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 理想的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 理想的大学教师. —— 努力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系列讲座之一. 一、 大学教师的理想. 大学教师的理想 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孟子 尽心章句上 ) 追求道(真理). 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 的梦想. 高徒出名师 “不是名师出高徒, 而是高徒出名师”. 梦想 —— 理想. 人类由梦想走向文明

ne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 理想的大学教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教师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教师 ——努力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系列讲座之一

  2. 一、大学教师的理想 • 大学教师的理想 •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 (孟子 尽心章句上) • 追求道(真理)

  3. 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 的梦想 • 高徒出名师 • “不是名师出高徒, • 而是高徒出名师”

  4. 梦想——理想 • 人类由梦想走向文明 • 史诗都是证明:藏族史诗《格萨尔》、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贝奥武甫》;冰岛的史诗《埃达》;芬兰的《卡勒瓦拉》;亚美尼亚的史诗《萨逊的大卫》;法国的史诗《罗兰之歌》;俄罗斯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汉族的史诗《黑暗传》

  5. 梦想——理想 • 《诗经、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生下后稷周人始祖。 • 有梦想才能苦中有乐。苦中有乐,是感悟带来的享受。 • 有梦想才能乐此不疲。乐此不疲,是职业成就感的期望

  6. 吴浩青--院士、物理化学家 • 育精英桃李芬芳 • “我的育人抱负是通过几十年言传身教来实现的,我的学生也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很有出息。这些年来,我直接指导过的学生中,已有汪尔康、沈之泉和邓景发三位院士。”

  7. 二、理想的大学教师 • 读书——有高深学问 •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8. 读书——理想 • 读书,酝酿激情。 • 读书是积累,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聚集感情,当读书读到不吐不快时,激情就会迸发.。会科研的大学教师,往往是会读书之人。 • 读文学以蕴情。 • 读哲学以思辩。 • 读教育学以知人。 • 读心理学以知心。

  9. 质疑——理想 • 质疑,激发激情。 • 读书质疑. 读活书和读死书 • 备课质疑. 备学生? • 教法质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行动、激情四射。 • 积累、质疑后,是激情四射的阶段,或辩论、或演讲、或行文,总之要用行动来让激情发泄出来。

  10. 启发、引导、神态等 • 论语·先进第十一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1. 理想——体悟 • 教师在科研上要有所成就,除了读书积累以外,要有悟性,要能体悟是关键。 • 关于悟与体悟。 • 悟,汉语大辞典上说,指觉醒、觉悟;启发,使之感悟;理解、领会等意。 • 体悟,是体味领会,意为恭行反思,领会要旨,用行动来表明你的悟性。

  12. 理想——体悟 • 《论语•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诗经》:《硕人》

  13. 理想——技能 • 说得优美 • 做得漂亮 • 展示得出神入化

  14. 理想——美的境界 •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 学生成就给老师以美的回报

  15. 结语 • 希望年轻的大学教师能成为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 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第64页 和网上[xumye 发表于 2006-7-27 13:30:00] 羞色最美 •  这是哈佛教授罗尔斯的一件轶事。罗尔斯是名满士林的哲学大师,集“红烛”“园丁”“扶手”“人梯”精神于一身,更是一 • 位“擦去的是功利,写下的是奉献”的师长。他为本科生讲课时,只要一挂牌,几百人的梯形大教室立马济济一堂。 • 每次都需要提前去“霸位”。因为童年经历的刺激,罗尔斯有点口吃,有一个同学听他将“文明”一词说得断断续续,差 • 点笑了出来,但马上遭到了前座同学的一个白眼,似乎犯了大不敬之罪。最后一次课毕,罗尔斯谦逊地说:课堂所 • 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独立思考。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雷鸣般鼓掌。大师见状,像小孩子一般害羞地夹起讲 • 义,快步离开教室。同学们依然毕恭毕敬,掌声不衰。冬天拍手是项苦差,小同学的手拍得又红又痛,他悄悄地问 • 一旁的同学:“到底还要鼓掌多久?”同学俨然答曰:“一直拍到罗尔斯先生听不见为止。” •   这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羞色啊!一个男人的羞色最是可贵,一位大师的羞色尤其珍贵。它不是故作姿态,如山 • 泉击涧,似清风明月,是自然不过的流露。我不由得为这羞色叫一声“美哉”。诗人泰戈尔曾经说:“美的东西都是有 • 色彩的。”而羞色这一种美,胜过红梅翠柳,它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迷人的风韵,却需要用心灵去发现。有多少现 • 代人已经不会脸红了——仔细想想,可不是么?害羞是人类纯真的感情现象,是待人处世的自然流露。它是一种感 • 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的心理活动,它往往伴随着谦逊的态度。害羞也是一种感情信号,一种动情的外部表现,是被 • 拨动了心弦的感应。 •     羞色泛起,那正是在呼唤人的本色,呼唤一种正常的精神操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