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44 Views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草本,常具乳汁。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钟状;雄蕊 5 ;子房下位或半下位,心皮 3 ,合生,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 桔梗科化学成分. 本科普遍含皂甙:桔梗皂甙。 糖类:党参多糖。 生物碱:多存在于半边莲属,党参碱 菊糖。. 桔梗科药用植物. 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根有宣肺祛痰,排脓消肿的功效。. 桔梗科药用植物. 沙参属 Adenophora 杏叶沙参: A. stricta 根(南沙参)能养阴清肺. 桔梗科药用植物. 党参属 Codonopsis
E N D
桔梗科Campanulaceae • 草本,常具乳汁。 •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钟状;雄蕊5;子房下位或半下位,心皮3,合生,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蒴果。
桔梗科化学成分 • 本科普遍含皂甙:桔梗皂甙。 • 糖类:党参多糖。 • 生物碱:多存在于半边莲属,党参碱 • 菊糖。
桔梗科药用植物 • 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根有宣肺祛痰,排脓消肿的功效。
桔梗科药用植物 • 沙参属 Adenophora • 杏叶沙参:A. stricta根(南沙参)能养阴清肺.
桔梗科药用植物 • 党参属Codonopsis • 党参C. pilosula:根能补脾,益气,生津。 • 素花党参 C.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 管花党参C. tublosa两种植物的根亦作为党参药用。
桔梗科药用植物 • 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a:全草能清热解毒,消瘀排脓,利尿和治蛇伤。以试用消化道癌。
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 菊科 • 草本。 • 头状花序具总苞,有舌状花或管状花,聚药雄蕊,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连萼瘦果。
菊科 • 被子植物第一大科,约1000属,25000-30000种,我国227属,2323种。 • 菊科药用植物的功效是多方面: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主要分布在紫菀属、旋覆花属、橐吾属中;清热解毒,搞菌消炎,主要分布于舌状花亚科;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作用,多集中在风毛菊属(雪莲花);活血止血作用,多集中在蓟属、红花属。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 • 倍半萜内酯:为本科最突出的成分。目前已发现500余种,生理活性显著。青蒿素可杀灭疟疾原虫,用治恶性疟疾。 • 黄酮类:山奈酚等。 • 吡咯里啶生物碱:千里光碱等有肝脏毒。 • 聚炔类:茵陈素等。 • 香豆素:
菊科的分类 • 分为2个亚科: • 管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同形的管状花,或有异形的小花(缘花舌状,盘花管状)植物体无乳汁。 • 舌状花亚科:头状花序全为舌状花,植物体具乳汁。
菊科的药用植物 •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清热解毒,明目、抗菌、降压。
菊科的药用植物 •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菊科的药用植物 • 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旋复花Inula japonica
菊科的药用植物 • 木香 Aucklandia lappa 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土木香Inula lelenium
菊科的药用植物 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菊科的药用植物 • 艾蒿(家艾) Artemisia argyi 紫菀 Aster tataricus
菊科的药用植物 豨莶草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R牛蒡(恶实) Arctium lappa
菊科的药用植物 • 祁州 祁州漏芦 Rhaponticum uniflorum 苍耳Xanthium sibricum
菊科的药用植物 • 鬼针草Bidens bipnnata 小蓟 Cirsium setosum
菊科的药用植物 •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苣荬菜 Sonchus brachyo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