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861 Views
第一章 認識多媒體. 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章節介紹. 前言 1-1 多媒體的生活 1-2 多媒體的種類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前言. 多媒體不只是一門理論科學, 也不是只能憑空想像的論述。 任何可聽、可看和可播放的媒體,都是多媒體之表現。. 圖 1.1 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多媒體實例. 1-1 多媒體的生活. 1-1-1 多媒體的定義 1-1-2 多媒體發展史. 1-1 多媒體的生活. 當我們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想到先上網查詢網路地圖,只要花幾秒鐘鍵入地名,遠端伺服器就會以光速幫我們搜尋到目的地!.
E N D
第一章 認識多媒體 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章節介紹 • 前言 • 1-1多媒體的生活 • 1-2多媒體的種類 • 1-3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前言 • 多媒體不只是一門理論科學, 也不是只能憑空想像的論述。 • 任何可聽、可看和可播放的媒體,都是多媒體之表現。 圖1.1 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多媒體實例
1-1 多媒體的生活 • 1-1-1多媒體的定義 • 1-1-2多媒體發展史
1-1 多媒體的生活 • 當我們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想到先上網查詢網路地圖,只要花幾秒鐘鍵入地名,遠端伺服器就會以光速幫我們搜尋到目的地! 圖1.2 若要找尋較為熱鬧的地區,使用網路上的地圖時,可以拖曳小人來顯示 當地街景
1-1 多媒體的生活 • 出門時,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幫助我們衛星定位,並建議路線,或是下載軟體來語音導航。 圖1.3 智慧型手機讓我們將多媒體帶著走
1-1 多媒體的生活 • 醫療院所也會盡量使用各式圖像、影音來顯示病患身體的狀況,以提高醫療品質。 圖1.4 利用影像可協助醫師清楚診斷病患的身體狀況
1-1-1 多媒體的定義 • 「多媒體」的原文為Multi Media,望文生義:是由多種性質不同的媒體所組成的數位內容。 圖1.5 多媒體定義圖
1-1-1 多媒體的定義 • 多媒體的應運而生,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種感官知覺,如光影之於眼睛、樂音之於耳朵等。 圖1.6 電影院可以滿足視覺與聽覺之享受
1-1-1 多媒體的定義 • 多媒體內容,透過網路連線彼此溝通,達到互相關心的目的,已經是許多人共通的經驗。 圖1.7 透過網路連線彼此溝通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達蓋爾照相法」,「銀版攝影技術」正式問世。 • 1895年:法國盧米埃兄弟( Lumiere Brothers ) 第一次公開在巴黎放映電影。 圖1.8 銀版攝影法 圖1.9 盧米耶兄弟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1906年:加拿大人費森登( Reginald Fessenden ) 首度利用無線電廣播發射出「聲音」,開啟聲音傳播紀元。 • 1939年:美國RCA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圖1.10 費登森 圖1.11 第一台黑白電視機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1984年:Apple 推出Macintosh 微電腦,推出圖型化作業系統,整合播音系統成為電腦的標準配備。 • 1994年:吉姆.克拉克( Jim Clark ) 和梅克.安德森( Marc Andresse ) 創造出網景( Netscape ) 瀏覽器。 圖1.12 Apple 推出Macintosh 微電腦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1995年:史上第一部全由電腦技術製作的3D 動畫電影 ─ 玩具總動員,在美國上映引起轟動。 • 1998年:手持MP3 裝置首次打進了消費者市場。 圖1.13 玩具總動員 圖1.14 手持MP3 裝置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印刷術的發明讓資訊傳播更快速。 圖1.15 印刷術的發明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照相機的發明,讓生活中除了手繪圖之外,又多了能夠紀實的影像。 