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东山外国语学校 朱聪

来自彼岸的温暖. 东山外国语学校 朱聪. 對許多人而言,家是ㄧ個溫暖而穩定的港灣,身邊有無微不至的父母,有同行成長的手足,每天聞著熟悉的菜香 ………. 但我們的家卻是飄移的 。 從臺灣到大陸到學校,我們就像候鳥一樣春去秋來。 感受,從台灣到大陸到候鳥學園,「變遷」和「分離」的感覺我們早就習慣,漂泊不定有時會讓我們的心境也失去了安全感。到底我的家在哪裡呢? 感動,雖然家人不能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個寒冷的夜晚,但仍盡力我們最好的關心和照顧,溫暖著我們漂泊的心境,深深感恩家人對我們所做的一切。

ne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东山外国语学校 朱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来自彼岸的温暖 东山外国语学校 朱聪

  2. 對許多人而言,家是ㄧ個溫暖而穩定的港灣,身邊有無微不至的父母,有同行成長的手足,每天聞著熟悉的菜香……….對許多人而言,家是ㄧ個溫暖而穩定的港灣,身邊有無微不至的父母,有同行成長的手足,每天聞著熟悉的菜香………. 但我們的家卻是飄移的。從臺灣到大陸到學校,我們就像候鳥一樣春去秋來。 感受,從台灣到大陸到候鳥學園,「變遷」和「分離」的感覺我們早就習慣,漂泊不定有時會讓我們的心境也失去了安全感。到底我的家在哪裡呢? 感動,雖然家人不能陪伴著我們度過每一個寒冷的夜晚,但仍盡力我們最好的關心和照顧,溫暖著我們漂泊的心境,深深感恩家人對我們所做的一切。 感悟,叛逆期的我,排斥漂泊的我,漸漸體會到了父母的苦心,心靈的交流讓我們更愛彼此。 感篆,慢慢長大後,我們開始懂得家其實就在我們的心中,無論環境如何不一樣,「有愛就有家」,無論走到哪,都會有一種溫暖在彼此心中。 這就是小小的候鳥心中的家。 編輯:齊沁兒 1

  3. 上頁 封面 目錄 下頁 封底 退出 家變 老阿嬤的便當 爸爸的選擇 開心果 不一樣的「家」 回憶起我們小時候 愛與勇氣 我的榜樣---哥哥 三次搬家 我的「媽」呀! 搬來大陸的感覺 媽媽的手 親子情深 對話情感 想家---給兒子的信 給女兒的話 薪傳講座的啟示 出版單位:東山外國語學校 編輯出版:雛燕文學社 地址:金箔路523號 郵編:2111100 主編:鄒必用 編委:鄒必用 發行部單位:025-51196222 編輯部單位:025-51196222 E-mail: 網址:http://www.dswx.com.cn 國際標準刊號: ISSN2401-3656 國內統一刊號:CN 05-11111 郵發代號:99-89118 出版日期:2011年2月18日 定價:10.0 元 關於家 有家人就有「家」 乞丐與家 我心有感 夢--奶奶,母親節快樂 2

  4. 初二(11)班俞點 從小,爸媽為了養家,到大陸工作,我與他們長期分隔兩地,相聚時間很短。那時不太能理解他們為何丟下我,讓幼小的我只能與阿姨、祖母一起生活,因此對爸媽有所抱怨。阿姨常開導我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多想想爸媽的好,他們也是想讓你過更好的生活,才不得已暫時離開。」但我終究還是無法釋懷。 「我」及「家」的愛告訴我們。當我們一口氣把心裡的話一股腦兒說出後,每個人的淚也不聽使喚的流下……而我對家的心結融化在淚水中,解開了! 自那場家庭會議後,我們更瞭解彼此,能體諒對方。並發現原來這就是我的家,一個爸媽全以孩子為出發點的家,一個理性民主的家。爸爸、媽媽,我愛您們,愛您們給我的這個家。 國二時,爸媽終於接我到大陸與他們同住,而我在台商學校就讀。原以為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家庭生活,殊不知我對這陌生環境竟會無所適從。我別無選擇,只能強迫自己習慣。但因我的個性內向,家人又很忙碌,彼此疏於溝通,我變得更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很難找到適當機會表達,使我對家產生更大的疏離感。 國三畢業時,我們全家為了我是否回台灣升學的問題鬧起家庭革命,還差點大打出手。最後,大家冷靜下來,並決定找一家咖啡館坐下,召開家庭會議。一開始,每個人都臉色凝重,我低著頭,哭紅的眼睛不敢讓爸媽看見。每個人的眉頭都深鎖著,安靜的等著看誰要先打破僵局。後來,媽媽先開了口,哽咽的說我有多麼不懂事,娓娓道出她希望我留在大陸繼續升學的理由。我靜靜的聽著,不時緊張的啜飲著咖啡,偶爾插話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大家卸下心防,進行心靈對話,我把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的秘密透露出來;爸媽也將對 「家」字的英文是family,F 是Father(爸爸),A 是And(和),M 是Mother(媽媽),I 是(我),L是love(愛),Y 是You(你們),家連起來就是:爸爸和媽媽,我愛你們! 3

