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2

《 春秋公羊传 》 导读

《 春秋公羊传 》 导读. 陕西师范大学. 提纲. 一、 春秋、 《 春秋 》 、 《 春秋 》 传 二、 《 公羊传 》 与公羊学 三、 《 公羊传 》 及公羊学的主要观点 四、 《 公羊传 》 与公羊学研究的兴盛、传承 与再度复兴 五、 《 春秋公羊传 》 的版本 六、经典章节 七、学习 《 公羊传 》 的参考书目. 一、 春秋、 《 春秋 》 、 《 春秋 》 传. (一) 春秋 (二) 《 春秋 》 (三) 《 春秋 》 传. (一)春秋.

Download Presentation

《 春秋公羊传 》 导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春秋公羊传》导读 陕西师范大学

  2. 提纲 • 一、 春秋、《春秋》、《春秋》传 • 二、《公羊传》与公羊学 • 三、《公羊传》及公羊学的主要观点 • 四、《公羊传》与公羊学研究的兴盛、传承 与再度复兴 • 五、《春秋公羊传》的版本 • 六、经典章节 • 七、学习《公羊传》的参考书目

  3. 一、 春秋、《春秋》、《春秋》传 • (一) 春秋 • (二)《春秋》 • (三)《春秋》传

  4. (一)春秋 •  “春秋”是时代名,因编年体鲁国国史《春秋》得名。《春秋》及其三传是了解春秋时代的重要典籍,了解春秋时代又是解读《春秋》及其三传的法门。然而至今,史学界对春秋时代的认识和见解仍不尽相同。这必然关涉对《春秋》及其三传的解读。因此,先将我们所认同的对春秋时代的看法说明一下。

  5. 春秋时代的断代 •  春秋始于周平王东迁,其截止年代说法不一,目前通用的起迄年代为周平王元年(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 )

  6. 平王姬宜臼(前770—前720年,鲁孝公三十七年—鲁隐公三年)是申侯的外甥,申侯为宜臼争王位,联合犬戎杀了幽王。当时拥护平王的诸侯是申、许、郑、晋、秦等,而东方诸侯鲁、卫、齐等对平王得政及其东迁十分不满,于是王令不行。周王室独尊、诸侯并列的局面动摇,王权一步步衰弱,终至形成政由方伯的新形势,霸主相继登场。

  7.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将自周平王东迁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分为三个阶段:一、霸前期:迄鲁庄公八年(翌年齐桓公立),凡八十五年。二、霸政时期:自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元年)起,迄鲁襄公十五年(晋悼公卒),凡一百二十七年。三、霸政衰微时期(即大夫执政期),凡九十一年。

  8. 霸前期 •  霸前期的特点,首先是王权衰微,无以号令诸侯。周平王崩,鲁隐公竟然不奔丧。周桓王(前719—前697年,鲁隐公四年—鲁桓公十五年)即位,则极力讨好东部诸侯中与周室最亲、最有地位的鲁国,十三年中竟然五次聘鲁,(此后至春秋末就只有僖公三十年、宣公十年两次)希望得到鲁国的支持。特点之二,诸侯国内乱,郑、鲁、晋、宋、陈、卫等国为夺君位,杀伐争斗此起彼伏,王室毫无控制能力。其三是诸侯灭国兼并连绵不断,华夏诸侯群龙无首,夷狄戎蛮乘机肆意侵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隐公四年》),中原大地烽火不断,王室亦无能为力。

  9. 霸政时期 • 原本“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分土而守,分民而治”的局面不再。此时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尊王攘夷,扶危救困,取信于天下,从此进入霸政时期,周王室大权旁落。霸主在冠冕堂皇的尊王旗帜下,取代了天王号令诸侯的作用。比如,组织同盟国家立盟誓互不侵犯、协同处理国际争端、抑制裁决篡弑谋逆、组织联军平乱攘夷等等。在一百多年的霸政中,参与联盟的国家越来越多,范围逐渐扩大。齐桓公时,主要是东方诸国,齐、鲁、宋、陈、曹、许、卫等。晋文霸政时则发展到了西方诸国,戎狄渐次归附。后来,一直被称为荆蛮、南蛮的楚庄王、吴王阖闾亦成为诸夏霸主。然而尽管霸主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无奈诸侯国各怀异志,所以不断结盟也不断毁盟。

