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第二章 民间歌舞

第二章 民间歌舞.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舞蹈定义 1 、民间舞蹈,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它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2 、民间舞蹈分为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形式。. 秧歌 灯歌

nev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民间歌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民间歌舞

  2. 第一节 概述 • 一、民间舞蹈定义 • 1、民间舞蹈,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它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3. 2、民间舞蹈分为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形式。2、民间舞蹈分为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形式。 • 秧歌 • 灯歌 • 茶歌 • 花鼓歌 • 打鼓歌 • 舞歌 堆谢 • 果谐 • 哈库麦 • 安召 • 中国民间舞蹈音乐 摆手歌 • 综合歌舞大曲 木卡姆 维吾尔族 • 囊玛 藏族 • 芦笙舞 • 弦子舞 • 舞乐 农舞 • 杵舞 • 鼓乐

  4. 3、伴奏乐器 • 有的以丝竹乐为主,有的以打击乐为主,有的则全部采用打击乐。

  5. 二、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 据调查,我国56个民族共有民间舞蹈17,636个,其中汉族民间舞蹈14,291个,少数民族民间舞蹈3345个。 • 各族民间舞蹈有娱乐、民俗、宗教、祭祀、礼仪等多种社会功用

  6. 三、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 远古的原始氏族社会:产生 • 奴隶时代的乐舞,是祭祀、崇拜天地和祖先的仪式的组成部分,由巫师掌握。 • 汉代,已有关于龙舞和鱼舞的记载 • 唐代,大曲发展至极盛 • 唐宋,民间歌舞活动兴盛,并形成年、节时集体于广场上歌舞以娱乐的传统。 • 宋代,戏曲艺术形成,取代了汉唐歌舞大曲在宫廷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7. 四、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 1、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特点。 • 2、民间舞蹈的伴奏乐器,以锣、鼓、钹、镲等打击乐器为主,间有唢呐、笙管等吹奏乐器,弦乐器使用较少。其中鼓多起指挥作用。 • 3、民间舞蹈中的音乐部分与当地及外地传入的民歌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 4、民间舞蹈中有一些固定的锣鼓点和锣鼓牌子。

  8.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 代表种类 • 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秧歌、花灯、花鼓、采茶和等不同的品种,另汉族祭孔的乐舞也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歌舞形式。

  9. 一、秧歌 • 秧歌是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歌舞,分“高跷”和“地秧歌”两种。秧歌的音乐,包括歌曲、锣鼓点和器乐曲牌,其中歌曲最重要,是秧歌音乐中的主要部分。 • 秧歌的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 • 秧歌分布很广,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陕北秧歌等。

  10. 东北秧歌 •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秧歌的总称,包括辽南高跷、辽阳地秧歌和抚顺地秧歌等不同的品种。 • 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地秧歌和二人转三种表演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 • 东北秧歌的角色有公子、花旦、老扌汇(彩旦)、丑公子(又称傻柱子)和老鞑子(又称大鞭子)五种,其中老鞑子是秧歌队的总指挥。此外,有的演员扮成秧歌小戏中的人物,如白蛇、青蛇、许仙及渔、樵、耕、读等。

  11. 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二至五人,一人领唱,众人相和。东北秧歌的曲目多为东北小调和明清俗曲,如《小看戏》、《月牙五更》、《渔樵问答》、《生产忙》等。乐队包括唢呐、大鼓、大钹、锣、小钹等,著名的唢呐曲牌流行全国的《满江红》等。东北秧歌的小场表演的秧歌小戏有《王二姐思夫》、《蓝桥会》等,音乐用曲牌联缀式。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二至五人,一人领唱,众人相和。东北秧歌的曲目多为东北小调和明清俗曲,如《小看戏》、《月牙五更》、《渔樵问答》、《生产忙》等。乐队包括唢呐、大鼓、大钹、锣、小钹等,著名的唢呐曲牌流行全国的《满江红》等。东北秧歌的小场表演的秧歌小戏有《王二姐思夫》、《蓝桥会》等,音乐用曲牌联缀式。 • 东北秧歌的音乐具有泼辣、风趣、俏皮、热闹的特点,小调中衬词较多,常使用重拍上的休止符、符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如东北秧歌曲调《柳青娘》 • 欣赏东北秧歌《小看戏》