圖1.16 單眼相機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電影的發明,讓圖像動了起來,配上聲音, 讓集體創意透過螢光幕, 帶給大家更多的娛樂。 圖1.17 各式電影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收音機、電視機的出現, 把所有的圖像、 影音全部都帶進家庭場域中。 圖1.18 收音機、電視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電腦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多媒體進入數位時代,晶片不斷發展的結果,造成電腦體積愈形縮小,從早期笨重的桌上型電腦到如今超薄小筆電。 圖1.19 桌上型電腦
1-1-2 多媒體發展史 •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系統闖入生活之後, 讓多媒體資訊可以帶著走。 圖1.20 觸控平板電腦
1-2 多媒體的種類 • 1-2-1文字媒體( Text Media) • 1-2-2音訊媒體( Audio Media) • 1-2-3影像媒體( Image Media) • 1-2-4視訊媒體( Video Media) • 1-2-5動畫媒體( Animation)
1-2 多媒體的種類 • 多媒體的元素共有文字(Text)、音訊(Audio)、影像(Image)、視訊(Video) 及動畫(Animation) 等五種。 • 其內容皆透過這五大元素整合編輯完成, 各元素特質不盡相同,卻可編輯製作出令人動容的想像。
1-2-1 文字媒體(Text Media) • 人類有文字,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別的動物,最多只有一種語言,這些語言也非常簡單。 圖1.21 文字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工具
1-2-1 文字媒體(Text Media) • 在文字媒體中, 如何駕馭、編排文字, 進而吸引閱聽人的目光, 甚至讓人不由自主的讀完, 就是最重要的文字藝術。 圖1.22 孩子們在充滿彈孔的廢墟中玩樂,配合簡潔的文字Growing up 道 盡戰爭的可怕
1-2-2 音訊媒體(Audio Media) • 聲音旋律是多媒體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佐料, 可以激發觀眾的情緒與情感, 節奏更是強化聲音表情的必備元素。 圖1.23 電影中依情節起伏跌宕,配上音樂,令人情緒也跟著時而低迴、 時而高亢
1-2-2 音訊媒體(Audio Media) • 音訊就是利用各種發生器,收錄自然的樂音等方式, 構成音訊媒體。 • 聲波其實是一種類比訊號, 當我們使用數位工具收集聲波音訊時, 就是透過取樣將音訊數位化, 以數位格式儲存。 圖1.24 透過多媒體技術整合, 可收聽線上廣播
1-2-2 音訊媒體(Audio Media) • 音訊資料所需的儲存空間比文字資料大,因為聲音是動態的,若要詳實記錄聲波的細微變化,就要有足夠的取樣頻率才能維持品質。 圖1.25 筆記型電腦也強調配備杜比環場的音響效果
1-2-3 影像媒體(Image Media) • 只要有一套電腦和影像軟體, 就算不是頂級攝影師, 只要細心了解圖像的基本構成原理,就可以編輯、修改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片。 圖1.26 數位影像軟體可以用來做出許多影像處理
1-2-3 影像媒體(Image Media) • 影像是指靜態的圖片或相片, 數位影像可分成兩種儲存格式: 點陣圖(Bitmap) 和向量圖( vector graphics)
1-2-3 影像媒體(Image Media) • 點陣圖是由位元或位元組將畫面縱橫切割為方格小點來組成,我們稱為像素(Pixel)。 • 每個像素都儲存著自己的顏色屬性,像素中使用顏色越多, 影像色彩組合越豐富。 • 像素越小、越多, 影像畫質就越細緻。
1-2-3 影像媒體(Image Media) • 向量圖( vector diagram) 是透過電腦, 以數學運算來描述,包含顏色、位置、弧度、角度等屬性形狀的圖像資訊。 • 具備可編輯的路徑,可以任意放大或縮小,圖像也不會失真。 圖1.27 不會失真的向量圖
1-2-3 影像媒體(Image Media) • 人類的視網膜有三種感光細胞, 負責分辨紅、綠、藍三種顏色, 其他顏色則因這三種細胞感受度不同而交雜辨認出。 • 藉由這些色彩和像素, 就可以組成我們所謂的圖像了。 圖1.28 點陣圖是最常用來紀錄圖片的形式
1-2-4 視訊媒體(Video Media) • 視訊是由一連串的靜態影像所組成,利用人類的視覺暫留現象,快速更換畫面, 導致我們的視力產生動態的錯覺。 圖1.29 電視和電影播放都是視訊的一種
1-2-4 視訊媒體(Video Media) • 影像、聲音需要的儲存空間比文字來的多,然而視訊是由一張張的靜態影像組成,所需的儲存空間更是龐大。 • 電腦必須具備即時處理龐大資料的能力, 現在電腦的儲存空間及運算能力都迅速提升,也發展出許多的壓縮技術,大大減少視訊的儲存空間。