  10. 霸政衰微时期 • 春秋后期,“诸侯僭王室”又进而发展到“大夫僭诸侯”,各诸侯国内部的“大夫世袭”司空见惯。其后果必然是卿大夫宗族力量渐强,实力膨胀,逐步操纵了诸侯国的政权,就是这样,春秋终于进入了大夫以至陪臣执政时期。

  11. 春秋时代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初期阶段 •  这个变化过程,正是社会形态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演进的初期阶段。西周诸侯的土地和奴隶是周天子分封的,受封者仅拥有“食其租税”的权利,“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进入东周以后,王室权力衰弱,封建领主对受封土地“食其租税”的领有权向所有权转化,土地上的劳动者也随土地一起成为领主所有。促进这一形势变化的还有一个重大的经济因素,那就是春秋初期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铁制耕具利于开垦荒地,“私田”渐广。这些变化使得天子“受民(劳动力)受疆土(生产资料)”无法维持,土地王有制向私有制过渡。《诗经·大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及《左传》中多次记载的贵族之间的土地纠纷,充分说明土地王有已解体,私人占有的局面已经是天子无法控制的了。

  12. 伴随各国私有土地的产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形成,氏族贵族制没落。郑国、晋国“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表明自由民增多,新兴地主阶级财产、势力膨胀,制法的必要性突出了。铸刑鼎,打破了贵族原有的特殊地位,正如《左传·昭公六年》所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无论贵族还是新兴地主、平民,都要受这法的约束。封建宗法制下的与生俱来无可改变的身分地位,不再一成不变。战功可以使庶人、工商进为下级军官,从被统治阶级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战功也可以使无人身自由的奴隶获得自由。这一切变化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3. 春秋时代是国内战争频繁的时期 • 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国内战争最为频繁的时期,仅据《春秋》所记载的军事行动,就多达四百八十余次。即使是国家之间的聘问、盟会等行为也多数与战争紧密相连。战争几乎成了这一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

  14. 周平王东迁之举不仅不能回避戎狄,反而使他们进一步向中原进逼,深入到了黄河流域,对中原诸侯国造成重大威胁。他们多次侵伐郑、卫、齐、晋、宋、鲁等国,甚至灭邢、温,亡卫。卫国因此而迁都楚丘,再迁至帝丘。齐桓公称霸,联合起诸侯才北败戎狄,南服荆楚。春秋中期以后,晋国、秦国强大起来,诸夏与戎狄的战事减少,相融多于相伐。春秋时期更多的是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的战争。诸侯兼并,西周就已经发生,武王时期的八百诸侯到春秋初期只剩一百三十几个了。

  15. 东迁后,衰弱的周天子更无法控制局面。弱肉强食,大国称霸,齐、晋、楚、秦、吴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小国家趋利避害游走于大国之间以寻求庇护,但是最终还是被大国一个一个地吞掉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卿大夫宗族实力的膨胀,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深重。于是,春秋中后期,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硝烟不减,诸侯国内各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夺君权的战争甚嚣尘上。这类夺权的战争多数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与封建领主之间的战争,属于社会转型的战争。为适应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需要,各国军备暴增,纷纷突破“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周礼之制。战争规模迅速扩大,战争的方式也在变化。

  16. (二)《春秋》 • 1.“春秋”其名 • 2.孔子与《春秋》

  17. 1.“春秋”其名 •  “春秋”本是春秋时期鲁国国史的专名。因鲁史编年必记载四时,不便以四字为书名,乃错落举“春”、“秋”以统括“夏”、“冬”。《孟子·离娄下》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赵岐注:“此三大国史记之异名。‘乘’者,兴于田赋乘马之事,因以为名;‘梼杌’者,嚚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春秋’,以二始举四时,记万事之名。”) 史称《鲁春秋》。 • “春秋”也是当时各国史记的通名,《墨子》中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之说,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国语》中所说的《春秋》也是泛指史书。故此,后代以“春秋”作为“史”的代称,进而被借用来表示岁月、年龄。