  5. 爸爸在大陸工作,我和媽媽也跟著「遷徒」,我們不停的搬家、找房子……久而久之,年幼的我,早忘了「家」是什麼樣的?我試著逃避,因為沒有溫暖的感覺,我恨透了住宿型學校,又恨透了每星期回家,恨透面對不一樣的房間。隨著我不理性的要求,成績單由滿分到紅字,我終於被送回台灣了。爸爸在大陸工作,我和媽媽也跟著「遷徒」,我們不停的搬家、找房子……久而久之,年幼的我,早忘了「家」是什麼樣的?我試著逃避,因為沒有溫暖的感覺,我恨透了住宿型學校,又恨透了每星期回家,恨透面對不一樣的房間。隨著我不理性的要求,成績單由滿分到紅字,我終於被送回台灣了。 聽爸爸說,要帶我的是姑姑,她有兩位高雄女中畢業,並分別考上台大法律系和台南師範的女兒,我聽了傻眼了……被接走的那一天,沒有多餘的不捨,只是以為自己真得解脫了,「再見」這依依不捨的字眼,從我喉嚨中流瀉而出,卻似乎溢出了更多的冷淡。第一個家的旅行結束,我執著筆,開始描繪第二個家的旅程。 起初不接受,那段時間,在叛逆的驅使下,我能使壞就使壞,瘦弱的身軀,也多了無數掌辣辣的手印。是的,沒有爸媽照顧的日子,我很不習慣。「這孩子怎麼這樣?」這是大人給我貼下的標籤。在掌印「陶冶」下,我改變了很多。姑姑對我要求很嚴謹,從表面到細節,都要一絲不苟的達到標準。漸漸地,意識到自己躲不過這「悲哀」的命運,在姑姑的嚴加管教下,我也開始對自我要求,成績單上的數字,漸漸耀眼起來了。 初二(11)班王梓 爸爸從事電腦製造業,專門生產主機板等相關產品,公司為拓展新的市場,在我小學四年級時,派爸爸到大陸實地考察。從那以後,爸爸每隔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在家不到五天又要離開,「媽媽,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回家?」這是我常問的一句話。記得那時,長期在大陸工作的人較少,鄰居知道了,總會七嘴八舌問個不停,好像是一件多新奇的事。但在我心裡,沒有爸爸的陪伴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放學回家不能馬上與爸爸分享在校發生的事情,考得前三名成績的喜悅也無法與爸爸分享;媽媽獨自扛起撫育我和妹妹的責任,一定也經歷很多心酸吧! 二○○○年七月,爸爸的公司正式決定到大陸投資設廠,而爸爸也成為公司創建的總負責人,這時,他作出一項重大決定,舉家遷往大陸。現在算算,我們在大陸生活已有七年之久,爸爸的事業一直蒸蒸日上,現在也建立了新廠;媽媽最近在學畫國畫,還得了許多獎項;妹妹跟我一起在台商學校讀書,朋友比我多很多。 「工作是一定要的,但是家一定不可少,我無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獨自打拼。家,是我心靈的依靠,是我休息的地方,家人需要我的關愛,小孩需要我的依靠。把家遷往這裡,是最好的選擇。」爸爸這樣跟我們說。是的,「家」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每個人的避風港。不管快樂、失意或受到傷害,家永遠向著你,家的大門永遠為你開著,家的溫暖是永不止息的。很高興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管在那裡,家永遠陪伴著我。感謝上蒼,讓我如此幸福。 小學畢業後,我告別了第二個家,原因是:爸媽想要我回去。「對家而言,你是一方磚塊,沒有你,它會崩塌一角,灌了冷風,溫馨不會那麼濃厚,笑容不會那麼多。」這是我懂事以後,爸爸坐著老舊的搖椅,伴著夏日蟬聲, 語重心長對我傾訴的話。 離開姑姑到大陸時,第一次覺得「再見」有那麼難說出口,我哭了……原本我深深討厭的姑姑,成了最捨不得的人!三年,照顧我三年,無怨無悔的付出,為什麼現在才發現?最後,含著眼淚,抱了抱姑姑,像是要把感謝通通都塞進她的心裡一樣,那麼難割捨。 對我而言,家是「只要有四面牆壁,昏黃燈光下有幾張認真聽我說話的臉,一聲直注我心中的問候,」這就夠了,這就是家! 初二(11)班龐博 4

  6. 在來大陸的前一天晚上,我抱著那長年陪伴我的棉被暗暗的掉下了眼淚,最難過的是要與我的朋友們說『再見』了,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再聯絡?再見面?我不想說出口的再見,看來是不得不說了……在來大陸的前一天晚上,我抱著那長年陪伴我的棉被暗暗的掉下了眼淚,最難過的是要與我的朋友們說『再見』了,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再聯絡?再見面?我不想說出口的再見,看來是不得不說了…… 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媽媽跟我說:「我們搬去跟爸爸一起住好不好?」一開始我以為媽媽在開玩笑,沒想到她已經跟爸爸溝通的差不多了,只是最後詢問我們的意見而已。看著媽媽認真的表情,我是無法推卻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離開台灣這個家。以前都是在寒、暑假的時候才有來找爸爸,或者是爸爸工作到一個段落時回來,我從沒想過我會像現在長住在這裡,只有寒、暑假才回台灣陪阿嬤,與以前正好相反。但是媽媽這樣規劃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她覺得我們跟爸爸一點都不親近,相處的時間也非常短暫,如此下去親子關係會越來越淡。我體諒媽媽的想法,但離開我的故鄉也非我所願啊!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慢慢的習慣了在大陸的生活。雖然每個禮拜一要來學校的時候還是會有點依依不捨,但是只要一上校車看到老師和同學親切的笑容,那種不舍感覺就會漸漸消去。 初二(11)班徐路 一年級時,我跟家人來到大陸,我的家就在工廠裡面,只有爸爸、媽媽、姐姐和工人,當時沒有任何朋友,就像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在自己小小的地盤嬉戲。 二年級時,我們搬到一個社區,在那裡我的朋友變多了,但附近沒有便利商店,每次出去買東西總要長途跋涉,不過長大後也漸漸習慣了。我們的家並不大,沒有廣闊的地方遊玩,但感覺更溫馨;沒有許多朋友,而更懂得家人的重要;沒有一台快速又好用的電腦,所以更懂得充分休息。 五年級時,我們又搬到另一個社區,家就在籃球場上面,每天聽著籃球拍打地板的聲音,看著別人打籃球,不知不覺也喜歡上籃球運動,每天都會下去打球,慢慢地,朋友也多了,還可以切磋切磋球技。 我想,家的環境可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家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地方,還是人生的轉折點。(七年四班 唐秀穎) 5

