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01 Views
通过网上教学,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香港公开大学 张伟远 2004年5月. 一、 远程教育 的现状. 现代社会的要求. 知识经济社会 教育的全民化 学习的终身化. 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1)如何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们,提供一种灵活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2)如何为接受面授教育的学生,加入远程教育的形式,创造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 远程教育的机遇. “ 将来的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世界 ” ; “ 普通高校如果没有远程教育,它将失去应有的地位和优势 ” ; “ 学生在考虑选择专业时,他们将不再考虑大学的名气,而是考虑专业在国际国内的声誉;
E N D
通过网上教学,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香港公开大学张伟远 2004年5月
一、远程教育 的现状
现代社会的要求 • 知识经济社会 • 教育的全民化 • 学习的终身化
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1)如何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们,提供一种灵活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2)如何为接受面授教育的学生,加入远程教育的形式,创造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
远程教育的机遇 “将来的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世界”; “普通高校如果没有远程教育,它将失去应有的地位和优势”; “学生在考虑选择专业时,他们将不再考虑大学的名气,而是考虑专业在国际国内的声誉; “计算机的价格将大幅度地下降,它将象电话一样进入普通家庭,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E-lerning将成为企业培训的主要形式”。
远程教育的优势 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灵活地安排学习进度; 学习不受年龄、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学生能通过万维网,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学生能通过万维网,与不同地方的学生进行互动; 通过跨时空的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促进终身教育和教育全民化的实现。
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教育发展的五代及其技术应用特征(James Taylor) • 函授模式 • 多媒体模式 • 电子远程模式 • 灵活学习模式 • 互动网上教学模式 (关注的是教学质量和成本效益)
网上教学的层次 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边远地区学生 专门的虚拟学校(特殊学生)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高校的网上教学 (1)一元模式的远程院校 开放大学(巨型大学)(举例) 中国电视大学系统, 1979 南非大学,1873(1946年改名) 法国国立远程教学中心,1939 英国开放大学,1969 西班牙远程大学,1972
一元模式(巨型大学举例)(续) • 泰国的苏可泰开放大学,1978 • 南韩放送通信大学,1982 • 土耳其的Anadolu大学,1982 • 印度尼西亚的Terbuka大学,1984 • 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1985 • 伊朗的Payame Noor 大学, 1987
一元模式(非巨型大学)(举例) 香港公开大学 以色列开放大学 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大学 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开放大学 荷兰开放大学 比利时开放大学
二元和三元模式的普通高校 (2)二元模式 普通院校设有网上教学的专门机构 (3)三元模式 院校内的院/系设有全部面授的专业和课程, 也设有通过网上教学的专业和课程。
二元或三元模式(举例) 迪肯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南昆士兰大学 马里兰大学大学学院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凤凰城大学网上大学 哈根大学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斯丹福大学 牛津大学 南太平洋大学 西蒙.弗雷泽大学
网上教学的办学模式 私立机构(企业和社会办学团体) 普通院校和开放院校 开放院校和开放院校 普通院校和其他机构 开放大学和其他机构 普通院校与专门机构
办学模式(举例) • 全球21世纪大学 • 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和马来西亚的普通高校 • 英国网络大学国际有限公司 • 英国开放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学院开放大学
远程教育学科的领域 • 远程教育理论 • 远程教育研究 • 远程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 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 • 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 • 媒体和技术运用 • 远程学生学习支持服务
远程教育学科的领域(续) • 远程学生指导和咨询 • 远程学习和远程学习者 • 远程教育经济学 • 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 远程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发展 • 远程教育的评估和评价
1、终身教育体系 未来远程教育的作用: 建构一个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 “ 终身教育在建构知识社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机构应该考虑发展远程教育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重新确定机构的作用、使命、规划、和功能”(联合国教科文,2002)。 2002年AAOU:数码时代的开放远程教育:迈向终身学习的社会。 2004年ICDE:在网络世界中的终身学习。
4 、高等教育新蓝图 未来高教新蓝图:面授教育和网上教学之间的整合 • 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将没有明显的界限 • 面授教育中采用网上教学的形式 •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理念,能在网上教学得到灵活、方便、有效地应用。
