Wax Myrtle ‧學名:Morella rubra ‧科名:楊梅科(Myricacea)楊梅屬(Myrica) ‧別名:朹子、珠紅、朱紅、龍睛、樹莓、椴梅、聖生梅、白蒂梅,古稱"機子“ ‧原產地:中國大陸長江以南兩廣、福建、湖南、浙江,日本,韓國,菲律賓及及台灣野生或栽培。
琴葉榕 • 英文名稱:Fiddle-leaf Fig • 學名:Ficus lyrata • 科名: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 • 別名:提琴葉榕、七弦琴葉榕 • 原產地:熱帶非洲。
因葉先端膨大呈提琴形狀而得名,是桑科榕屬常綠喬木。琴葉榕高可達12米,莖幹直立,極少分枝,葉片密集生長,葉片厚革質、深綠色、具光澤、葉脈凹陷、節間較短。
雨豆樹 ‧英文名稱:Rain Tree,Saman,Monkeypod,Zamang ‧學名:Samaneasaman (Jacq.) Merr. ‧科名:豆科(Fabaceae)雨豆樹屬(Samanea) ‧別名:雨樹 ‧原產地:熱帶美洲、西印度。台灣於 1903 年首先引進,1938 及 1973 年又分別引進。
印度塔樹 • 英文名稱:Long-leaf Polyalthia • 學名:Polyalthia longifolia (Sonn.) Thwaites cv. Pendula • 科名:番荔枝科(Annonaceae)暗羅屬(Polyalthia) • 別名:垂枝暗羅、垂枝長葉暗羅、長葉暗羅 • 原產地: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株高可達 8 公尺以上,主幹高聳挺直,樹形優美,枝葉茂密、柔軟並下垂。葉互生,下垂狀,狹披針形,紙質,葉緣具波狀,葉面油亮,單葉互生,長 15~20 公分,寬 2.5~5 公分。繖形花序,花小不明顯,花瓣 6 枚,腋生,淡綠色,3~5 月中旬開花,味清香。果實卵形,黑熟,徑約 2 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