  7. 二○○五年七月,爸媽捨棄畢生積蓄創辦的工廠,收拾起悲傷的心情,縮小規模重新出發。兩年的用心經營,產品的開發深得國外客戶喜愛,客源更是源源不絕。二○○五年七月,爸媽捨棄畢生積蓄創辦的工廠,收拾起悲傷的心情,縮小規模重新出發。兩年的用心經營,產品的開發深得國外客戶喜愛,客源更是源源不絕。 爸媽這一路走來,我都參 「這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道路, 但很值得我去走,因為我享受它的 過程。」二○○一年,由於台灣經 濟蕭條,爸媽帶著全家漂洋過海來 到大陸深圳,展開一段愛與勇氣的 故事。 一開始,爸媽經營一家小型的貿易 公司,專門代理客戶訂單給本地工廠,賺 取微薄利潤。兩年後,營業額的萎縮使他們不得 不轉型為製造業,花了畢生積蓄創立「盛泰五金製品廠」。爸媽並非以經營工廠起家的,經營起來格外辛苦,員工管理、產品開發、客戶來源等都是嚴苛的考驗。一月盼過一月,非但毫無起色,反而越陷越深,2005年六月,爸媽的事業面臨關廠的命運。那一年,對我來說是黑暗的,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或許,下一秒鐘我將無法繼續讀書;或許,下一秒鐘我將無家可歸…… 記得當時媽媽告訴我,工廠撐不下去了,必須要搬廠時,我哭了……自從來到大陸,居住的環境一直讓我不甚滿意,突然又要轉變,心中的恐懼油然而生,好害怕「我的家」沒了。我抬起滿是淚水的臉龐,問媽媽:「再怎麼努力都不行嗎﹖」 與其中,至今回想起,仍心有餘悸,看到爸媽的奮鬥史,我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不少。能感受到爸媽用心經營事業,更用心經營這個家。即使再忙,當我和妹妹放學回家,他們都會陪我們吃晚餐,讓我們感受家的溫暖。 初二(11)張俊成 媽媽常說:「誰想離鄉背井,走向一個毫不熟悉的陌生地?誰想遠離身邊親朋好友,到一個沒有朋友的地方?還不是為了『養家活口』。」回憶初來大陸時,居住環境非常惡劣,但媽媽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好,重要的是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我們家人間的感情很親密,既是世界上最親的人,也是最要好的朋友。爸媽事業上出了問題時,從不隱瞞我們,因為我們的信念是:「不需要擁有多少財富、山珍海味,『家人』就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身為家人,大家要一起度過難關;身為好友,我們要一起聊天說祕密。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都是美好的。」 我、我的家人,將帶著「愛」與「勇氣」走向未來的每一步……(指導老師 楊玉華老師) 回憶起這一段,媽媽說:「當時我很勇敢,沒掉一滴淚,但看到妳紅著眼眶,心酸了!眼淚奪眶而出……妳也不過是個孩子,妳的人生才剛開始,我不能讓妳對『努力』失去信心。」 6

  8. 每次在家門前,媽媽都會拍拍我的肩膀,然後半開玩笑的說:「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囉!」而我則是低下頭嘆了口長長的氣,表面上裝的好像很心不甘,情不願的,其實啊!我開心得很咧! 為什麼?因為所謂的任務就是要我回到阿嬤家,讓長期一個人居住的阿嬤,在我們回台灣的那幾天能過得開心一點。和長輩聊天、搞笑本來就是我的長才,而且我從小就是由阿嬤帶大的,感情很好,所以對我來說當個「開心果」根本就是小事一樁。 初二(11)價奕然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忙碌,把我寄放在姑姑家,姑姑家的小巷中,有位賣便當的老阿嬤,每天向老阿嬤買便當的客人絡繹不絕,可以看得出這便當有多麼美味。 調皮的我,有時也會跑去找老阿嬤,垂涎的臉,撒嬌的說:「肚子餓了,老阿嬤疼我!」每聽到我這樣說,她就會捧出一大碗飯菜端到我面前,抱著我,一口一口的餵我吃,心中洋溢出幸福的滋味。 老阿嬤的便當令我印象深刻,炸得金黃酥脆的豬排,淋上淳厚的滷汁,有著木桶香的白米飯,最後配上甘甜的酸菜及彈性扎實的滷蛋,一口送進嘴裡,舌尖翻滾著,味蕾頓時活躍起來。老阿嬤把獨特家傳的風味,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難怪客人紛至沓來。 老阿嬤的子孫都不在她的身邊,她常把我當作她的孫女一樣疼愛。收攤時,我總是喜歡躺在她的懷裡,聽著老阿嬤哼的小曲,慢慢入睡…… 隨年紀增長,我早已離開那塊土地,到了都市求學。雖然都市樣樣不缺,但現在的我還是經常會想起,那令人垂涎三尺的便當,更浮現出老阿嬤駝背的身影,那樣的 親切,那樣的溫暖。 也許很多人會問,那其他人呢?很簡單,因為他們都很忙,姊姊要出國念書、爸媽要工作、而妹妹則是住到阿姨家去,而且自從爺爺過世之後,阿嬤的生活習慣、說話方式都改變了許多,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與阿嬤相處,我呢? 自然而然的就被推派成了最佳好人好事代表。其實,我從來沒有覺得累或辛苦,因為我們有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情感以及愛,所以,為了能讓阿嬤開心、我開心、大家都開心,「開心果」這個人物就出現了。 初二(11)戈雨桐 7

