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肺功能读书笔记

肺功能读书笔记. 赵 俊. 1. 肺功能检查. 以呼吸生理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应用技术 对心、肺异常患者的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呼吸内科 胸外科 心脏科 麻醉科 儿科 环境医学监测 高原医学 航天医学 潜水医学. 3. 肺功能检查的作用. 分析肺功能测定值 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 协助某些疾病的诊断 评估治疗效果 了解肺功能改变的可逆性 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进行劳动力鉴定 客观评价手术风险 危重病患者抢救监护. 4.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 5. 肺功能检查的内容. 6. 肺通气功能.

nevaeh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肺功能读书笔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肺功能读书笔记 赵 俊 1

  2. 肺功能检查 • 以呼吸生理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应用技术 • 对心、肺异常患者的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

  3.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 呼吸内科 • 胸外科 • 心脏科 • 麻醉科 • 儿科 • 环境医学监测 • 高原医学 • 航天医学 • 潜水医学 3

  4. 肺功能检查的作用 • 分析肺功能测定值 • 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 • 协助某些疾病的诊断 • 评估治疗效果 • 了解肺功能改变的可逆性 • 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 进行劳动力鉴定 • 客观评价手术风险 • 危重病患者抢救监护 4

  5.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 5

  6. 肺功能检查的内容 6

  7. 肺通气功能 肺通气功能检查 —是呼吸功能检查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部分 —它包含着 肺泡的含气量,即肺容量(或肺容积) 气流在气道里通过时的流速及其影响因素 7

  8. 肺容量的组成 肺容量指肺内容纳的气体量 肺容积(lung volumes)—肺容量的基本组成 基础容积: 潮气容积① ,补吸气容积② ,补呼气容积③ ,残气容积④ 肺气量(lung capacities)— 肺容积的进一步组合 复合容量: 深吸气量(①+②);肺活量(①+②+③);功能残气量(③+④);肺总量(①+②+③+④) 8

  9. 潮气容积(tidal volume,VT)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静息状态,成人正常值:400~500ml —实际,吸入量稍多于呼出量 机体O2的摄入250ml/min CO2的排出200ml/min 影响因素:机体代谢率、运动或静息、情绪、发热 9

  10. 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决定最大通气量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常值:男性约2160ml 女性约1500ml 10

  11. 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平静呼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值:男性约910ml 女性约500ml 影响因素: 体位,仰卧位较立位ERV减少上百毫升 腹水、妊娠、腹胀或肥胖使ERV (膈肌上抬) 11

  12. 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 —补呼气后残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量 -RV与FRV具有相同的生理意义 -RV/TLC:肺泡内气体滞留的指标(排除了体表面积对绝对值的影响) —正常值:男性约1330ml 女性约1020ml 12

  13.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平静呼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与吸气肌力量大小、胸廓弹性和气道通畅性相关 —正常值:男性约2660ml 女性约1990ml 13

  14.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 —平静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 —在生理上起稳定肺泡内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 FRC减少,增加动-静脉分流 FRC过大,增加VD/VT比例 —正常值:男性约2300ml 女性约1580ml 14

  15.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值:男性约3470ml 女性约2440ml 15

  16.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 —正常值:男性约5000ml 女性约3500ml 16

  17. 肺容积和肺气量 IC IRV VC 容积(L) TLC VT ERV FRC RV 17

  18. 肺容量测定方法 闭合式肺量计测定法: 口含咬口,夹上鼻夹,平静呼吸测定结束 患者坐位休息10min 适应后关闭三通阀,让患者呼吸肺量计里的空气 测潮气容积 先作数次平静呼吸 测定结束 最大深吸气至肺总量位,继之作最大深呼气至残气位

  19. 肺容量改变及其意义 肺活量 正常范围:男3.47L;女2.44L检查介绍:肺活量为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减少:各种肺实质病变,肺气肿,胸膜病变,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等 注意:肺活量受年龄、性别、身长、体表面积等的影响,故应以预计值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判断 正常人群为100±20%,<80%为减少

  20. 补充: 肺活量百分比>80%为肺活量正常 肺活量百分比65%~79%为肺活量轻度降低 肺活量百分比50%~64%为肺活量中度降低 肺活量百分比35%~49%为肺活量重度降低 肺活量百分比<35%为肺活量极严重降低

  21. 补充: 肺活量绝对值与肺部疾患呼吸功能损害并不完全一致 COPD呼吸功能严重受累,但其肺活量仅有轻度减低 左或右全肺切除患者肺活量减少一半,但患者在静息或一般活动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卧位较立位肺活量减少300ml左右

  22. 肺容量改变及其意义 残气量 正常范围:男1.38±0.63L;女1.30±0.47L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残气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包括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

  23. 肺容量改变及其意义 功能残气量 正常范围:男2.27±0.81L;女1.86±0.55L临床意义:减少: 肺组织损害: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肺水肿、肺叶切除后等 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胸廓畸形、腹腔病变(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胸膜增厚等

  24. 肺容量改变及其意义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 正常范围:男0.307;女0.29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 残气量及肺总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而增加,老年人可达0.50

