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3 Views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李宁秀. 一、社区卫生服务概述. (一)社区卫生服务(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第一线服务 综合性服务 持续性服务 协调性服务 可及性服务.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 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2. 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主要支点
E N D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李宁秀
(一)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的概念 •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 第一线服务 • 综合性服务 • 持续性服务 • 协调性服务 • 可及性服务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 1.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 2.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主要支点 • 3.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4.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4.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 5.是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 • 6.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最佳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1月15日) • (8)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的保健等工作。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网点,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999年7月10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第一个政策指导性文件:基本概念、基本组织框架、基本政策。1999年7月10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第一个政策指导性文件:基本概念、基本组织框架、基本政策。 • 上海、天津、北京、深圳、济南、成都等大中型城市以转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为重点、以结构和功能的两个转变为核心,在服务网络、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2000年12月,卫生部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指导标准》2000年12月,卫生部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指导标准》 • 2001年10月,卫生部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试行)》
2001年12月,卫生部印发《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2001年12月,卫生部印发《200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 • 2002年8月,卫生部等11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开门办”社区卫生服务为指导思想,促进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继续深化。 • 2003年8,卫生部等3部委《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
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成立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 [2006] 10号 •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协议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标: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 一方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成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可以带动医保、药品、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成为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几年城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逐项落到实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近几年城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逐项落到实处。
2006年3-8月,制订9个配套文件,12月,领导小组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2006年3-8月,制订9个配套文件,12月,领导小组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我省的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于1998年,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1999年建立的,在这之后,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文件,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快的发展。。我省的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于1998年,第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1999年建立的,在这之后,国家和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文件,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快的发展。。
截至2006年10月,全省有18个地级市、38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40个县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分别占市辖区总数的88.4%、县级市总数的78.6%、县总数的32.3%。截至2006年10月,全省有18个地级市、38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40个县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分别占市辖区总数的88.4%、县级市总数的78.6%、县总数的32.3%。 • 2012年,全省21个地/市/州均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了全省71.2%的街道办事处。
社区卫生机构人力资源 • 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9170人。 • 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22758人。
人才培养 • 2000年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 • 全科医学博士 • 硕士学历教育 • 全科医生骨干培训 • 岗位培训 • 继续医学教育 • 共培训13900余人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 • 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 • 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在大中城市积极开展以在职人员转型培训为重点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
2005年:初步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2005年:初步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在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在职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逐步推广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工作 • 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只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制定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 制定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规定了培养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和考核等 • 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 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全科/家庭医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 第11条规定了全科/家庭医学专业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评审条件
截止至2011年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截止至2011年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各地发展不平衡: • 东部9个省(区、市)全部开展 • 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中有12个开展 • 2006年~2010年总计培训近7000人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2011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 《指导意见》指出“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 2012年卫生部出台《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长远和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保障。《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长远和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