  12. 河北秧歌 • 有冀中秧歌、尉县秧歌、冀东秧歌等分支。 • 冀中秧歌,以演唱秧歌剧为主,在棚内台上演唱,以从舞蹈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表演。 • 尉县秧歌,吸收了梆子的强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板腔体秧歌唱腔。 • 冀东秧歌,流行在河北省唐山地区,以唱小曲为主,曲调有数十种,对为当地流行的传统小调。

  13. 山东秧歌 •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至今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地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由于流行区域不同,各地的秧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14. ① 鼓子秧歌 • “鼓子秧歌”最早叫“打鼓子”,亦称“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它是山东北部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鼓子秧歌广泛流传在以商河县为中心的惠民、乐陵、阳信、济阳、临邑等县市,因唱秧歌者持有手鼓而得名

  15. 鼓子秧歌分为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 • 鼓子秧歌的表演程式 • 鼓子秧歌的表演过程 • 鼓子秧歌的乐队 • 鼓子秧歌的演唱部分 • 欣赏:

  16. ② 胶州秧歌 山东秧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胶州秧歌。“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它是以欢快风趣的舞蹈开始,以民间民俗小戏为主体贯穿全场。

  17.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 • 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 • 胶州秧歌的音乐部分以抒情、婉转见长,节奏较规整。胶州秧歌曲目较多,延长的音调吸收了当地的戏曲茂腔、柳腔的唱腔。常用的唱腔有“老腔”、“小腔”、“南锣”、“东坡”、“扣腔”、“男、女戏腔”等。胶州秧歌还有较固定的表达一定感情和人物的音乐曲牌,有秧歌小戏中专用的,有吸收了其它姊妹艺术的,如“得胜令”、“水浪吟”、“小白马”等曲牌常用在秧歌开场的舞蹈上以烘托气氛。 •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用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郁、羽调式的民间吹打乐。 • 欣赏

  18. ③ 海阳秧歌 • 海阳大秧歌自成体系,是北方四大派秧歌之一,它之所以有如此显赫的位置,一是它的历史悠久,二是它的阵容强大,花样繁多。

  19. 海阳秧歌队阵容强大,组合多样,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 • 海阳大秧歌因受不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即“大架子秧歌”与“小 架子秧歌”。 • 海阳秧歌的音乐有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由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堂鼓等组成。 • 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同但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一板三眼)。 • 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有《大夫调》、《跑四川》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二胡等乐器伴奏。

  20. 陕北秧歌 • A、陕北秧歌以米脂、绥德、佳县、吴堡等地最为有名。 • B、陕北秧歌的角色:伞头、货郎、男女老少和丑角等。 • C、表演程式 • D、常用曲调 • E、伴奏乐器

  21. 二、花灯 • 花灯流行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湖北西部和重庆市,著名的有恩施花灯、秀山花灯、贵阳花灯、遵义花灯、安顺花灯、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等。 • 花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偏重于舞蹈,由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或对唱对舞;一类偏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民间小戏发展。

  22. 1、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 • (1)灯舞 • (2)集体舞 • (3)小型歌舞

  23. 2、花灯的音乐 • 花灯音乐采用短小的民歌小调,一个节目往往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有简单情节的节目或比较长的段子,也采用联缀起来的数个曲牌。花灯歌曲的节奏鲜明,曲调流畅,情绪活泼,优美动听。

  24. 3、花灯的伴奏乐器 • 伴奏用打击乐器和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管弦乐器。

