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574 Views
60. 50. 40. 30. 2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管 理 会 计. 东北财经大学 唐睿明 副教授.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生产决策( 1 ) 第五节 生产决策( 2 ) 第六节 生产决策( 3 ) 第七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第八节 定价决策. 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 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
E N D
60 50 40 30 2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管 理 会 计 东北财经大学 唐睿明 副教授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 第四节 生产决策(1) • 第五节 生产决策(2) • 第六节 生产决策(3) • 第七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 第八节 定价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 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 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半成品成本均属于 沉没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只有追加的加工成 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例6-20】【例6-21】【例6-22】 【例6-23】【例6-24】
(一)在简单条件下的应用: 所谓简单条件,就是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 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 移,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为1:1。
【例6-20】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简单条件)【例6-20】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简单条件) 已知: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 本为80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1 000 件。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 200元的乙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 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元。 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具备将全 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 移(本题暂不考虑年度内加工进度问题)。 要求:(1)确定各决策备选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分析: 在认定相关业务量时,应充分考虑具有深加 工能力的大小和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 关系,本例中不涉及加工能力大小问题,故 而依半成品甲数量和投入产出比,即可确定 乙产成品的相关业务量。
解: (1)依题意,各决策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 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 6—18所示:
表6—1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 000元的利润。
(二)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复杂条件具体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企业虽已经具备100%的深加工能力,但能够转移,“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方案的相关成本中,必然包括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
【例6-21】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例6-21】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 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 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 15 000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元。其他 条件均不变。 要求:(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 000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1)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元。 (2)6 000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因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9所示:(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9所示: 表6—19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根据表6—19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 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元的利润。
(2)企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时 在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的情况下, “将全 部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方案的相关成本 中,必然包括与追加深加工能力有关的“专属 成本”。
【例6-22】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例6-22】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尚不具 备深加工能力,如果每年支付21 000元租入一 台专用设备,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 产成品。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专属成本;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1)依题意,专属成本为21 000元。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 6—20所示:
表6—20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决策结论:不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1 000元的利润。
(3)企业已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时 在企业已具备部分深加工能力的情况下,两 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必须按实际深加工能力 和投入产出比来确定;同时还必须考虑已经 具备的深加工能力能否转移;企业是否需要 追加投入以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
【例6-2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例6-2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 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可 以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 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元。其他条件 均不变。 要求: (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确定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1)依题意,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 为:1 000×80%=800(件) (2)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元。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 6—21所示:
表6—21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决策结论:应当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 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1 000 元的利润。
读者可以结合例6-23的数据考虑如下问 题:如果要弥补深加工能力的不足,企业 最多可以承受的追加专属成本的上限金额 是多少?
(4)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比不是1:1时 必须根据实际的投入产出比来计算两个方案 的相关业务量;同时还必须考虑是否已经具 备深加工能力;以及已经具备的深加工能力 能否转移。
【例6-24】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例6-24】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 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 力,且不能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比为 1:0.9。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 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1)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1 000×0.9=900(件) 直接全部出售甲半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 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22所示:
表6—22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 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8 000元的利 润。
读者可以结合例6-24的数据,考虑如下问 题:如果本例中与深加工能力相联系的设备 可以对外出租,相关的租金收入至少要达到 多少企业才能作出直接出售甲半成品的决 策?
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在多种产品的统称。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在多种产品的统称。 进行此类决策,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不予考虑,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必须考虑。 【例6-25】
【例6-25】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例6-25】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联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企业对同一种原料进行加工,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三种联产品,年产量分别为2 500千克、1 500千克、1 000千克。全年共发生450 000元联合成本,每种联产品承担的联合成本分别是225 000元、135 000元、90 000元。其中丙联产品可直接出售。企业已经具备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元。丙联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0.7。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 000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可以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甲、乙、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是200元、210元和135元,丁产品的单价为240元。计划年度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即: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和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2)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丙联产品是否深加工为丁产品的决策。
解: (1)依题意,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 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就是丁产品的产销 量,为1 000×0.7=700(千克) 相关收入=240×700=168 000(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 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1 000=20 000(元) 专属成本为22 000元
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丁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丁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丁产品产销量=1 000×0.7×80%=560(千克) 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1 000×(1-80%)=200(千克) 相关收入=240×560+135×200 =161 400(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1 000×80%=16 000(元)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 1 000千克 相关收入=135×1 000=135 000(元) 相关成本=0
(2) 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如表6—24所示 表6—24 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决策结论: 应将80%丙联产品加工成丁产品后再出售。
作业题与练习题 习题与案例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