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71 Views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 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开始.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达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具体内涵和发展历史;充分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演变 三、 AECT’94 定义五个范畴的具体内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怎么来的?.
E N D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第三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开始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达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具体内涵和发展历史;充分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演变 • 三、 AECT’94定义五个范畴的具体内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1、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领域的名称,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从教学方法范畴内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中的分支科学。 2、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视听教育运动的专家学者们强调指出,教育技术不仅仅指设备、器材那样的物质技术,还包括更为重要的涵义——关于“学与教全过程的系统方法”,即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与教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实施、评价的实践和理论。
教育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多个定义,目前仍在不断完善之中。 • 目前教育技术界比较认可的是AECT’94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基本特征是: •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 •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 (3)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 • (4)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理论与实践 应用:媒体使用革新技术的传播实现和制度化有关政策和规定 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 开发:印刷技术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综合技术 评价: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试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管理:计划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教育技术的五范畴 •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 • 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既包括微观水平的设计,又包括宏观水平的设计。 • 开发:是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 运用: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 • 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 评价:是对一个事物的价值的确定,在教育技术领域,它是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确确定。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2.简单媒体时期的教育技术 3.视听教育技术 4.网络教育技术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 现代教育技术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 ,出现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观念。 • 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发生变化 ,导致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 。 • 现代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引发学校形态的变革,出现“虚拟学校” • 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1、出现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基于多媒体教室环境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环境的个别化自主交互学习、基于多媒体教室网络环境的协商学习、基于校园网络的资源利用与问题探究学习、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基于虚拟社区环境的远程协作学习等等教学模式。 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中,最具有革命意义的是从“模拟教学模式”向“虚拟教学模式”的转变。
2.同以往的学校教育相比,教学内容也将发生很大变化2.同以往的学校教育相比,教学内容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第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更加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 第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性、大容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二是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源分享。
1.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会取代教师但注定要使教师这一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教师要成为一名导师和顾问 ;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学软件的设计者 2.对学生地位的影响 首先,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由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其次,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再次,学生学习的多样化 ;最后,学生的交往意识、能力加强 。 3.师生关系受到冲击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我国学者的论述是: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一、21世纪面临的四大挑战 二、教育现代化是对付21世纪面临新的挑战的强有力措施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四、教育技术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五、教育技术与人的主体解放 六、教育技术与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 七、教育技术与教育国际化
一、21世纪面临的四大挑战 1.国力竞争的挑战 2.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 3.人口剧增的挑战 4.社会与生态危机的挑战
二、教育现代化 • 教育现代化是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需要,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水平。其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观的现代化。 (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 (4)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5)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6)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55页)。
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搞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组成因素进行分析,现代化教育是由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构成的现代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现代的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是主体,现代化的教学系统是核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是保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搞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组成因素进行分析,现代化教育是由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构成的现代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现代的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是主体,现代化的教学系统是核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是保证。 • 因此,现代化教育更需要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这是教育新技术赋予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新使命,其标志是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实现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 网络化 • 多媒体化 • 愈来愈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 • 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 愈来愈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