  9. 初二(11)張真言 我們的小時候,算是很幸福了吧!科技都很進步了,爸爸、媽媽也很愛我們,我們吃的飽、穿的暖,也過的很開心。我有一次長了水痘,因為太癢了導致3天3夜都無法入眠,媽媽也就這樣陪我3天3夜。每當媽媽提起這段往事,我的鼻子都會不禁酸了一下,沒有一次例外,可媽媽都只說我可憐的部份,從沒有提起自己辛苦的部份。你看,媽媽心裡都只有自己的孩子,當時她只顧著想辦法能讓自己的孩子不那麼癢,都忘記自己3天3夜沒睡了吧。 我們的小時候總是安心地享受著爸爸媽媽為我們準備好一切,無憂無慮地渡過童年,這種恩情是ㄧ輩子都難忘的啊。 小時候像昨天般清晰可見,總在家和父母的保護下過著溫暖的日子,都不用擔心天塌下來,因為家和父母會幫我們撐著,有家是多麼幸福的事呀!但小時候從沒有這樣想過,反正爸爸、媽媽會幫我們做好一切,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好就可以了。 就是因為天有人幫我們撐著,所以才讓我們放心的吵架吧!我總是欺負妹妹,好像看到她哭就很開心一樣,但看到她被媽媽打的時,卻很心疼妹妹.。心疼歸心疼還是照樣欺負她,我想,她的小時候應該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吧!現在,我可是對她很好的,不知道是愧疚還是覺得那種行為太幼稚了,我自己也不清楚,真是奇妙啊! 從小到大,不管誰看到我們,都會覺得:「天哪!這對兄妹怎麼差這麼多!」沒錯,這代表我可以從哥哥身上學習的地方很多。我喜歡斤斤計較,心機又很重,但哥哥卻完全相反。每次在外面,遇到擠我或踩到我的人,我總會回一個不友善的眼神,但哥哥卻會說:「沒差啦!他們又不是故意的。」每次遇到態度很差的服務員,我總會很不高興,甚至出口大罵,但哥哥卻能完全不理或面帶微笑。 我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怕失敗,不敢表現, 但哥哥不會。鋼琴是我的拿手項目,但不認識的人一多,就會不敢上台。哥哥只會彈一首,卻能神態自若的登台演出,獲得眾人掌聲。 哥哥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他體貼別人、 樂於助人,更有關懷弟妹及孝順父母的心。家裡有他,可省下很多「擔心」的精力,他會幫我們想到很多我們想不到的事。和親朋好友聚會時,也能聽到:「這位哥哥真不錯!」爸媽的臉便會浮上燦爛又帶點自豪的笑容。平常身邊有他,我就會成為最幸福的妹妹。有時他會問:「像我這樣能被女生打幾分?」「不知道,但我能確定,你是一位好哥哥。」 哥哥在我心目中不只是一位好哥哥,更是可以讓我學習的好榜樣! 我的榜樣 哥哥 初二(11)班徐志恒 8

  10. 媽媽的手像春日和風,   充滿溫馨地吹撫過 我心, 在黑暗角落,   有多少淚水滑落,為我們排除悲傷。 媽媽的手像夏日海洋,   載滿清涼地潺流過我心, 在烈日沙漠,   有多少汗水滴落,她如心靈的綠洲。 媽媽的手像秋日月光,   那溫柔的愛圍繞著我心, 在無數的早晨,   為我們吟詩歌唱,就像我們的導師。 媽媽的手像冬日陽光,   充滿溫暖地照射過我心, 在寒冷夜晚,   為我們獻上祈禱,猶如我們的天使。 媽媽的手是天使的手,   是充滿青春快樂的手。 媽媽,妳是否曾為自己禱告?   願神永遠祝福妳! 傻里傻氣笑笑臉,嗓門大之如雷天; 菩薩心腸助人善,僅願他人同好眠。  回憶少時我幼年,哭鬧聲聲未停響; 擾人清夢更駭聞,只有她肯伴身邊。  相夫教子易老顏,不離不棄顧家園; 何日得以還清思?恐似摘星和捧月。  願您能永保安康,女兒蕾我望孝之;牽起您手在今日,大聲說出我愛您! 初二(11)班湯成 初二(11)班李晨 9

