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17 Views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 理想的大学教师. —— 努力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系列讲座之一. 一、 大学教师的理想. 大学教师的理想 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孟子 尽心章句上 ) 追求道(真理). 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 的梦想. 高徒出名师 “不是名师出高徒, 而是高徒出名师”. 梦想 —— 理想. 人类由梦想走向文明
E N D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教师 ——努力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系列讲座之一
一、大学教师的理想 • 大学教师的理想 •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孟子 尽心章句上) • 追求道(真理)
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 的梦想 • 高徒出名师 • “不是名师出高徒, • 而是高徒出名师”
梦想——理想 • 人类由梦想走向文明 • 史诗都是证明:藏族史诗《格萨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贝奥武甫》;冰岛的史诗《埃达》;芬兰的《卡勒瓦拉》;亚美尼亚的史诗《萨逊的大卫》;法国的史诗《罗兰之歌》;俄罗斯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汉族的史诗《黑暗传》
梦想——理想 • 《诗经、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生下后稷周人始祖。 • 有梦想才能苦中有乐。苦中有乐,是感悟带来的享受。 • 有梦想才能乐此不疲。乐此不疲,是职业成就感的期望
吴浩青--院士、物理化学家 • 育精英桃李芬芳 • “我的育人抱负是通过几十年言传身教来实现的,我的学生也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很有出息。这些年来,我直接指导过的学生中,已有汪尔康、沈之泉和邓景发三位院士。”
二、理想的大学教师 • 读书——有高深学问 •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读书——理想 • 读书,酝酿激情。 • 读书是积累,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聚集感情,当读书读到不吐不快时,激情就会迸发.。会科研的大学教师,往往是会读书之人。 • 读文学以蕴情。 • 读哲学以思辩。 • 读教育学以知人。 • 读心理学以知心。
质疑——理想 • 质疑,激发激情。 • 读书质疑. 读活书和读死书 • 备课质疑. 备学生? • 教法质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行动、激情四射。 • 积累、质疑后,是激情四射的阶段,或辩论、或演讲、或行文,总之要用行动来让激情发泄出来。
启发、引导、神态等 • 论语·先进第十一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理想——体悟 • 教师在科研上要有所成就,除了读书积累以外,要有悟性,要能体悟是关键。 • 关于悟与体悟。 • 悟,汉语大辞典上说,指觉醒、觉悟;启发,使之感悟;理解、领会等意。 • 体悟,是体味领会,意为恭行反思,领会要旨,用行动来表明你的悟性。
理想——体悟 • 《论语•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诗经》:《硕人》
理想——技能 • 说得优美 • 做得漂亮 • 展示得出神入化
理想——美的境界 •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 学生成就给老师以美的回报
结语 • 希望年轻的大学教师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 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第64页 和网上[xumye 发表于 2006-7-27 13:30:00] 羞色最美 • 这是哈佛教授罗尔斯的一件轶事。罗尔斯是名满士林的哲学大师,集“红烛”“园丁”“扶手”“人梯”精神于一身,更是一 • 位“擦去的是功利,写下的是奉献”的师长。他为本科生讲课时,只要一挂牌,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立马济济一堂。 • 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因为童年经历的刺激,罗尔斯有点口吃,有一个同学听他将“文明”一词说得断断续续,差 • 点笑了出来,但马上遭到了前座同学的一个白眼,似乎犯了大不敬之罪。最后一次课毕,罗尔斯谦逊地说:课堂所 • 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思考。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雷鸣般鼓掌。大师见状,像小孩子一般害羞地夹起讲 • 义,快步离开教室。同学们依然毕恭毕敬,掌声不衰。冬天拍手是项苦差,小同学的手拍得又红又痛,他悄悄地问 • 一旁的同学:“到底还要鼓掌多久?”同学俨然答曰:“一直拍到罗尔斯先生听不见为止。” • 这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羞色啊!一个男人的羞色最是可贵,一位大师的羞色尤其珍贵。它不是故作姿态,如山 • 泉击涧,似清风明月,是自然不过的流露。我不由得为这羞色叫一声“美哉”。诗人泰戈尔曾经说:“美的东西都是有 • 色彩的。”而羞色这一种美,胜过红梅翠柳,它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迷人的风韵,却需要用心灵去发现。有多少现 • 代人已经不会脸红了——仔细想想,可不是么?害羞是人类纯真的感情现象,是待人处世的自然流露。它是一种感 • 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的心理活动,它往往伴随着谦逊的态度。害羞也是一种感情信号,一种动情的外部表现,是被 • 拨动了心弦的感应。 • 羞色泛起,那正是在呼唤人的本色,呼唤一种正常的精神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