  25. 4、代表性的花灯 (1)云南花灯 • 表演类型:团场、小型歌舞、有一定人物情节的歌舞、歌舞小戏。 • 常用曲调:《倒扳浆》《绣荷包》、《十大姐》、《鲜花调》等100多首。 • 音乐特点:音乐规整、轻快、细腻、抒情、装饰性强。 • 欣赏 (2)四川花灯 • 表演角色:一般二人,即花子和幺妹子 • 表演内容: • 常用曲调:有近百首,如《洛阳桥》、《采花调》、《正月看灯》等 • 音乐特点:明快活泼、富有诙谐风趣的情趣。 (3)贵州花灯

  26. 三、采茶 • “采茶”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南部和广东北部等茶叶产区。“采茶”在不同地区有“采茶灯”、“茶灯”、“茶灯闹春”、“茶篮灯”、“茶花灯”、“茶箩灯”等不同的称呼,是从茶农劳动时唱的“茶歌”演变而来的一种歌舞形式。

  27. 1、表演形式 • 2、表演内容 • 3、歌舞形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 4、采茶音乐特点 • 5、采茶伴奏乐器 • 欣赏

  28. 四、花鼓 • 花鼓主要流行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原为民间小调,因用鼓伴奏而称为花鼓。目前很多地方的花鼓已经发展为花鼓戏,流行的有湖南花鼓戏、湖北天沔花鼓戏等。

  29. 花鼓有三种表演形式: • 1,表演者自行击鼓,击鼓动作是舞蹈的组成部分。如安徽的凤阳花鼓、湖北的天沔花鼓(又称“三棒鼓”)、福建和台湾的车鼓等。 • 2,表演者只歌舞而不击鼓。如江苏的苏南花鼓、扬州花鼓和安徽的花鼓灯。 • 3,小型歌舞的综合表演。如江西的夹湖花鼓便包括了打莲湘、走马灯、打花鼓等数种小型歌舞。 • 欣赏:安徽花鼓

  30. 五、祭孔乐舞 • 儒教推崇的礼乐不是单纯的声乐、器乐或舞蹈的表演,而是将音乐与特定的祭祀典礼仪式结合在一起的仪式性音乐。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都十分重视祭祀典礼中的仪式性音乐,国家有专职的乐工团体操演此类音乐,这类音乐也称雅乐。20世纪早期的辛亥革命,使中国封建制度终于寿终正寝,宫廷中用于祭祀典礼的雅乐迅速消失了,现在只是在一些大的孔庙祭祀活动中仍然可以看到与宫廷雅乐相似的祭孔音乐, 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的祭孔活动还基本保留着清代祭孔音乐的原状。 • 祭孔乐舞一般采用古代的八佾之舞,用64个人排成8行进行表演。其辞为四个字一句,共八句32言。每个字配以一个两板的长音演唱,32个字唱64板,以合64这个数字。 • 祭孔乐舞的表演形式是歌乐舞综合一体性的表演,音乐的速度缓慢、节奏规整、旋律朴素。祭孔乐舞使用的乐器都十分古老,基本上是按照古代雅乐的建制配置的。

  3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32. 一、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 1、赛乃姆 • 流行地区 • 表演形式 • 音乐特点 • 伴奏乐器

  33. 2、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 (1)定义 • (2)音乐特点 它的曲调丰富,结构庞大,其中有叙诵性的古典歌调,也有热烈的民间舞蹈音乐和流畅优美的叙事歌曲。 • (3) 四种不同类型 • 南疆木卡姆 北疆姆卡姆 东疆木卡姆 • 多兰 木卡姆