  11. 前幾年,妳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一個禮拜要往醫院跑兩三次。過不久,妳又換了腎臟,需要住院,在母親照料下,終於逐漸康復了,再見到妳時,那熟悉背影,看起來消瘦不少。前幾年,妳的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一個禮拜要往醫院跑兩三次。過不久,妳又換了腎臟,需要住院,在母親照料下,終於逐漸康復了,再見到妳時,那熟悉背影,看起來消瘦不少。 「影像又清晰起來了,妳依舊蹲在樓腳下,一邊等我,一邊與年邁的管理員聊天。不久,我下課了,妳用布滿歲月皺紋的手,牽著我,走向回家的路……我感覺到我的嘴蠕動了一下,喃喃說:『奶奶,謝謝妳,祝妳母親節快樂,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有點鼻酸與不捨,奶奶笑著說:『好』,一切又模糊了起來……」 希望妳和我也做著相同的夢…… 「牆上古老的時鐘,毫無預警的響了起來,這時我才從發呆狀態中清醒過來,急急忙忙準備上補習班的課本,那時妳已不徐不急的在門口等我。場景一變,在站牌旁,那號碼熟悉的公車,往我們這個方向駛來,景物又跳到公寓式大樓的樓腳下,妳模糊身影在等著。一切突然又朦朧起來,找不到妳的蹤跡……這時妳出現了,在醫院病床上,妳躺著。」 小學三年級時,母親忙於生意,不能常常照顧我和哥哥,又擔心我們跟不上時代潮流,決定拜託奶奶帶年幼的我,去補習英文。補習班離家有段很遠的 距離,要換三次公車,還要走一小段路,記憶中,妳總牽起我的小手,溫柔的帶我去。怕下課,我等妳,又怕花太多車費,妳索性一直在那棟大樓樓下,靜靜等我到下課。 初二(11)班姚遙 10

  12. 葉寧輝VS.媽媽(李靜) 1號 To:Mother 我知道自己很可愛,大家都很喜歡我,哈!也可能是伯伯、姑姑、叔叔他們生的孩子幾乎是男生,所以我在林家算是稀有動物,特別是爺爺、奶奶更是照顧我。我喜歡過年的時候,一家子大大小小團聚在一起,感受被全家捧在掌心上的感覺!唉,來大陸後,跟親威分開了,但也讓我們彼此感情更好,因為我們總是會期待下次見面的日子。 To:Daughter 家裡由老到少每個人都很疼妳、愛妳!妳是家裡的開心果,連阿公、阿嬤都那麼愛跟妳說話。加油啊!豬小妹。 李文傑VS.阿姨(陳映紅) 2號 To:Parents 請聽我說,來大陸讀書,是我自己決定的,也知道沒有資格不習慣。在你們面前,我把微笑掛在臉上,今天送你們去搭飛機,我也好想一起走,但我知道不能這麼任性,所以把臉轉開,不看你們走。來到這裡,好幾個禮拜了!但我真的不是那麼習慣,這裡的一切好陌生,每天把眼淚強吞下來,真的好難受,好想回去。從前總是很想出門,但現在真的好想回去。可是,卻不敢讓你們和阿姨知道。我會努力適應環境,用功讀書,乖乖的等到寒假再回去,也請你們不要擔心。 「愈是在困難環境中,愈要勇敢面對。」這是長久以來,父母對我的諄諄教誨,讓我常拿來警惕自己,上了高中,課業壓力真的重了很多,而我也要更勇敢地去面對,即使有天大難題,也會去克服它。雖然,身邊少了父母,卻多了阿姨、姨丈和一起生活的朋友,使我不再孤軍奮戰。生活上有很多人的指引,讓我在分歧的路口上,選擇正確的道路。即使那條路上,不是真的很好走,但有大家的支持,我會排除一切困難,走完這段路。 To:姪女 週五返台三天,等到週日深更半夜才回校,原想搭週一早班的飛機,但想到週一有課,堅持要趕回上課。小縈縈就如自己女兒般,總讓我牽腸掛肚。回來前,妳的父母請我轉達他們的叮嚀:「愈是在困難環境中,愈要勇敢面對。」而我也時刻以母親的心情來呵護妳,並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支持。但課業上、品格上、完全要靠自己,若妳沒有下定決心,旁人給予再多的幫助,也是無用的。加油!阿姨和姨丈永遠支持妳! 11

  13. 楊愛文VS.爸爸 To :Peggy 我最最心愛的女兒,謝謝妳陪伴媽媽在大陸生活這麼多年,在這裡什麼都不太方便的情況下,只有妳跟媽媽一起面對。媽媽希望妳保持快樂的心情,友善對待週邊的每一個人,更希望妳在人生旅程上,若遇到挫折,都能勇敢面對,努力克服。女兒,加油! 3號 To:Daughter 妳今年16歲了,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要寫信給妳,真有點頭痛,妳知道爸爸是不善言詞的人,文筆又不好。但比起成天對妳說教,無時不刻的喋喋不休,寫信方式也許好上許多。 如今妳長大了、懂事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但無論如何,凡事三思而後行,爸爸寄予妳很大的期望。過去跟妳聚少離多,爸爸很愧疚,現在我們在一起了,爸爸一心想好好培養妳,願妳將來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只有今天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在社會立足。妳現在升上高中,到了成長叛逆時期,希望妳以後有開心的事,可與爸爸分享;遇到煩惱的事,也要跟爸爸訴說。好嗎?最後,爸爸有一個請求,我從來沒上過大學,這是最大的遺憾,希望妳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健康的成長。 To :親愛的媽媽大人 謝謝妳所做的一切,雖然我沒有像別的小孩一樣,肉麻的說:「媽媽,我愛您!」但,心裡有這樣想過。剛開始來到這裡,我是千萬個不願意,在這裡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我想,這裡有「媽媽」在,也就夠了!雖然,一個星期只有週末才看到您,但您知道,我是想您的!雖然,我很愛亂花錢,但您卻沒有罵我,而是教我理財。媽媽,謝謝您!謝謝您為了我,一個人在外打拼那麼久,這一切我都放在心裡的。 To:Dady 看了爸爸寫的,有些感動!看出爸爸對我的期望很高,也放了一顆很重的石頭在我肩上──考上好大學!我會好好努力,都16歲了,也該長大懂事,不要像以前那麼幼稚。說實在的,爸爸寫得太感動了,我差點哭出來呢! 對 話 情 感 張澤南VS.媽媽 4號 12

