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83 Views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统计分析 一、了解: (一)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二)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沿革。. 1980 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试编阶段 : 1980 年,由当时的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总行具体负责,在外汇收支统计制度的基础上,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E N D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统计分析一、了解:(一)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来源。 (二)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沿革。
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试编阶段 :1980年,由当时的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总行具体负责,在外汇收支统计制度的基础上,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2、建立统计制度正式编表 :我国从1982年开始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1984年,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修改,《制定了新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使用到1995年。 3、建立申报制度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
(三)国际收支统计与其它统计的关系;(四)我国外债的发展:外债余额、外债规模的安全线、外债的期限结构、外债的币种结构。(三)国际收支统计与其它统计的关系;(四)我国外债的发展:外债余额、外债规模的安全线、外债的期限结构、外债的币种结构。
二、认知: (一)国际收支统计的原则和方法。1、复式记帐法。它是根据资金平衡的原理,在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进行登记。
2、价值及时间的记录方法。计价: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计价原则。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3、国际收支统计不同货币间的转换。2、价值及时间的记录方法。计价: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计价原则。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3、国际收支统计不同货币间的转换。
(二)外汇收支统计:1、外汇收支统计的概念:就是一国为全面了解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而设立的一种统计制度。2、我国外汇收支统计的历史沿革。(二)外汇收支统计:1、外汇收支统计的概念:就是一国为全面了解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外汇收支平衡状况而设立的一种统计制度。2、我国外汇收支统计的历史沿革。
(三)外债统计:外债统计的概念、种类。 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四)我国现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
三、掌握:(一)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交易、经济体、居民和非居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经常项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 3、储备资产。
(三)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分析的方法:1、纵向比较;2、横向比较;3、结合有关经济因素进行分析;4、具体项目分析。(三)国际收支分析:国际收支分析的方法:1、纵向比较;2、横向比较;3、结合有关经济因素进行分析;4、具体项目分析。
国际收支项目分析:1.商品项目分析;2.服务项目分析;3.收益项目分析; 4.经常性转移收支的分析;5.对资本帐户的分析;6.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分析; 7.对资本流动的分析;8.对储备资产的分析;9.对错误与遗漏项目的分析。
(四)外债的经济分析:1、外债的经济收益与成本。 2、外债与国际收支平衡。3、债务偿还比率与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