  25. 补充: • FRC和RV的测定: —氦稀释法或氮冲洗法测出FRC —体容积描记仪法:一口气氮稀释法测TLC • 判断肺气肿须同时考虑RV和RV/TLC%(残总比) • RV、残总比均高,肯定有肺气肿 • RV正常而残总比增高,则不一定是肺气肿,可能TLC降低

  26. 补充: • 残总比<25%为正常 • 残总比26%~35%为轻度肺气肿 • 残总比36%~45%为中度肺气肿 • 残总比46%~55%为重度肺气肿 • 残总比>55%为极重度肺气肿

  27. 动态肺容量 · • 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 分钟肺泡通气量( minute alveolar ventilation,VA) •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 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vital capacity,FVC,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MMF) • 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 reserve%,VR%) ·

  28. 动态肺容量 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指静息状态下 —正常值:男性(6668±200)ml 女性(4217±160)ml • VE与患者状态密切相关,运动、高热、紧张时增加 • 呼吸中枢抑制时, VE下降,导致CO2潴留,呼酸发生 ·

  29. 动态肺容量 分钟肺泡通气量( minute alveolar ventilation,VA) —标志有效通气量的增加或减少 —不足,产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 —过大,产生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30. 动态肺容量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 正常范围:男(104±2.3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

  31. 动态肺容量 最大通气量(MVV)临床应用: • 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 • 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 • 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 • 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 严重心肺疾病或近期咯血患者不宜该项检查

  32. 补充: 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 MVV%>80%为通气功能正常 MVV% 60%~79%为通气功能轻度降低 MVV% 40%~59%为通气功能中度降低 MVV%<39%为通气功能重度降低

  33. 动态肺容量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检查介绍: • 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34. 动态肺容量 用力肺活量临床应用: —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35. 动态肺容量 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 正常范围:>0.80。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36. 补充: • 2001年GOLD开始将FEV1/FVC 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COPD诊断及评价的金标准 • FEV1%<70%,示气流阻塞,见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 FEV1%>正常值,示限制性通气障碍,见于胸膜广泛增厚、粘连、胸廓畸形、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37. 动态肺容量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MMF) 正常范围:男:3~4L 女:2~3L临床意义: —MMEF与FVC、MVV相同,均为识别气道阻塞较敏感的指标 —能反映小气道功能

  38. 动态肺容量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39. 动态肺容量 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 reserve%,VR%) 最大通气量 静息每分通气量 100% - 通气储量百分比 = × 最大通气量 正常值>95% <80%,心肺及其他大手术须慎重考虑 <60%则禁忌胸外科手术

  40. 通气功能障碍的判断 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阻塞性 限制性 混合性

  41. 各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判定及鉴别

  42. The MMEF (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is the average expiratory flow over the middle half of the FVC. This index is very highly correlated with MEF50%FVC, so that one index offers no advantage over the other. The MMEF is in use as an index of airway obstruction, but this is fraught with hidden dangers: MMEF, FEF25-75%

  43. 正常的F-V环测定指标包括: 呼气峰流速(PEFR) 吸气峰流速(PIFR) 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FEF50) 50%肺活量时的用力吸气流速(FIF50) 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 A PEFR 8 FEF50 4 流量(L/S) RV 0 -4 FIF50 PIFR -8 容量(L)

  44. 气流阻塞(如肺气肿)患者的F-V环,注意呼气流速的凹陷,达峰流速后,流速陡降气流阻塞(如肺气肿)患者的F-V环,注意呼气流速的凹陷,达峰流速后,流速陡降 阻塞愈严重,峰流速及低容量流速愈明显降低,后段流速曲线段常与横轴接近平行 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 B 8 4 流量(L/S) 0 -4 -8 容量(L)

  45. 限制性肺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F-V环,注意峰流速仍保持,但由于肺容量减少而使环“变窄”限制性肺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F-V环,注意峰流速仍保持,但由于肺容量减少而使环“变窄” 限制性通气障碍时, F-V曲线表现为流速高,肺活量小, F-V曲线高耸,倾斜度大 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 C 8 4 流量(L/S) 0 -4 -8 容量(L)

  46. F-V的注意点 • 描图应包括最大呼吸及平静潮气呼吸时的F-V曲线 • 两次测定的肺活量、潮气容积和峰流速应基本接近,说明受检者能充分合作 • 正常F-V曲线应示峰流速高耸,流速随容量缓慢下降,故颠峰至零速几成直线 • F-V曲线对发现上气道阻塞(UAO)有重要价值,但对合并慢性气流阻塞的患者,此时,上气道病变较难发现

  47. 气道阻力(Raw)测定 • 气道阻力(Raw)指气体在气道内流动时产生的粘性阻力,它的测定能客观反映气道阻塞情况 • 测定方法: —气流间隙阻断法 —体容积描记法

  48. 气道反应性测定 • 支气管激发试验:非常有用,但开展不多 • 支气管扩张试验: —停用一切支气管扩张剂,短效6h,长效48h —休息20min后测三次,取最好一次为基础值 —MDI吸入,如喘康速200μg,15min后再测 —公认FEV1较理想,简便重复性好,≥15%为阳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