  14. 沈蘇童VS.媽媽(馮老師) 5號  To :蘇童 妳的努力,我們看得見,但凡事以平常心看待,勿患得患失,盡力就好!在父母心目中,妳永遠是最好的。 To : Mother 從小父母就用很理性的方式管教我,總是相信我,認為凡事盡力就好。考試成績不好,只要下次好好加油就可以了,從不會給我很重的壓力。但這不代表他們不看重我,不在意我。父母從不因成績責備我,也因這樣,每當成績考差時,總有莫名的罪惡感。真的要感謝上帝,賜給我如此民主理性的父母,我愛您們! 胡啟倫VS.爸爸 6號 To :啟倫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你還是小四時,因我們工作需要,跟我們到大陸生活。一轉眼,你已是初中生,現在長高了,比我們還高。很高興全家人可以幸福生活在一起,可以陪你走過成長的路程。在學校的團體生活,要與同學和睦相處,相互學習;課業上,我們幫不上忙,需靠你認真進取和老師用心教導。我們同其他父母一樣,對你充滿期望,望子成龍──成為優秀健康的孩子,加油吧! To :Father 看完爸媽書寫的信,覺得我真的太不珍惜這份幸福了!非常感謝您們把我送到學校,受好的教育。看著您們每天都忙到八九點才回家,仔細想想,我卻一直辜負你們的期望,成績也不是很好,雖然,每次都有努力,可仍然不夠,覺得有點對不起您們。謝謝您們的鼓勵與支持,我會加油的! 13

  15. MISS 這是一封父親寫給兒子的信,郭兴然是今年剛從台灣轉到本班就讀的同学,他們從抗拒到適應學校生活,從違規改過到成為班上優等生,如今是師生讚美的好學生,爸爸的教導功不可沒。他們父子經常在聯絡簿上傾談,身為導師的我,也有許多感觸,徵得該父同意,茲摘錄這封信的內容,與許多思鄉的學子共勉!(初二(11)班班主任 黃玉娟) 孩子!看到你在聯絡簿上說想台灣的家、想在台灣的媽媽,令我感觸良深。 想「家」,人之常情!尤其是你們兄弟第一次離開台灣這麼遠、這麼久,怎能不想家呢?其實,爸爸離家在外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到現在依舊每天想回家。但爸爸想家卻不能回家,為讓我們的家更美好,而必須在外奮鬥;而你們現在想家也不能回家,是為努力讀書獲取學識,將來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 想家是酸苦的!我的體會很深,這其中充滿無奈、不捨及思念。前一陣子,為了你們在校違規的事情,父子三人深入的對談,現在總算雨過天晴。你們也明白事理、努力向上,有傑出的表現。身為爸爸,為你們感到驕傲,只要你們三年學有所成,想家的苦味,以後自然就會變成甜美的果實。 在「外面」的人想家,在「家裡」的人也想著在外的家人。今天下午五點多,你們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語帶哽咽的說:好想你們兄弟!原來,今天是你們以前就讀的鹿峰國 小的運動會,她看著其他小孩田徑得了第一名,當時不由自主的落淚。想起你們兄弟以前在校時,獲頒獎狀的情景,不是哥哥第一,就是弟弟第一。 媽媽想孩子,孩子想媽媽,這是家最溫暖的一面。爸爸到現在也是每天想念你們的阿嬤,每星期會打電話給她老人家,跟她話家常,也慰藉思念之情。你們如果想家,可多打電話給媽媽,暫時紓解想家的欲念。 孩子!我們一起努力,為了我們的家,為了你們美好的未來,雖然和台灣的媽媽暫時分離,但只要你們努力,有好的成績,考上台灣理想的大學,這些思念的苦就值得了。爸爸和你們一起共勉。 郭居男(初二(11)郭興然的爸爸) 14

  16. 女兒,你非常努力,國中三年從未花一分補習費,全靠自己。但沒能得到市長獎,還被家人責怪。多年來,因教育理念與家人相左,媽媽責無旁貸擋在你的前面,只要你想做的,媽媽都支持,壓力我來擔。但媽媽希望你能獨立自主,對己對人負責,甚至還會找機會磨練你的挫折容忍度。終有一天,媽媽無法陪在你身邊(短期或長期),當我不在你身邊時,希望你一樣可過得很好。人生不可能事事順遂,過程須承擔風險,若從小沒教育好,等長大後,付出的成本風險更大。媽媽只能設法把風險降到最低,但我只是個平凡人,無法預知吉凶,有時媽媽也會擔心,女兒,你非常努力,國中三年從未花一分補習費,全靠自己。但沒能得到市長獎,還被家人責怪。多年來,因教育理念與家人相左,媽媽責無旁貸擋在你的前面,只要你想做的,媽媽都支持,壓力我來擔。但媽媽希望你能獨立自主,對己對人負責,甚至還會找機會磨練你的挫折容忍度。終有一天,媽媽無法陪在你身邊(短期或長期),當我不在你身邊時,希望你一樣可過得很好。人生不可能事事順遂,過程須承擔風險,若從小沒教育好,等長大後,付出的成本風險更大。媽媽只能設法把風險降到最低,但我只是個平凡人,無法預知吉凶,有時媽媽也會擔心, 「你安全嗎?」有時我也會質疑,「這樣做對嗎?」「好嗎?」就這樣在自己與家人兩邊壓力的心理狀態下,度過十多年。最後,卻被家人當成代罪羔羊,那時那刻,媽媽力已用盡。 女兒,媽媽很慚愧,因無力再承受生活壓力,多方考量下,選擇大陸作為人生的下一站。來大陸已一年十個月,此時此刻,媽媽覺得很快樂自在,因已理解苦與煩惱的根源,真實體會到「放下」的輕鬆,懂得隨時隨自我調適與充電。 女兒,明年你即將回台灣就讀,不管你身在何方,或媽媽身在何處,我都會安心,因為我對你已放心,我們心已彼此擁抱。感謝老天一切的安排,感謝家人讓我成長。 15

