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六條法律的新詮釋 ( 二 ) : 起誓、報復、愛 仇敵

六條法律的新詮釋 ( 二 ) : 起誓、報復、愛 仇敵. 4. 不可違背誓言 / 不可發虛誓. 原有條文 - 「你們不可指著我的名發假誓,侮辱了我的名。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 / 不要奉我的名妄發虛誓,而褻瀆你天主的名字:我是上主。」 ( 利 / 肋 19:12) - 出自摩西 / 梅瑟法律 ( 利 / 肋 19:12 ,民 / 戶 30:3) ,摩西 / 梅瑟容許人發誓,但不可背誓。. 耶穌的新詮釋

neyl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六條法律的新詮釋 ( 二 ) : 起誓、報復、愛 仇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條法律的新詮釋(二):起誓、報復、愛仇敵

  2. 4.不可違背誓言 / 不可發虛誓

  3. 原有條文 -「你們不可指著我的名發假誓,侮辱了我的名。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 不要奉我的名妄發虛誓,而褻瀆你天主的名字:我是上主。」 (利 / 肋19:12) - 出自摩西 / 梅瑟法律 (利 / 肋19:12,民 / 戶30:3),摩西 / 梅瑟容許人發誓,但不可背誓。

  4. 耶穌的新詮釋 你們根本不可以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便是出於那惡者。(太5:34-37 ) 你們總不可發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白或變黑。你們的話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 (瑪 5:34-37 )

  5. 不可違背誓言 / 不可發虛誓的背景 • 當時人們對誓約的態度輕浮 • 人們在不必要或不適當時候發誓,發誓的人隨口說神聖的名稱與事物,毫不思索,態度也不敬虔。

  6. 不可違背誓言 / 不可發虛誓的背景 2. 當時人們習慣不遵守誓約 • 猶太人指着上帝 / 天主的名發誓,必須絕對遵守,但若指着天、地、或耶路撒冷城、或他的頭發誓,就大可不必遵守。所以,猶太人大都不遵守誓約。

  7. 耶穌的教導又是怎樣的?

  8. 耶穌的教導 • 耶穌教導人只要如實說話,並忠誠地遵行所說的話。 • 所有東西都在上帝 / 天主的監察下,我們無論說甚麼,上帝 / 天主都知道,根本不需要以發誓來使人相信我們說話的真確性。

  9. 愛色尼人 (古時) 他們以忠實著稱,不論他們說的是甚麼,都比發誓更為堅定。 貴格派人(今日) 他們在任何的情形下都不會發誓。 他們做生意總是童叟無欺。 一些拒絕發誓的人

  10. 耶穌教導我們不可發誓背後的原因 • 若說話者本身的品格良好,行為誠實發誓是完全不必要的。 • 耶穌希望人能尊重自己及尊重他人,忠誠地遵行所說的話,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

  11. 5.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12. 原有條文 • 「你們不必憐憫,應該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你不可發慈悲,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申19:21) • 按摩西 / 梅瑟法律出21︰24、申19:21,摩西 / 梅瑟為限制人報復的程度,只准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一報還一報。

  13. 耶穌的新詮釋 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 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 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跟他走兩里吧!有人向你要東西,就給他;有人向你借些什麼,就借給他。(太 5:39-42 )

  14. 耶穌的新詮釋 不要抵抗惡人;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那願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的,你連外衣也讓給他。若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 求你的,就給他;願向你借貸的,你不要拒絕。(瑪 5:39-42 )

  15.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意思 • 這是「以一報還一報」的觀念,即使人受到別人的傷害,只可以「相同的行為」作出報復,復仇者不得以更激烈的行為過度報復。 • 例子: • 別人刺盲了你的左眼,你只可刺盲對方的左眼作為報復,不能連對方的右眼也刺盲。

  16. 訂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目的與背景 • 它原為限制報仇而設立的。 • 古時部落之間要報血仇,是將對方部落滅絕,將所有人置於死地。 • 這法律是對報仇加以限制,只是懲罰犯罪者,但懲罰不能超過受害者所受的傷害。

  17. 耶穌的教導又是怎樣的?

