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858 Views
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与安全社区建设.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 必备条件. 1 、愿意并主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2 、理解安全社区理念 3 、熟悉安全社区标准和建设方法 4 、目的明确. 主要内容. 一、何为安全社区 二、安全社区之由来 三、 建设安全社区的主要类型 四、建设安全社区的目的 五、安全社区建设的原则 六、安全社区建设所遵循的标准 七、申请安全社区程序 八、如何建设安全社区 九、讨论. 一、何为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的定义:
E N D
安全社区 安全社区与安全社区建设
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必备条件 1、愿意并主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2、理解安全社区理念 3、熟悉安全社区标准和建设方法 4、目的明确
主要内容 一、何为安全社区 二、安全社区之由来 三、建设安全社区的主要类型 四、建设安全社区的目的 五、安全社区建设的原则 六、安全社区建设所遵循的标准 七、申请安全社区程序 八、如何建设安全社区 九、讨论
安全社区的定义: • 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安全社区的灵魂定义、理念、标准、原则、方法:安全社区的灵魂定义、理念、标准、原则、方法: 资源整合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二、安全社区之由来 发生在1975年瑞典一个小社区的故事 ———————————————— 发生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的故事 ————————————————
二、安全社区之由来 1989年9月2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一致通过并向全球发表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宣布: 人人都平等的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
三、建设安全社区的主要类型 • 城市社区---以街道为最小单位 • 农村社区---以乡镇为最小单位 • 企业主导型社区 此外,还有工业园区、开发区等
四、建设安全社区的目的 • 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事故与人身伤害 •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 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五、安全社区建设的原则 四个基本原则: • 自觉自愿原则 • 资源整合原则 • 全员参与原则 • 持续改进原则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原则: (1)国家鼓励、支持和指导各种功能型社区创建安全社区,使其成为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的有效平台。 (2)安全社区建设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开展,纳入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3)符合安全社区标准要求和达到“全国安全社区”基本条件的社区,可按照《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申报。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 标准号:AQ/T9001-2006 • 发布时间:2006年2月27日 • 实施时间:2006年5月1日 •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起草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 实施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安全社区基本要素 4.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 4.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 4.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 4.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4.5安全促进项目 4.6宣传教育与培训 4.7应急预案和响应 4.8监测与监督 4.9事故与伤害记录 4.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 4.11预防与纠正措施 4.12评审与持续改进
全国安全社区建设指标体系 • 2006年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AQ/T9001—2006 标准《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该标准提出了12项基本要素。并就开展安全促进项目提出了12类安全内容。为了便于现场评价,细化了50个评定指标,规定了赋分尺度和判定标准。
申请全国安全社区评定的基本条件 •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两年以上; • 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安全社区申请及评定程序 1、社区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作报告; 2、促进中心对申请材料初审。 3、材料初审合格的社区,由评定专家组依据《安全社区评定指标》进行现场评定。 4、促进中心根据材料审查和现场评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5、综合审定委员会进行综合审定。 5、公告、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6、授予“全国安全社区”牌匾和证书。