  17. 爸爸得到這五位同學整理出來的筆記精華, 每次考試,成績自然都不錯,甚至比那五位同學 還好。從另一側面想,「如果你對別人敞開心扉,別人自然也會對你打開心房;但你對別人關起了心門,別人自然也會對你帶上心鎖。」如果,那幾位女同學合作起來,彼此協助,爸爸的成績又怎麼會超越她們呢?依此可知,我們應該敞開心胸,培養接受他人的雅量,這是我從中得到的啟發。或許,也會幫助你在生活中,得到比筆記更多更好的回饋。 初二(11)班 李靜 十月十日晚上,學校為我們舉辦薪傳講座,主講人竟是我的爸爸!在我又驚又喜之餘,爸爸已經開始演講了。 首先,他講述一則「烏龜與兔子」的故事,故事講完後,爸爸說:「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要成功就要學兔子勇往直前,學烏龜堅忍不拔!」他還提到很多小時候的故事,有些我聽過。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和五個女同學的故事。小時候,他很愛爬山,但總要出去三、五天,所以,爸爸常常翹課!當時班上有五個女同學的筆記抄得非常好,爸爸每次爬完山後,總要借那些女同學的筆記來閱讀。說也奇怪,那些女同學原本是不會借筆記給別人的,但卻很樂意借給爸爸。爸爸說:他平時就注重人際關係,人家當然不會拒他於千里之外。同時,他們也從他的身上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因此更樂於回饋他。 主講人簡介: 鄭榮文會長為深圳台資企業協會前任會長,在深圳地區以至全國台協組織中甚受敬重;在深圳經營工藝精品 , 行銷全球,是ㄧ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 現職: 深圳台商協會前會長             金順台藝品廠董事長            全國台商企業投資聯誼會常務理事 16

  18. 家在哪裡不是問題,只要有家人便是個像樣的家!家在哪裡不是問題,只要有家人便是個像樣的家! 這學期的社會課中,學到有關「血緣團體」的知識,也就是俗稱的「家庭」。這些內容讓我明瞭家庭和家人的重要。說到家庭,當然是由「家人」組成,從小家人把我撫養長大,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有困難,家人會幫忙解決;相反的,如果家裡有困難,家裡的成員也會同心協力一起解決。因此,家人與家庭就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小時候,最大的心願是:「等一下回家,父母就會在家!」那時父母在大陸為事業打拼,兩三個月才輪流一次回台灣看我,雖能體會父母對我深沉的愛,但每當放學時,看見同學的父母呼喚著孩子的名字,聽著他們興奮的向父母訴說今天所發生的事,落寞悲傷的情緒,不禁佔據心房,既是忌妒又是羨慕。回到家中,雖有爺爺奶奶的溫暖,多少彌補心中的缺憾,但夜深人靜獨自躺在床上時,淚水常默然沾濕枕巾。 隨著年紀的增長,愈來愈體會「家」並不等於一座舒適的「屋子」,裡面成員才是最重要的。一幢豪華的別墅,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它只是個冷硬的空殼,毫無生命。若有家人便存在著難以割捨的情感,屋內成員所聯繫的感情,才是最美的裝潢,可以讓整棟屋子再次展現它的魅力。 從台灣渡過海峽來到大陸,搬遷數次,對我來說,像極居無定所的游子,但父親對我說:「家在哪裡不是問題,只要有家人便是個像樣的『家』!」的確,以前我有一個很固定的居所,有我習慣的床和熟悉的環境,但卻經常落下思念父母的淚水。 如今,可以依偎在家人的身旁,享受家的溫暖。週五放學和弟妹一同回家,迎接我們的是慈祥和藹的父母,滿桌的飯香,我們七嘴八舌的談學校生活,彼此分享一週的喜怒哀樂,晚上常在微笑中,酣然入夢。 我的「家」是一座沒有高牆圍住的「加油站」,家人不吝嗇的幫我加油打氣,讓我有自信迎接前方的挑戰。我依戀我的家,沉醉在溫馨的家園,這不代表我沒長大,而是對家人的信賴,珍惜擁有的幸福。 初二(11)班 方天宇 走在路上,經常看見流浪漢在地上打地鋪過夜,覺得他們沒有家住,好可憐!若跟他們比起來,我實在太幸福了。不但,有家人陪伴成長,還有舒適的家可以住,我應該好好珍惜這緣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家裡,應「講孝悌,敬父母」,並遵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長幼有序」等規範。從小,長輩對於我的言行和價值觀都做了最好示範,長大後應好好孝順父母,來報答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 家,是我永遠的避風港,也是心中永遠不倒的一座城堡。無論是風吹日曬;或是颳風下雨,它都提供最好、最舒適的環境給我們居住。 9 17

