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566 Views
定义光程差. 光程:. {. 第十章 学习要点. 一、光的干涉. 1 、光的相干条件: 两列光 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 位相差衡定. 2 、光程与明暗纹条件. 光的干涉明暗纹条件. 光程差:. 一、光的干涉. 3 、几种具体情况. ( 1 )双缝干涉. 物理过程:同一波阵面上不同部位的光线之间的干涉。. 明纹位置:. 暗纹位置:. 条纹间距. {. +. -. ( 2 )薄膜干涉(反射光). 物理过程: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之间的干涉。. 光程差和明暗纹条件. 薄膜干涉的应用(增透膜). 原理:反射光暗纹→入射光全部透射.
E N D
定义光程差 光程: { 第十章 学习要点 一、光的干涉 1、光的相干条件:两列光 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 位相差衡定 2、光程与明暗纹条件 光的干涉明暗纹条件
光程差: 一、光的干涉 3、几种具体情况 (1)双缝干涉 物理过程:同一波阵面上不同部位的光线之间的干涉。 明纹位置: 暗纹位置: 条纹间距
{ + - (2)薄膜干涉(反射光) 物理过程: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之间的干涉。 光程差和明暗纹条件 薄膜干涉的应用(增透膜) 原理:反射光暗纹→入射光全部透射
(3)劈尖干涉 物理过程:劈尖上下表面反射光之间的干涉。 劈尖干涉的光程差 条纹间距 劈尖干涉的应用:检查光学平面的缺陷
二、光的衍射 1、单缝衍射 明暗纹条件: 明纹位置 暗纹位置 条纹宽度:
减小入射光波长 、 增加孔径数 2、光栅衍射 物理过程:多束单缝衍射光之间的干涉 光栅方程 注意: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光栅衍射明暗纹条件正好 相反 3、圆孔衍射 爱里斑的半张角 光学仪器分辨率 望远镜最小分辨角 提高光学仪器分辨率的途径
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当 三、光的偏振 1、自然光、偏振光:概念、表示 2、起偏振 (1)反射起偏振:自然光反射和折射后产生部分偏振光 (2)吸收偏振、偏振片 3、检偏振、检偏振方法(偏振片) 马吕斯定律: 4、旋光现象:概念、旋转角的影响因素、检测。
第九章 波动光学 一、填空题 9-1 “光在t 时间内,走过的光程必相等”。这句话正确吗? 9-2 单缝衍射实验中,测得二级明条纹的衍射角为1°,则一级 暗条纹的衍射角为__________。
9-3 一波长为λ1= 600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平面光栅上,其 二级明条纹与另一波长为λ2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产 生的三级明条纹重合,则λ2 =。 9-4 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光栅上时,一级明纹出 现在30°的方向上,该光栅的光栅的常数为;最多 可观察到第级明条纹?
9-5 利用衍射光栅测红光波长,由于屏幕宽度有限,在屏上只出 现中央明纹和一级明纹,要想多得到几级明纹,应当换一个 光栅常数_____________的光栅。 9-6 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途径是(1)(2)。 (1)减小入射光波长 (2)增加数值孔径 9-8 获得偏振光的方法有(列出两种) 、。 吸收起偏振 反射起偏振
9-7 迎面而来的汽车的两个前灯相距为1m,则距汽车m时两 车灯刚好能被人眼所分辨。(假定瞳孔直径3mm,灯光波长为 500nm) 人眼最小分辨角 设人离汽车的距离为S,则 恰能分辨
9-9 自然光通过两偏振化方向夹角为60°的偏振片, 如果每个 偏振片各吸收10﹪的可通过的光强,那么通过后的光强与 原光强之比为
9-10 自然光I0顺序穿过三个偏振片P1、P2、P3,若三个偏振片 的偏振化方向依次相差45°,则出射光I3 = 。 9-11 一束自然光通过两块偏振化方向平行的偏振片时,视场呈 现最亮,若在这两块偏振片之间放入某一旋光物体后后视 场呈最暗,则这一旋光物体对光的最小旋转角度为。
二、选择题 9-12 折射率为n2的玻璃镜头上有一层折射率为n1的MgF2薄膜, 已知n2> n1 > 1,当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镜头表面 时, 欲使其透射光最强,薄膜最小厚度应为。
9-13 在空气中 (n=1) 测得某釉质的布儒斯特角为i0,则该釉质的 折射率为。 A sini0 B tgi0 C cosi0 D ctgi0 9-14 一束自然光以入射角i = 30º 入射到某两种介质的介面上 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此时光在第二种介质中的折射 角为。 A 30° B 60° C 45° D 15°
9-15 水的折射率为1.33,玻璃的折射率为1.50。光由水射向玻璃 时的起偏振角是___,光由玻璃射向水时起偏 振角是____。 A 48.4° B 45° C 43.4° D 41.6°
几种特殊情况 (1)光路中插入介质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与条纹移动 (2)光学系统浸入液体介质中: (3)薄膜干涉:反光面颜色满足反射光明纹条件 透射光 颜色满足反射光暗纹条件
· r1 p S1 n r2 d S2 例1 如图,在S2P间插入折射率为n、厚度为d 的媒质。求:光由S1、S2到 P 的相位差 。 解:
· P0 l s1 s s2 p0 例2图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原理图。在缝S1后面放一 长为l的透明容器,在待测气体注入容器而将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屏幕上的 干涉条纹就会移动。通过测定干涉条纹的移动 数可以推知气体的折射率,问 解 :1.讨论干涉条纹的移动,可跟踪屏幕上某一条纹(如零级亮条纹), 研究它的移动也就能了解干涉条纹的整体移动情况. • 若待测气体的折射率大 于空气折 • 射率, 干涉条纹如何移动? • 设l =2.0cm,光波波长 =589.3nm, • 空气折射率为1.000276, 充以某种 气体后, • 条纹移过20 条,这种气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不计透明容器的器壁厚度) ? 当容器未充气时,测量装置实际上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其零级亮纹出现在屏上与S1、S2对称的P0点.从S1、S2射出的光在此处相遇时光程差为零。
P0’ r1 · l s1 r2 p0 s s2 容器充气后,S1射出的 光线经容器时光程要增加, 零级亮纹应在 P0的上方某处 P0’出现,因而整个条纹要向上 移动。 2.因条纹上移20条,设 P0’处现在出现第0级亮条纹,它应是原第20级亮条纹处,因而 现在P0’处 S2P0’ - S1P0’=nr2-[n(r1-l) +n’l] =nr2-nr1+nl-n’l =0 (1) 无容器时,P0’处为第20级亮条纹 光程 nr2 - n r1= 20 (2) 其中n`,n分别为气体和空气的折射率,联立以上两式有 n`= n+ 20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