安全社区证后管理 1、证书有效期5年,期满三个月前申请复评。过期未经复评者称号自动作废; 2、已获命名的社区每年1月30日前须向促进中心提交年度报告;连续两年未交者撤消称号并公告; 3、发生重大事故或影响恶劣事件者吊销证书并公告; 4、促进中心不定期随机抽检。
建设安全社区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两大类:建设安全社区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两大类: 1、基础工作: 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要求、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的工作即日常必须的工作; 2、安全促进项目: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针对社区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安全需求所进行的工作。
1、成立跨部门跨界合作的组织机构 —整合辖区各类资源,组建领导小组或安全促(推)进委员会,; —根据社区安全工作重点和工作量,成立若干个专业工作小组,由具有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组长,社区代表担任副组长; —规定安全促(推)进委员会和各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
2、沟通事故与伤害信息渠道 了解并沟通有关伤害信息渠道,如疾控、医院、交通、生产、消防、社会治安、学校、工伤保险等,将这些单位纳入创建机构,定期提供信息;
3、社区安全诊断 通过: • 事故与伤害信息分析; • 居民调查结果分析; • 以往工作经验分析; • 群众意见及建议分析; • 隐患排查等方法 ——确定安全方面的重点人群和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办的实事。
社区诊断结果 • 社区辖区内事故与伤害发生情况 • 事故与伤害分布情况及原因 • 各类安全问题存在于哪些人群,哪些场所? 由此确定辖区各类风险定位,需要进行安全促进工作的重点问题、重点场所(包括环境和设施)、重点人群、群众的安全需求。
社区诊断结果的应用 • 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的依据 • 效果评估
无论哪一类社区,都要认真分析辖区人口构成、地域地理特点、建筑物特点、企业性质及分布、道路交通环境、社会单位分布及特征等,各类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所在环境和人群,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等,针对问题实施安全促进。无论哪一类社区,都要认真分析辖区人口构成、地域地理特点、建筑物特点、企业性质及分布、道路交通环境、社会单位分布及特征等,各类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所在环境和人群,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等,针对问题实施安全促进。
某街道风险初步分析举例 • 居家安全隐患突出。辖区有36个农村社区,老旧住房多,电路设施老化,做饭和取暖使用液化气灶、烧柴、烧煤等传统模式。 • 居民多以种植茶树为生,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和技能欠缺,易发生农药中毒。 • 交通安全压力大。区域内主干线三条,总长46.3公里。支线四条,总长3.6公里。另外还有36个社区的村间路,交通线路密集,路口多,旅游时节进出山里的车流量大,上下坡陡峭,急转弯多,易发生交通伤害事故。 • 护林防火任务重。辖区山林面积67687亩,X、N两个风景区坐落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5%,散居坟头多。
某街道风险初步分析举例 • 地质灾害点多。辖区地势东高西低,由于X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程增加,造成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存在且多位于居民区附近。 • 小企业安全生产任务重。小型机械加工厂和食品厂多,机械厂设备多已陈旧,食品厂液氨储罐多,员工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散居在各个社区。 • 涉水安全问题较突出。辖区内有3条河流,山高涧深,汛期时常爆发洪水,对居民和游客安全构成了威胁。
例如:农村安全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村安全特点和重点,指导村(居)针对农村用电安全、农机安全、涉水安全、农药中毒预防、火灾预防等问题开展安全促进。例如:农村安全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村安全特点和重点,指导村(居)针对农村用电安全、农机安全、涉水安全、农药中毒预防、火灾预防等问题开展安全促进。
例如工业园区:既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安全促进例如居家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等,也要考虑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交通安全等,更重要的是要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促进。要关注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关注企业员工居住和生活环境安全、关注员工8小时以外的各类安全。例如工业园区:既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安全促进例如居家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等,也要考虑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交通安全等,更重要的是要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促进。要关注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关注企业员工居住和生活环境安全、关注员工8小时以外的各类安全。