  34. ①南疆木卡姆 • 有十二套歌舞音乐,又称十二木卡姆。每套木卡姆包括四个部分,即木卡姆、穹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后三部分又有若干不同的段落组成。 • 木卡姆的四个部分 • A 木卡姆 是一首感情深沉的散板序唱。 B、穹拉克曼 • 原意是“大曲”,由七、八首歌曲组成,各曲之间有大段的器乐间奏曲。音乐具有古老的叙事而略带朗诵的风格,其中也吸收了民间的《朱拉》、《赛乃姆》等歌舞曲。 • C 达斯坦 原意“抒情诗歌”由三至五首节奏与速度不同的叙事抒情歌曲组成。插有间奏曲。音乐抒情优美,结构归规整。开始稍慢,逐渐加快,直到兴奋得结束 D 麦西热普 原意为“欢乐的晚会”,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没有间奏曲,一开始就是刚健有力的舞蹈歌曲。

  35. ②北疆姆卡姆 • 又叫伊犁木卡姆,流行于伊犁地区,由南疆传入,也有12套,音乐结构与南疆木卡姆基本相同,只是少穹拉克曼部分。 • ③东疆木卡姆 • 又叫哈密木卡姆,流行于哈密、伊吾地区,是大型的歌舞套曲。也有12套,每套均由木卡姆(散板序唱)和10-17首歌曲组成,其中没有器乐曲。 • ④ 多兰木卡姆 • 流行于新疆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流域,是具有浓郁畜牧狩猎风格的歌舞套曲。音乐结构由木卡姆(散板序唱)、3/4的切克提曼、2/4的赛乃姆、4/4的赛乐凯及2/4、5/8的色来尔曼五段歌曲组成,没有器乐曲。

  36. 二、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 1、“堆谐” • 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堆”是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谢”就是歌曲,“堆谢”就是西藏堆那个地方的民间歌舞。 • 堆谢的音乐分“江谢”(慢的意思)和“觉谢”(快的意思)两类。 • “江谐”以歌唱为主,配有少量动作,曲调悠扬动听,感情内在深厚,富有感染力。 • “觉谐”一般是“江谐”的压缩变奏,速度较快,载歌载舞,以脚部踢踏动作为主,气氛热烈,轻快而活跃。 • “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江谐(慢板歌段)、间奏、觉谐(快板歌段)及尾声组成。

  37. 2、“ 囊 玛 ” • “襄 玛 ”是藏族的古典歌舞。“襄玛” 是 藏 语 “ 内 室 ” 之 意 , 因 为 这 种 乐 舞 过 去 主 要 在 布 达 拉 宫 中达 赖 喇 嘛 的 内 室 “ 襄 玛 康 ” 中 表 演 , 故 名 。 • “ 襄 玛 ” 的 音 乐 一 般 由 引 子 、 歌 曲 和 舞 曲 三 个 部 分 构 成 。 引 子 的 曲 调 是 固 定 的 , 由 乐 队 演 奏 。 歌 曲 部 分 的 曲 调 非 常 优 美 抒 情 , 以 唱 为 主 , 表 演 者 偶 而 也 做 小 的 舞 蹈 动 作 , 以 配 合 演 唱 。 舞 曲 部 分 一 般 不 唱 , 表 演 者 随 乐 曲 起 舞 。 其 音 乐 欢 快 热 烈 , 活 泼 跳 跃 , 整 个 “ 襄 玛 ” 便 在 舞 曲 的 高 潮 中 结 束 。

  38. 三、朝鲜族的农乐舞和长鼓舞 • 1、农乐舞 • (1)定义 • 农乐舞,是朝鲜族农耕生活的反应,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农事活动中自娱性集体舞蹈。 • (2)种类 • 有情节表演和技巧表演两种 • (3)乐曲 • 乐曲多为朝鲜族民歌《道拉基》、《阿里郎》等 • (4)伴奏乐器 • 伴奏乐器有偿股、法鼓、小鼓、笛子、唢呐等 • 如谱例《农乐舞片断》 • 2、长鼓舞 • (1)特点 • (2)伴奏乐器 • (3)乐曲

  39. 四、蒙古族的安代舞 • 1、起源 • 2、特点 五、景颇族的刀舞 • 1、三种艺术形式 • 2、伴奏乐器

  40. 六、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 • 1 、密切联系人民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 2、载歌载舞、歌舞结合 • 3、歌舞音乐具有民歌的歌唱性与旋律性和舞蹈的节奏性与动作性

