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96 Views
数学课的教学计划. 数学课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学期计划包括: ( 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2 )本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 ( 3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 研究课题。 ( 4 )教学进度表。. 单元计划是按教材的章或节,比学期计划要详细,是全学期的执行计划。单元计划不宜过大,若教材的章节过多时,可以按知识结构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一般以一至两周的课构成一个单元为宜。. 单元计划. 提高与复习. 复习与提高.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 用计算器计算. 应用题. 分数.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E N D
数学课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数学课的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 学期计划包括: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本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 (3)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 研究课题。 (4)教学进度表。
单元计划是按教材的章或节,比学期计划要详细,是全学期的执行计划。单元计划不宜过大,若教材的章节过多时,可以按知识结构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一般以一至两周的课构成一个单元为宜。单元计划是按教材的章或节,比学期计划要详细,是全学期的执行计划。单元计划不宜过大,若教材的章节过多时,可以按知识结构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一般以一至两周的课构成一个单元为宜。
单元计划 提高与复习
复习与提高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 用计算器计算 应用题 分数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知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复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用法。 4、复习用两位数乘除的计算。 5、能综合运用各种数量关系进行问题解决。 6、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过程和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分别归纳出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互逆关系。 2、在复习的过程中,提高两位数乘除法计算的正确性,发展 计算的灵活性。 3、综合运用各种数量关系进行问题解决,感受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4、结合具体生活经验,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初步体会到分 数“比”的含义。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复习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 的计算习惯。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数学 是生活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3、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数 学问题的欲望。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重点: 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理解加减法、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相等的分数,体会到分数“比”的含义。 难点: 1、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推导过程。 3、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4、理解等值分数。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单元测试参考题: 一、填空。 加数+( )=和 被减数-减数=( ) 和-( )=另一个加数 ( )-差=( ) 二、求( )中的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 )+243=500 ( )×56=2688 781+( )=999 73×( )=28477 ( )-215=535 ( )÷99=88 1567-( )=567 4599÷( )=511 ( )-439=0 ( )÷496=0 三、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单元名称: 复习与提高 单元测试参考题: 四、应用题 (1)一套西装450元,一件衬衫45元,一套西装的价钱是一件衬衫价钱 的几倍? (2)学校买12张课桌、10把椅子,每张课桌99元,每把椅子302元。去 买时要带多少钱? (3)红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绿花的朵数比黄花的3倍还 多1朵。三种花一共有几朵? 五、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找规律,并按规律推出结果。 15×11= 21×11= 17×11= 22×11= 18×11= 35×11= 19×11= 48×11= 20×11= 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