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48 Views
成人健康體位 挑戰 18-2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體重管理中心 營養師 宋侑璇. 營養師 宋侑璇. 高醫 體重管理中心 小港 家醫科 減重班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減重班 台北基督教耕莘醫院 減重班 媚登峰國際瘦身美容中心. 退休後你想過怎麼樣的生活 ?. 什麼是 ” 三高 ”?. 薪水高、學歷高 , 身材高 …? 國道三號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 何謂三高 ?. 高血壓 : 收縮壓 ≧140mmHg, 或 舒張壓 ≧90 mmHg
E N D
成人健康體位挑戰18-24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體重管理中心 營養師 宋侑璇
營養師 宋侑璇 • 高醫 體重管理中心 • 小港 家醫科 減重班 •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減重班 • 台北基督教耕莘醫院 減重班 • 媚登峰國際瘦身美容中心
什麼是”三高”? • 薪水高、學歷高,身材高…? • 國道三號…?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何謂三高? • 高血壓: 收縮壓≧140mmHg, 或 舒張壓≧90 mmHg • 糖尿病: 空腹血糖≧126mg/dL, 或 飯後血糖≧200mg/dL • 高脂血症: 總膽固醇≧200mg/dL, 或低密度膽固醇≧130mg/dL,三酸甘油脂≧160mg/dL
三高有什麼危險? • 三高患者比較容易得到心臟病,血管疾病,腎臟病,以及腦中風等疾病 • 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和糖尿病還會造成視網膜病變,甚至有失明的危險 • 長期未控制的糖尿病是台灣洗腎原因的第一位 • 長期嚴重的高血壓也可能造成洗腎 • 台灣每年約八千人截肢, 其中有一半是因為糖尿病 (約四千人)
96年死於惡性腫瘤人數為: 40306 人 • 死於三高相關死因人數為: 43185人 已超過癌症死亡人數!
隔壁老王今年成人健檢的報告如下,請問該注意什麼?隔壁老王今年成人健檢的報告如下,請問該注意什麼? • 身高173公分,體重: 75公斤 • 血壓: 134/88mmHg • 腰圍: 94公分 • 空腹血糖: 106mg/dL • 總膽固醇: 180mg/dL • 三酸甘油脂: 150mg/dL 老王已經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標準了!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 是指一群與新陳代謝症狀有關的特徵,容易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危險因素聚集),這些人將來得到糖尿病及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率的機會也較高。 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將來得到”三高”的危險高於一般人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 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 • 高血壓:收縮血壓≧130mmHg, 或舒張血壓≧85mmHg • 高血糖:空腹血糖≧100mg/dl •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 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以上五項符合三項代謝症候群
王先生是不是代謝症候群的受害者? • 身高173公分,體重: 75公斤 • 血壓: 134/88mmHga • 腰圍: 94公分a • 空腹血糖: 106mg/dLa • 總膽固醇: 180mg/dL • 三酸甘油脂: 150mg/dLa
代謝症候群有什麼危險性? • 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有較高的機會得到糖尿病, 心絞痛, 心肌梗塞, 腦中風…等慢性病 • 代謝症候群患者也有較高的總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相關死亡率!
腰圍過大增加糖尿病的危險 罹患糖尿病的相對危險 腰圍 (公分)
糖尿病併發症 • 視網膜病變 • 失明 • 腎臟病變 • 尿毒症、洗腎 • 心血管病變 • 中風 • 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 下肢血管硬化或阻塞,引發壞疽。 • 末梢神經病變 • 腳趾發麻、有針刺、蟲咬或燒痛感 • 皮膚病變 • 傷口不易癒合,甚至截肢
為何會產生『代謝症候群』? • 致病的機轉不明 • 肥胖 • 與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關 • 與遺傳基因有關 • 胰島素阻抗
『代謝症候群』的特徵? • 中廣型肥胖 • 血脂肪異常 • 血壓偏高 • 胰島素阻抗性 • 得心臟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2倍 • 得糖尿病的機會更超過3倍
誰容易有『代謝症候群』? • 台灣人 • 體重過重、肥胖的人 • 不運動的人 • 有家族遺傳的人
盡量維持標準身材 • BMI (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 • 標準體重: BMI=18.5~23.9 • 體重過重: BMI=24~26.9 • 肥胖體重: BMI≧27 • 腰圍: • 男性 <90公分 • 女性 <80公分
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 • 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 健康飲食 • 多運動 • 保持標準體重 • 關心代謝症候群的五個指標
該如何開始運動? • 適度的運動 • 喜愛的運動 • 隨時都運動
適度的運動 • 頻率: 至少兩天一次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 強度: 中等強度的運動 (會喘,可講話) • 時間: 30~60分鐘 • 注意安全: • 沒有運動習慣者,應從輕度的運動 (如散步、快走),一次五分鐘,慢慢增加 • 運動前後的暖身和緩和運動預防運動傷害
喜愛的運動 • 選擇自己喜歡的,能夠持之以恆的運動,才能長長久久! • 慢跑、快走 • 爬山 • 腳踏車 • 游泳 • 有氧舞蹈 • …
隨時都運動 • 積少成多: 每次十分鐘, 一天三次也可以 • 利用生活環境增加運動量 • 爬樓梯取代搭電梯 • 用走路/騎腳踏車代替汽/機車 省錢又健康 • 把車停遠一點,多走點路 • 邊看電視邊做肌力訓練 • 做家事 (掃地, 拖地, 整理花園, 溜狗)也算運動!
運動的益處 肌肉骨骼方面 • 提高肌肉代謝能力,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 • 增加肌肉的強度及收縮力。 • 提高肌腱及結締組織的強度及支撐力。 • 維持甚至增加骨質密度(任何年齡皆然) 。 • 提高關節的穩定性、潤滑性及柔軟性。 心臟血管方面 • 減少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 • 預防輕微及中度高血壓。 • 增強心肌能力。 • 提高心肌的電穩定性。
運動的益處 新陳代謝方面 • 控制體重。 • 預防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 提高血中高密度膽固醇濃度、降低三酸甘油酯濃度。 • 減少心血 管疾病的發生。 • 抑制血小板功能,避免產生血栓。 心理衛生方面 • 緩解輕度的焦慮及憂鬱。 • 提升個人的自我價值觀。 • 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力。 • 疏解壓力引起的各種不適。
如何選擇適當的運動? • 個別化:根據自己目前的體能水準,決定合理而安全的運動量。 • 循序漸進的運動方式,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或因而喪失興趣,停止運動。 • 注意氣候條件:酷熱潮濕的中午應避免運動,流汗後注意補充水份,心臟病患者避免在寒冷的氣候作運動。
如何選擇適當的運動? • 選擇方便性的運動,如步行、跑步、游泳及騎腳踏車等,不一定須特殊器材、特殊場地或昂貴費用的運動。 • 運動時選擇適當及安全的場地,並避免運動傷害。 • 結伴運動:彼此照顧,彼此鼓勵,增加趣味性。 • 運動前要有完整的健康檢查,避免潛在的病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