  41. 4、舞蹈音乐的几种主要的结构形式 • (1)单歌式:用一首民歌曲调演唱多段歌词,反复的歌舞。 • (2)复歌式: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按一定的布局原则,把两首和两首以上具有派生关系或性格相近的歌曲有机的组合起来,加上器乐演奏的引子和间走,形成一种大型的歌舞音乐结构形式。如藏族“堆谢”、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42. (3)曲牌体:将几首歌曲连接在一起,形成调式、调性、节拍、速度等方面的对比,使音乐更加丰富和生动。(3)曲牌体:将几首歌曲连接在一起,形成调式、调性、节拍、速度等方面的对比,使音乐更加丰富和生动。 • 如:东北二人转,它经常使用的曲牌有二十多支。可分为三类: • ①每个节目必用的曲牌:有胡胡腔、大救驾、喇叭牌、文嗨、武嗨、快流水等。这些曲牌的音乐明亮、活泼、具有典型的二人转音乐特点。 • ②常用的但也可不用的曲牌:有打呼噜、赐儿山、十三嗨、大悲调、四平调等, • ③某些节目专用曲牌:如绣门帘、蛤蟆韵、王美容观花等。

  43. (4)板腔体:板指节拍,腔指曲调。板腔体音乐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同时在曲调上也有变化。(4)板腔体:板指节拍,腔指曲调。板腔体音乐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同时在曲调上也有变化。 • 如内蒙古二人台,其音乐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汉族民歌《爬山调》、《码头调》及部分蒙古族民歌。这些民歌在长期的歌舞表演中,由于内容需要逐渐产生了板式变化,发展成为包含亮调(散板)、慢板、慢二流水(2/4)等

  44. 七、民间歌舞的器乐伴奏特点 • 1、舞蹈伴奏音乐一般都有固定的乐器曲牌或鼓点 • 2、民间歌舞的伴奏音乐大都具有刚健明快、热烈红火的特点 • 3、打击乐的鼓点在舞蹈伴奏中有着加强节奏、烘托气氛和表达情感的效能。 • 如秧歌的“一鼓”和“五鼓” • 4、伴奏音乐的使用,抒情优美的歌舞伴奏常常以丝竹乐器为主,刚健粗旷的歌舞伴奏常常以打击乐器为主。唢呐和鼓在歌舞伴奏中有很突出的作用。

  45. 八、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八、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 1、我国民间歌舞音乐,无论歌唱部分还是器乐伴奏部分,都与各地的民歌小调有密切的关系。 • 2、许多歌舞形式在音乐篇幅扩大、音乐表现力增强的基础上,又开始向带有情节的传说故事的表现过渡,孕育出了说唱形式,更多的是形成了小戏。我国传统大戏也吸收了民间歌舞中的精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歌舞剧形式。 • 3、舞蹈音乐中,乐队不仅有为民歌、舞蹈伴奏伴奏的形式,还有独立发展的锣鼓点和锣鼓牌子和其他器乐曲牌。与戏曲中的文、武场和民间器乐中的曲牌有着同样的发展途径和方向。

  46. 思考题 • 1、民间舞蹈的定义及其分为哪两种形式? • 2、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几种主要的结构形式 • 3、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 4、民间歌舞的器乐伴奏特点 • 5、藏族堆谢的音乐分哪两部分,其音乐结构是怎样的? • 6、南疆木卡姆四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 7、东北二人转曲牌使用的三种类型 • 8、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及代表花灯有哪些(举出三个以上)? • 9、山东秧歌的主要代表类型 • 10、东北秧歌的三种表演形式是什么? • 11、秧歌音乐有哪三部分组成? • 12、云南花灯的常用曲调有哪些,其音乐有何特点? • 13、何为农乐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