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当代知识论中的确证问题

当代知识论中的确证问题. 厦门大学哲学系 陈嘉明. 1 知识的三元定义. 柏拉图的定义 知识是确证了的真信念。 (1) 命题 P 是真的 , (2) S 相信 P, (3) S 的信念 P 是确证了的 ( justified) 。 . 2 葛梯尔( Gettier) 问题. 假定史密斯和琼斯一起申请某种工作,并假定史密斯对下述的合取命题有着强的证据:( a )琼斯将得到一份工作,并且他有十个硬币在口袋里。史密斯有关( a )的证据,可能来自于公司老板曾对他说过琼斯将被录用,以及他十分钟之前曾数过琼斯口袋里的硬币。

nevae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当代知识论中的确证问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当代知识论中的确证问题 厦门大学哲学系 陈嘉明

  2. 1 知识的三元定义 • 柏拉图的定义 知识是确证了的真信念。 (1) 命题P是真的, (2) S相信P, (3) S的信念P是确证了的 ( justified)。

  3. 2 葛梯尔(Gettier)问题 假定史密斯和琼斯一起申请某种工作,并假定史密斯对下述的合取命题有着强的证据:(a)琼斯将得到一份工作,并且他有十个硬币在口袋里。史密斯有关(a)的证据,可能来自于公司老板曾对他说过琼斯将被录用,以及他十分钟之前曾数过琼斯口袋里的硬币。 命题(a)蕴含着命题(b):那位将得到工作的人,口袋里有十个硬币。假定史密斯了解从(a)到(b)的推论,并且在他具有强的理由的命题(a)的基础上接受(b),在此情况下,史密斯显然是有理由地相信(b)是真的。

  4. 然而,让我们进一步设想,是史密斯,而不是琼斯,将得到那份工作(对此斯密斯并不知道);并且,他同样不知道,他有十个硬币在口袋里。由此,命题(b)是真的,尽管史密斯由之推论(b)的命题(a)是错误的。这样,在此例子中,下列的陈述都是真的:然而,让我们进一步设想,是史密斯,而不是琼斯,将得到那份工作(对此斯密斯并不知道);并且,他同样不知道,他有十个硬币在口袋里。由此,命题(b)是真的,尽管史密斯由之推论(b)的命题(a)是错误的。这样,在此例子中,下列的陈述都是真的: (1)(b)是真的, (2)史密斯相信(b)是真的,并且 (3)史密斯有理由地相信(b)是真的。 但是,同样清楚的是,史密斯并没有认识到(know)(b)是真的,因为(b)之真是由于史密斯口袋里硬币的数目,而史密斯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口袋里硬币的数目;他对(a)的相信,是基于对琼斯口袋里有多少硬币的计算,同时他错误地相信琼斯将得到那份工作。

  5. 3 外在主义(externalism) • 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rong) :“根据‘外在主义’对非推论知识的说明,使一个非推论的真信念成为一种知识的东西,在于信念状态、所相信的命题、以及使信念为真的状况之间存在的某种自然联系。” • 戈德曼在1967年提出的认识的“因果论”。它把真实的认识看作是由相应的事实所引发的。 • 诺齐克所提出的“真理追踪”论,要求将只相信客观上真的,不相信客观上假的东西作为认识的条件,也属于一种外在主义的理论。

  6. 可能主义 其最简单的形式是:当且仅当P的可能性(probability,概 率)足够高时,认识者才是确证地相信P。 罗素把可能性与可信性概念联系起来,提出“可信度”概念。所谓“可信度”,他指的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所给予的相信的程度”。 罗素把可信度视为客观的,并用“可信性”来定义必然性。 • 可信赖主义: 阿姆斯特朗以及稍后戈德曼(Alvin Goldman)所主张的“可信赖主义”,即真实的信念来自于一个可信赖的信念形成过程。 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7. 四、内在主义 • 一信念的确证是由它与其他信念或理由的关系决定的。 • 确证是完全建立在内在于心灵的东西之上的,其含义是,它对于主体来说是可以由内省或反思加以把握的。

  8. 4.1 基础主义 4.11 两个基本命题: (1)某些确证的信念是基础的;一基础信念的确证独立于任何其他信念的支持; (2)所有其他得到确证的信念是导出的,导出的信念是由某个或某些基础信念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才得到确证的。

  9. 4.12 基础主义的两种类型: (1)强的(古典的)基础主义 基础信念是确定的、不可错的,来自直观或内省。 基础信念与非基础信念之间是演绎的关系。 (2)弱的基础主义 基础信念是可错的,来自普通的知觉。 基础信念与非基础信念之间可以是归纳的推论关系,或是“最好的解释”的推论关系。

  10. 4.12 对基础主义的批评 • “给予论” :基础信念的确证并非来自于其他信念,而是来自于我们有关外部世界的的感性质料,包括感性印象、感觉、现象等。这些感性质料对于主体来说是“直接可理解的”、或是“直接呈现的”、“直观的”。 • 塞拉斯(Wilfred Sellars)的批评:“知觉经验已经包含了概念的、或命题的因素。”

  11. 4.2 一致主义(Coherentism) • 肯定的一致论主张,如果一信念与某个信念相关系统相一致,则该信念是确证的。 整体论的特征。系统中的所有信念都处于相互支持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信念处于优先的状态。 • 否定的一致论则主张,如果一信念未能与某个信念相关系统相一致,则该信念是未确证的。 纽拉特(Neurath):所有的信念“都是无辜的,除非证明它们有罪。”

  12. 对一致主义的批评 • “输入”或“孤立”的问题 在一致主义对一致性的要求中,没有任何东西表明信念的一致系统需要任何来自外部世界的输入,或在任何方式上受外部世界的原因作用的影响。但这样的结果显得是荒谬的。 • “真理”问题 一致主义必须表明从给定的信念系统的一致性前提出发,能够得出作为其成员的信念可能是真的结论。 但这样的论证必定是循环的,其表现形式为:(1)某一认识确证的标准是正确的,因为它是能够导致发现真理的;(2)所论及的真理概念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它在这种方式上能够与原先的确证标准相联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