4、完善基础工作 包括: • 按照法律、法规和 标准及要求规范、实施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 安全设施标准配备 • 队伍建设 等等
5、创建安全社区之关键——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5、创建安全社区之关键——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 理念引领— 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 项目推进— 策划实施各类安全促进项目
通过分析辖区人口社会学特点、社区成员素质、区域特点、企事业单位性质及分布等,确定辖区安全方面的问题或需要改善的内容、安全需求以及所涉及的重点人群、重点环境、重点场所,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并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实现既定安全目标。通过分析辖区人口社会学特点、社区成员素质、区域特点、企事业单位性质及分布等,确定辖区安全方面的问题或需要改善的内容、安全需求以及所涉及的重点人群、重点环境、重点场所,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并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实现既定安全目标。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1、特定的指向,包括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脆弱群体 例如: • 摩托车驾驶员 • 蜘蛛人 • 环卫工人 • 事故高发路口 • 有山体滑坡可能的区域 • 近海居住区 • 因病致残的老年人 • 流浪乞讨儿童 • 农民工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1、特定的指向,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脆弱群体所反映的具体问题 例如: • 出租房屋的燃气设施安全 • 高层住宅居民火灾逃生计划与演练 • 交通警的交通安全 • 骑自行车学生的交通安全 • 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理健康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2、长期、持续开展 例如: • 每季度对居家燃气设施进行检查 • 开办居民安全学校,每周一课 • 将安全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常年坚持 • 设立“石大姐调解工作室”,专人专职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3、宽覆盖面,例如: • 急救技能培训,每年3000人,每期3天,5年覆盖70%人群; • 组织小学生到消防基地进行安全体验,每个年级每年一次; • 三级以上台阶全部安装扶手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4、多种措施的集合体 • 安全管理; • 安全服务; • 安全环境; • 安全宣传教育; • 安全工程(设施设备); • 安全产品。等等
关于安全促进项目 5、效果好 • 环境安全度增加 • 事故减少 • 人员伤害减少 • 隐患减少 • 社区盗窃案件减少 • 居民安全知晓率提高 • 群众安全满意度增加
例如:居家燃气安全项目 子项目1:建立煤气协管员队伍 子项目2:建立“帮万家”服务队 子项目3:煤气管线与设施改造 子项目4:煤气安全服务 子项目5:多种形式的安全使用煤气教育
例如子项目4:煤气安全服务 • 抽油烟机上贴温馨提示 • 大门口提示“您家的煤气阀门关了吗” • 劝高危人群安装煤气泄露报警器 • 组织志愿者,请煤气公司指导定期检查 • 推广使用安全炉具 • 软管更换登记与提醒 • 介绍正规厂家的煤气软管等 等等
6、评估 评估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 总体安全状况评估 • 具体项目的计划\措施与实施效果评估 评估的实施: • 选择评估方法 • 选择评估时机,一般为年度或项目进行一个阶段或者结束时; • 实施评估 •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确定下一步安全促进的重点、 目标计划及项目措施
液化气安全促进项目 • 问题分析: 1、事故频发:液化气罐爆炸事故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只不过,类似爆炸事故在农村发生的居多,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例如2011年11月14日上午7点37分,西安市太白路与科创路的樊记肉夹馍小吃店,由于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造成9人死亡,34人受伤。
液化气安全促进项目 2、知识贫乏:记者就“你家的液化气罐还有多久报废?”的问题,在街头随机访问了15位市民,其中有13位表示“不知道”。只有2人表示知道液化气罐有使用年限,但不知道是多少年。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不知道液化气罐需要多久检修一次,到哪里检修。 3、定时炸弹多:过期未检测罐多,报废罐多。 4、使用过期瓶,翻新瓶非法充装的“黑气点”一直禁而不绝。
液化气安全促进项目 • 子项目1:一瓶一码 • 子项目2:杜绝黑气黑罐 • 子项目3:户户平安行动
液化气安全促进项目子项目1:一瓶一码 • 目标:杜绝不合格罐 • 计划:质监部门加强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气瓶安全管理水平; • 措施: 1、成立液化气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2、质监局牵头,出台相关管理要求,规范操作规程并加强管理; 3、普查居民、餐饮业和工业用罐; 4、免费检测过期罐; 5、免费更换报废罐;
液化气安全促进项目子项目1:一瓶一码 6、实行一瓶一码: 所有液化气钢瓶上均有一枚印有一组10位条形数字的条码,将气瓶的基本技术信息,包括制造厂、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定期检验情况等,通过网络数据平台,实现气瓶使用登记、定期报检、检验数据、充装控制、气瓶安全数据分析与统计工作的电子网络化。如果充气采用的是过期瓶、报废瓶或非自有产权瓶,装置将无法打开进行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