  19. 大人總提醒我,最好別給錢,不然 一大群圍上來,自身安全不保。一毛兩毛 又不會死,大不了太多就落跑,我一直抱持 著這種心態施捨他們,只要我有,就會給。有 一次,站在路邊等人,一位看似年過六十的老奶奶 ,也是拿著塑膠杯,朝我走來,我掏了將近五分鐘, 但一點零錢都沒有,只能說抱歉。她笑笑的說:「沒關係啦!記得包包拉鍊要關好,免得大街上被偷,現在還有你這種年輕人,已是社會的福氣了。」我低頭看了一下,包包真的沒拉好,再抬頭,她已向茫茫人海中走去。一會兒,媽媽出現了,我立刻要了幾塊錢,尋找著那位老奶奶,就在不遠處,她搖搖晃晃的走著,我上前將銅板丟進去,她認出我來,低聲說了好幾句:「謝謝!」彷彿我是菩薩降臨。送走了老奶奶,正要回頭,兩三個同樣的老人擋住我的路,脫身不了,只好拔腿就跑,感嘆我真的只是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小孩。 繁華的都市,熱鬧的街道,看似富有的世界,總有些人被遺忘在角落裡,他們孤獨、無助,只能用乾瘦的四肢保護自己那小小、脆弱易滅的生命之火。 從前在台灣,總以為再窮,也不會窮到哪去,好像貧窮只在那些可憐兮兮、專門賺人熱淚的小說裡才有。乞丐?聽過,沒看過。 初次走在大陸的街道上,令我驚訝的不是比我想像中繁榮許多的都市;也不是那些便宜的物價;更不是那些把嗝痰當喝水一樣自然的人們;而是一個接一個,手拎各種瓶罐,扒完垃圾桶便衝到你面前要錢的乞丐。他們穿著看似幾年沒洗的衣服,有的背著大麻布袋,到處尋找空瓶空罐,賺幾個五毛。有的把幾歲大的小孩放前面,身上蓋條髒毛巾,用令人怵目驚心的紅筆寫塊板子,滿滿都是他們可憐的身世。年齡最小的,有五歲牽三歲,三歲背上背了個週歲娃兒,也有童山濯濯只剩稀疏白毛的佝僂老人。只要你有一點點同情心,他們便會死纏爛打,直到你拿出一塊兩毛才肯離去。 逛街時,總會有一些老爺爺老奶奶,駝著身軀向我晃了晃他們手中的錢箱,幾枚銅板發出鏗鏗鏘鏘的聲音。我東掏西掏,找出一枚五毛,投進錢箱裡。有時一連遇上五六個,零錢都用完了,只能不好意思的搖搖頭,快步離去。我不是有錢人,我只是個小孩,能力有限,看著那些辛苦大半輩子的老人,無法安享晚年,很想問問,你們的孩子呢?怎麼沒人照顧? 新聞上常報導「假乞丐」,義肢裝得像真的,眼睛瞎得跟真的一樣,但夕陽西下後,卻能開賓士去吹風。沒有人願意當乞丐,這不是一種職業,而是社會底層的辛酸。他們何時可以回家?家在哪裡?地鐵站?公園長椅?流浪在街上,沒有安歇的角落,彷彿幽魂一般,他們渴求世人一點點的憐憫,帶著令人同情卻又堅定的眼神活下去。 初二(11)班 呂毅恒 18

  20. 一踏上廣闊的大陸,馬上開機傳簡訊給兩個星期不見的朋友,他們的回覆,令我好開心、好感動。星期一回到學校,同學的熱情、親切的問候,讓我有種快被融化的感覺─好溫暖!原來,我在他們的心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或許只有一點點份量,但我已經非常滿足。   為了未來的路,不得不離開學校回台灣參加大學的面試。離開前同學們的羨慕和嫉妒、老師們的祝福和打氣,讓我們開心又盼望、興奮且期待,認為這次回去一定會很愉快。同樣的星期一早晨,同樣的陽光普照,但不同的是─我要回台灣,這讓我猶豫了,因為將要離開所熟悉的一切事物半個月,心情忐忑不安。果不其然,回到家鄉的第二天,水土不服外加早已習慣了學校的正常作息被打亂,我生病了,這一病就是一個禮拜,雖然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料,讓我輕鬆自在又開心,但是每當空閒時間,就不由得想起在學校的日子,想知道大家現在在做什麼?佳勳又睡覺了嗎?俐欣又講了甚麼冷笑話?阿達零食訂了多少?畢冊的進度如何?思念化成種種的疑問,在我心中不斷的蔓延,我開始想念了。隨著表姐北上面試,心中的恐慌及不確定感日漸增加。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快畢業離開這待了七年的地方,對裡面的人,我從習慣到麻木;對裡面的格局,我從熟悉到厭倦;想逃離開,想到外面闖闖,這一直是我的夢想,而如今機會來臨,時機亦成熟,我也準備妥當,如今卻猶豫,以至於住在那個一直想念的家時,還會水土不服。我這是怎麼了?那不是我一直想要的嗎?它是我的家鄉耶!懷疑、失望和難過,使我更加想念在學校的同學,我們是大家庭,是朋友更是家人,他們了解我也包容我,只是那種幸福感被麻木及厭倦吞噬了,而我卻不懂珍惜。 要到大陸的前一天,心情從愉快到害怕,愉快是因為可以見到他們了,而害 怕是因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怕他們其實很討厭我,不 希望我回去,怕他們忘了我的存在,更怕回去無法融入大 家…,所以我遲疑了。 然而大家給我的反應確是如此熱情及激動,讓我更加的珍惜這 一切,很感動,非常感動,因為我有一群好朋友,我們彼此分 享,彼此珍惜,彼此用心對待這份悸動,是我一輩子也不會 忘的回憶。謝謝你們大家,我的朋友們。 初二(11)班 胡楊 19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