  18. 耶穌的教導 • 耶穌禁止所有的報復行為。 • 耶穌要以互相包容、幫助的思想,鼓吹和平友愛的社會氣氛,減退處處想着復仇的風氣,還列舉三個例子說明:

  19. 耶穌的教導:例子一 1.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 • 當時猶太社會,用手背打人比用手心打人的侮辱大兩倍。耶穌的意思是若別人用手背打自己右臉,不要懷恨,也不要報復,還給他打左臉。

  20. 耶穌的教導:例子二 2. 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 • 當時猶太人的外衣是一件大毯式的長袍,男人白天可當衣服穿上,晚上則當毯子蓋着。猶太人只有一件外衣,故不能典當或被他人奪走。耶穌的意思是若別人要取去自己的外衣,就連內衣也給他,不惜犧牲自己的權利。

  21. 耶穌的教導:例子三 3.假如有人強迫你替他背行李走一里路, 跟他走兩里吧! • 巴勒斯坦是羅馬人佔領的地區,猶太人隨時會被羅馬人強迫做服務,而且可能是最低賤的服務。耶穌的意思是竭盡全力,以愛心幫助,為他人服務。

  22. 耶穌教導我們不要報復 / 復仇背後的原因 • 不懷恨、不報復,尊重他人及自己。 • 對於任何有計謀或致人死命的傷害或侮辱,決不憤怒或找機會報復。 • 甚至願意幫助欺負自己的人。

  23. 6. 愛你的朋友 / 近人,恨你的仇敵 / 仇人

  24. 原有條文: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本國的同胞。要愛自己的鄰人,像愛自己一樣。我是上主。/ 不可復仇,對你本國人,不可心懷怨恨;但應愛人如己:我是上主。」(利 / 肋19:18) - 摩西 / 梅瑟法律教導愛朋友 / 近人 ,恨仇敵 / 仇人。當時猶太人認為「朋友」/ 「近人」是指同種族的人。

  25. 耶穌的新詮釋 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這樣,你們才可以作天父的兒女。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同樣也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太5:44-45 )

  26. 耶穌的新詮釋 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衪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瑪5:44-45 )

  27. 愛仇敵 / 仇人的意思 • 愛仇敵的意思是不論別人怎樣待我們,我們仍要善待人 。

  28. 耶穌又會怎樣教導我們呢?

  29. 耶穌的教導 • 耶穌說明上帝 / 天主愛世上每一個人,甚至惡人 / 不義的人,不論他人的品格和行為。 • 人應該學效上帝 / 天主,彼此相愛,尊重所有人,包括仇敵 / 仇人,才符合上帝 / 天主的旨意。

  30. 耶穌教導我們愛仇敵 / 愛仇人背後的原因 • 上帝 / 天主不論對好人或惡人 / 不義的人都一視同仁,我們要學效這種精神。 • 我們是堅持向所有人表達善意,不論別人是友是敵,都要對他 / 她表達善意。唯有這樣做才配被稱為上帝 / 天主的兒女。

  31. 照片來源 • http://flickr.com/photos/sandcastle/7531924/ • http://flickr.com/photos/waldoj/171598510/ • http://flickr.com/photos/tdorochina/561669055/ • http://flickr.com/photos/sandcastle/7531929/ • http://flickr.com/photos/rikomatic/482573266/ • http://flickr.com/photos/wmjas/401301847/ • http://flickr.com/photos/traxon/308568149/ • http://flickr.com/photos/williamdag/210275388/ • http://flickr.com/photos/badjonni/470961056/ • http://flickr.com/photos/pernell/518943/ • http://flickr.com/photos/ericmills/99603782/ • http://flickr.com/photos/inreverie/205415611/ • http://flickr.com/photos/midiman/90232403/ • http://flickr.com/photos/midiman/90232329/ • http://flickr.com/photos/dbarefoot/937917553/ • http://flickr.com/photos/capitrueno/429098015/ • http://flickr.com/photos/dbarefoot/938780238/ • http://flickr.com/photos/kellypuffs/224067223/ • http://flickr.com/photos/tequilarose/240412832/ • http://flickr.com/photos/lonebluelady/508958580 • http://flickr.com/photos/chrstopher/318078482/ • http://flickr.com/photos/adamrice/698701459/ • http://flickr.com/photos/dithie/441770950/ • http://flickr.com/photos/xeophin/281246315/ • http://flickr.com/photos/giveawayboy/19827057/ • http://flickr.com/photos/smcgee/309910093/ • http://flickr.com/photos/marisa-photos/252759818/ • http://flickr.com/photos/scarequotes/431998909/ • http://flickr.com/photos/kellypuffs/224067223/ • http://flickr.com/photos/midiman/9023233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