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 P37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 P37.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 概念 】 反应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 在规定条件下将抗凝血放入特制的血沉管内,以下降的高度即血浆柱的高度表示。 【 检验方法 】 ( 1 )手工法: 魏氏法 是 ICSH 、 WHO 推荐方法 ( 2 )自动血沉仪法. 【 检测原理 】 (一)魏氏法 将离体抗凝血液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 1h 准红细胞层下沉的距离,用毫米( mm )数值报告。 用 枸橼酸钠 抗凝。. (二)自动血沉仪

nen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SR ) P37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P37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2. 【概念】 反应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 在规定条件下将抗凝血放入特制的血沉管内,以下降的高度即血浆柱的高度表示。 【检验方法】 (1)手工法: 魏氏法 是ICSH、WHO推荐方法 (2)自动血沉仪法

  3. 【检测原理】 (一)魏氏法 将离体抗凝血液置于特制刻度测定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1h准红细胞层下沉的距离,用毫米(mm)数值报告。 用枸橼酸钠抗凝。

  4. (二)自动血沉仪 动态RBC下沉分为3期: 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一般要经过数分钟至10min; 快速沉降期:形成缗钱状红细胞以等速下降,约40min; 细胞堆积期:又称缓慢沉积期或挤紧期,此时红细胞堆积在试管底部,约10min。 根据下沉过程中血浆浓度的改变。

  5. 【影响血沉的因素】 悬浮性:血液是一种混悬液,在试管中RBC下沉很慢,较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种特性叫悬浮稳定性。 凡影响悬浮稳定性,就影响血沉。

  6. 1.RBC因素 (1)RBC的数量:RBC↑→ ESR↓ RBC↓→ ESR↑ (2)RBC形态: 异性RBC→不易形成串钱状→ESR↓ (3)RBC的聚集状态: RBC叠连形成串钱状→ESR↑

  7. 2.血浆因素:与总蛋白无关,与血浆蛋白比例有关。 ①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凝血酶原、高分子右旋糖酐、尿酸等,可引起ESR增快。 (正电荷的物质中和RBC负电荷或大分子的桥联作用→RBC叠连形成串钱状) ②白蛋白、糖蛋白、卵磷脂等带负电荷的物质使血沉减慢。

  8. 3.技术因素: (1)血沉管:内径大→ESR↑ 内径小→ESR↓ (2) 温度 : 温度↑→ESR↑ (18~25℃) 温度↓→ESR↓ (3)抗凝剂:浓度大→ESR↓ 抗凝剂量多→ESR↑ (4)血沉管的倾斜:可使ESR加快 (倾斜18°,15min相当于正常1h) (5)血沉管不清洁,血沉减慢

  9. 【方法学评价】 1.手工法 魏氏法、潘氏法等,检测原理相似; 差别在于抗凝剂、用血量、血沉管规格、观察时间的不同,故各种方法的参考值不同。用这些方法测定的血沉值结果,均需要按贫血的程度予以校正。 魏氏法:用枸橼酸盐抗凝,简便实用。ICSH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的参考法,并对器材和操作方法提出了严格的规定。 潘氏法:用血量少,适用于儿童。由于手指采血,易组织液混入,目前已很少使用。

  10. 2.血沉仪法 目前血沉仪可动态记录整个血沉过程的变化,描绘出红细胞沉降的曲线,为临床分析血沉测定结果提供新的手段。

  11. 【质量控制】 影响离体血液红细胞沉降的理化因素较为复杂。 红细胞:数量、表面积、厚度、直径和血红蛋白量有关。 影响红细胞缗钱状形成主要因素有: 1.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 与总蛋白浓度无关。白蛋白带负电荷,细胞相互排斥,不利于红细胞缗钱状的形成,使红细胞沉降速度减缓;而大分子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巨球蛋白等以及胆固醇、甘油三酯,能促进红细胞缗钱状的形成,加快红细胞的沉降。

  12. 2.红细胞数量和形状 3.血沉管与血沉架 4.抽血:持续时间、抗凝浓度等,避免溶血、脂肪血 5.温度

  13. 【参考值】 魏氏法: <50岁: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50岁:男性0~20mm/h, 女性0~30mm/h。 >85岁:男性0~30mm/h, 女性0~42mm/h。 儿童:0~10mm/h

  14. 【临床意义】 常用但缺乏特异性试验,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1.血沉增快 (1)生理性:女性高于男性。 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 老年人

  15.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感染炎症物质,2~3d即可出现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 2)组织损伤及坏死 3)恶性肿瘤:血沉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普查筛选试验。 4)高球蛋白血症 5)贫血 6)高胆固醇血症 2.血沉减慢 一般临床意义较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