5 、普通高校教育新模式 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的融合 普通高校面临的整体改革 • 教学管理 • 教学模式 • 教学设计 • 学分长期积累和互认(面授和远程学习;院校之间) • 在职人员的培训和入职培训 • 资源再分配 • 质量保证体系 • 合作和联合 • 远程教育的研究
6 、企业培训的模式 企业培训的主要模式:E-learning 培训的主要目的:知识更新、终身学习。 研究表明,在企业培训中,网上教学比较面授教学,更受员工的欢迎并更加有效。
7、新兴学科 教育领域的新兴学科:远程教育 将普遍成为一门独立而热门的学科
特征 代表人物 网上教学的组成部分 硬件 技术 根据网络硬 件设备的功 能 卡恩 (Khan,1997) 课程内容建设;多媒体成分;网络工具; 计算机及储存设备;网络链接和网络服务 提供者;编程语言和工具;服务器;网络 浏览器和其它应用程序。 软件 技术 根据综合性 的网上教学 平台的功能 罗斯 (Ross ,1998) 学生工具;合作工具;管理和安全性; 测试和记录功能;功能性;用户界面; 以及非技术特征。 菲尔迪维克 (Firdyiwek, 1999) 管理:包括建立并维护网上课程,登记注册, 登录控制,使用追踪等; 教学:包括界面观感,教学工具,评估工具, 课程管理等; 学生使用:包括自我编程,自我评估等。 阶段一:强调技术的运用
特征 代表人物 网上教学的组成部分 教学 原理 根据远程教 学的基本原 理 里夫斯等 (Reeves, T.C. & Reeves, P.M.,1997) 教育哲学;学习理论;目标驱动;任务驱动; 动机来源;教师角色;元认知支持;协作学 习策略;文化敏感性;以及结构灵活性。 梅森 (Mason ,1998) 结构性讨论;协作性活动;网上评估; 互动型课程材料;网上教学法。 交互 距离 理论 根据交互距 离理论,网 上教学包括 教、学、及 交流三部分。 郑仁星 (Jung,2001) 交流变量:学术交流、协作交流、及个人内在 交流; 学习变量:学习者的自主性、及协作性; 教学变量:内容扩展性、内容适应性、及外部 观感。 阶段二:强调教学论原理
特征 代表人物 网上教学的组成部分 技术 和 教学 根据网上教 学中的技术 运用和教学 论原理的运 用 莫德瑟等 (Mioduser et. al, 2000) 技术:网站的名称、制作者、开发及维护、 使用语言、目标用户群、规模、主题等; 教学论:教学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 学类型、认知过程引发、学习过程控制、 反馈、网站提供的辅助功能、学习资源、 评估等; 知识:知识呈现结构、知识呈现手段、知识类型、 导航工具等; 交流:远程学习类型、交流类型、网站链接结构、 交流手段等。 阶段三:技术和教学论原理
特征 代表人物 网上教学的组成部分 网上教学 全过程的 实证研究 基于网上教学的管理、技术、课程、教、学、支持服务、评 估等全过程。 张伟远 (张伟远, 2004) 教学设计:包括11项指标 内容设计:包括9项指标 网站设计:包括10项指标 灵活性: 包括7项指标 学生互动:包括8项指标 教师支持:包括8项指标 技术支持:包括9项指标 学习评估:包括8项指标 阶段四:网上教学的全过程
特征 代表人物 网上教学的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的 目标和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 首届西湖远程教育 论坛(2004年5月)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各种能力的培养。 阶段五:人的和谐发展
目前网上教学的形式 1、完全的网上教学 2、通过网上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 远程教育中增加网上教学的形式 • 课堂教学中增加网上教学的形式
现代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 • 我国学校教育:德、智、体、美、劳。 • 现代远程教育: • 德育、智育、美育; • 技能和能力:技术运用;社会交往、与人合作、管理和领导、学会学习、收集和分析资源;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评论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
网上教学和人的和谐发展 1、传统的远程教育方式的不足:学生学习的孤独;缺乏学习的互动等。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2、网上教学的优势具有弥补这些不足的潜力,如果运用适当,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和谐发展。
四、在网上教学中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策略探讨四、在网上教学中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策略探讨
课程设计功能 制作样板课程 课程模板 检索工具 学生个人网页
交流和协作功能 异步交流 同步交流 公告板 电子邮件 文件共享 电子白板 工作组
管理功能 评分 学习追踪 测评 限时测验 保密 技术支持
利于技术平台功能 • 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活动; • 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 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 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技术; • 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开发优质的网上教学课程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和讨论的能力; • 培养学生评论和批评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知识。
使用网上优质资源 • 收集网上学习资源的能力; • 选择网上学习资源的能力; • 分析网上学习资源的能力; • 评论网上学习资源的能力; • 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习环境的维度 策略建议 教学设计 全脑活动;手脑并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评论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讨论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内容设计 网站设计 欣赏美和审美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灵活性 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习管理的能力;坚持不懈的毅力等。 学生互动 与人沟通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集体精神;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 教师支持 寻求帮助的能力;与教师沟通的能力等。 技术支持 技术运用能力等。 学习评估 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建立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
五、在网上教学 中实现教育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挑战 管理模式的整体规划; 教学模式的整体改革; 网上教学的昂贵成本; 全体员工的再培训; 思想教育的艰巨性;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