1-2-5 動畫媒體(Animation) • 動畫內容是由創作者的想法與創意,透過螢幕表現出來。 • 播放原理與視訊一樣,都是透過快速替換一張張連續的畫面,使人們感受到畫面中的物件,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命。 • 這種視覺表現技術與形式,我們統稱為電腦繪圖。
1-2-5 動畫媒體(Animation) • 動畫中的人物角色與背景通常都是分開繪製的,然後再加以結合呈現。 • 近期動畫皆以電腦繪圖逐漸取代人工作業、除了準確性增加之外,也同時增加了製作效率。 圖1.30 新一代的動畫,全程使用電腦製作
1-2-5 動畫媒體(Animation) • 3D 動畫技術興起,針對不同的環境,在製作時,須考量場景深淺, 並掌握雙眼差的特性,造出以假亂真效果。 圖1.31 電腦繪圖的發展,使得動畫製作更加精緻,創造了不可思議的生物世界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數位多媒體與電腦、網路設備以及各種處理器的發展過程密不可分。 • 而各種媒體內容轉成數位檔案之後,需要不同的記憶體空間與不同效率的處理器 。 • 通常越精彩的多媒體內容,需要消耗較大的硬體效能。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多媒體個人電腦(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簡稱MPC,是指具有處理與傳遞文字、音訊、影像、視訊和動畫等各種多媒體資訊。 圖1.32(a) 桌上型電腦 (b) 筆記型電腦 (c) 平板電腦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螢幕又稱為顯示器,輸入的資料經過電腦運算處理後,為了顯示各式各樣的輸出內容,都需透過螢幕。 • 按照工作的成像原理,螢幕可分為映像管螢幕(Cathode Ray Tube)和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映像管(陰極射線管)螢幕,其原理是利用電子槍,將電子放射到塗滿磷化物的弧形玻璃上,集合這些電子打出的光點,便能產生影像。 圖1.33 映像管螢幕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液晶顯示器的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上,放置液態電晶體,並在這之間放置許多橫縱交錯的電線,透過這些電線的通電與否來顯示畫面。 圖1.34LCD 液晶顯示器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顯示卡( Video card ) 簡稱顯卡,它控制著信號的轉換,並將圖像以及色彩的結果顯示在螢幕上。 • 主要是由顯示晶片、PCB 板、顯示記憶體、匯流排介面及其他外圍元件所組成。 圖1.35 顯示卡能控制信號的轉換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音效卡是用來處理數位聲音訊號的介面卡,其原理是將聲音變成訊號之後,再交由電腦處理,或是將聲音的訊號還原成原始聲音輸出。 圖1.36 音效卡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掃描器是一種影像輸入設備,是透過光學辨識的方式,將掃描到的圖片或文字轉換成成數位訊號。 圖1.37 具有自動檔案掃描功能(ADF)的掃描器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噴墨印表機是透過噴嘴將墨水噴灑在紙上。 圖1.38 噴墨印表機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雷射印表機是利用碳粉來列印,透過感光滾筒對雷射的感應,將碳粉黏在正確的位置上,再利用壓力及熱源,將碳粉固定於紙上。 圖1.39 雷射印表機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數位相機是使用CCD 感光元件進行拍攝,完全無須膠卷與沖洗,儲存相片更不佔空間,還可以使用影像處理軟體進行編修。 圖1.40 機身輕巧的數位相機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控制桿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搖桿,主要應用於多媒體電玩遊戲。 • 控制桿的原理是以中心為原點,當移動控制桿時,驅動程式就會將水平與垂直的變化量轉換成座標回傳。 圖1.41 一般搖桿
1-3 多媒體相關硬體設備 • 硬碟機(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是電腦設備重要的儲存裝置之一。 • 由數個磁盤所組成,每個磁盤又是由數個同心圓( 磁軌)組成。 • 硬碟的動作原理是透過磁頭通電,線圈產生變化時,會將磁盤上的物質磁化,進行排列並記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