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高中体育校本教材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单元式说课比赛. 高中体育校本教材. 毽球. 洛阳市第四十九中 薛锋. 说 课 程 序. 一 指导思想 二 单元教学内容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材分析 五 学情分析 六 教学重点、难点 七 教法、学法 八 教学组织形式 九 其他. 一、指导思想.

new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中体育校本教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单元式说课比赛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单元式说课比赛 高中体育校本教材 毽球 洛阳市第四十九中 薛锋

  2. 说 课 程 序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单元教学内容 • 三 教学目标 • 四 教材分析 • 五 学情分析 • 六 教学重点、难点 • 七 教法、学法 • 八 教学组织形式 • 九 其他

  3.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根据水平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主要采用“讲解、体验、观察、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仿尝试、体验、领悟运动技能,采用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4. 二、单元教学内容

  5. 三、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从毽球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技术单元教学设计入手,在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毽球技术水平和兴趣的同时,加入毽球的基本战术,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毽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了解进攻和防守战术,加深对毽球的理解。

  6. 2、本课的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毽球的发球技术:脚内侧发球、脚外侧发球、正脚背发球。 • 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三种发球的方法;70%以上学生能灵活运用三种发球方法;40%以上的学生可以根据对方站位情况发出高质量的发球。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7. 三、教材分析 毽球发球—— 发球是进攻的开始,即可直接得分,又能破坏对方一传,为防守和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脚内侧发球 正脚背发球

  8.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40名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毽球是我国民间的一项大众体育运动,有很高的群众基础,在学生日常活动中很受欢迎。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9.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各种发球方法中脚击球的部位通过技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难点:发球技术中动作的协调性如何提高发球的质量和成功率

  10. 六、教学、学法: 1、教法:毽球发球采用讲解法、体验法、观察、 讨论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 、游戏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2、学法:采用练习法、演示法、观察法、模 仿练习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自我评价法等。

  11. 七、教学组织形式: (一)课的导入: 1、课堂常规 2、游戏(慢跑过程中喊数抱团)

  12. 3、徒手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伏背运动腰部运动、正压腿、 侧压腿、髋 膝 踝关节活动) 4、专项柔韧练习( 压正脚背 压侧脚弓)

  13. (二)课的展开: 1、熟悉球性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颠球练习,如脚内侧、脚外侧、脚背、大腿、胸、肩、头等。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兴趣,改善学生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专项练习做充分的准备。

  14. 2. 发球技术学习: • 脚内侧发球:持球抛脚前,抬腿加转髋,踝内加力送推球。

  15. 正脚背发球:伸腿绷脚面,抖动加力出击球。 将学生分成四组在场地的底线进行发球练习。教师巡回观看、指导,然后集中起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发球技术,教师进行点评,做到多鼓励困难学生,表扬好的学生。再分组练习,让学生自由观看学习,以提高技术。

  16. (三)课的延伸 启发: 在学生掌握两种基本发球方法后,集中起来启发学生如何能够发出有威胁的高质量球,如地弧线平快球、高弧线球、小弧线近网球。 组织:让学生集中讨论,尝试、创造、实践。教师对于学生富有创意的发球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指导。练习后让学生集中进行展示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17. (四)结束部分 1、提问学生发球的要点 2、集体放松练习 3、点评 4、布置课后作业 5、收回器材

  18. 八、其他 • 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本节课对学生从毽球发球的技能,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行全面的评价。 • 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预计: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5--60%,练习强度中等偏上。 • 课堂情感氛围: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 场地器材设计:1. 毽球场地四块 2. 毽球四十个

  19. 谢谢大家 敬请指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