  18. 今传世之《春秋》,是孔子依据当时的鲁国史书修订而成的。《公羊传》中所说的“不修《春秋》”指的是鲁国原国史,是史书,今已不存。经孔子笔削而传世的《春秋》,是以鲁国十二公的历史故实为依托,立经世大法的政治书。二者有质的不同。

  19. 对《春秋》的认识 • 名为《春秋》,又非正经史书,历史上就曾有因为不解其中味而诬《春秋》者,比如王安石蔑之为“断滥朝报”,意思是说《春秋》是残破不全的诸侯赴告。

  20. 也有深解其中味者,朱熹《近思录》就指岀:“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春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如日星,乃易见也;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也。或抑或纵,或与或夺,或进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衡,揆道之模范也。……《诗》、《书》载道之文,《春秋》圣人之用。《诗》、《书》如药方,《春秋》如用药治病。圣人之用,全在此书,所谓“不如载之行事深切著明”者也。……《五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律令唯言其法,至于断例,则始见其法之用也。”

  21. 《孟子》和《史记》还分别阐释了《春秋》的社会价值,《孟子·滕文公下》曰: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22. 2.孔子与《春秋》 •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历来说法纷纭,主流意见是今传世之《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

  23. 相关文献 • 《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24. 孔子修《春秋》的目的,不在于记史而在于以史实说法,借事以明义,在针砭世事中立治世之法,从而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著于竹帛,传之于弟子,进而传于后世。只看它在不少年份中,春夏秋冬四季之下只有一两个字,如“雨”、“螟”、“宋灾”之类;有多处是“夏,四月”,“冬,十月”之类只记时不记事;桓公十三年春季之后只有“夏大水,秋七月,冬十月”寥寥数字,桓公七年甚至只有春夏无秋冬,显然,它不是一部按部就班记事的国史。孔子修《春秋》的目的,不在于记史而在于以史实说法,借事以明义,在针砭世事中立治世之法,从而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著于竹帛,传之于弟子,进而传于后世。只看它在不少年份中,春夏秋冬四季之下只有一两个字,如“雨”、“螟”、“宋灾”之类;有多处是“夏,四月”,“冬,十月”之类只记时不记事;桓公十三年春季之后只有“夏大水,秋七月,冬十月”寥寥数字,桓公七年甚至只有春夏无秋冬,显然,它不是一部按部就班记事的国史。

  25. 对孔子修《春秋》的认可 •  《孟子》、《春秋繁露》、《公羊传》、《史记》、《汉书》等大量典籍,或说孔子“作《春秋》”,或说“为《春秋》”,或说“修《春秋》”,或说“次《春秋》”,或说“笔削《春秋》”。可见战国、西汉以来的学者都承认《春秋》为孔子所作或由他修订的。《史记》更是多少次反复记述这一史实,此说为历代学者认可 。

  26. 对孔子修《春秋》的置疑 • 有些学者置疑,如唐人刘知几在他的《史通·外篇·惑经》中就提出一些疑问。宋王安石说如“断烂朝报”般的《春秋》,不会是孔圣人所修。近代疑古派也提出过一些怀疑。今人杨伯峻声称“不怕得罪圣人”,在《春秋左传注·前言》中给予坚决的否定: 孔丘自己说过“述而不作”,孟轲硬说他“作《春秋》”。《论语》是专记孔丘和他门弟子言行的书,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春秋》,孔丘实未尝修《春秋》,更不曾作《春秋》。后代学者也有人对孔丘曾修或作《春秋》表示怀疑,但他怕背负得罪圣人之名,不敢直说,只能婉曲说出。纵是说得婉转,他们的真意还是可以看出。

  27. 子夏 与《春秋》 • 少于孔子四十四岁的子夏,是孔子晚年的门生。

  28. 子夏,是孔子晚年的门生,他亲聆孔子口授《春秋》,是传《春秋传》的祖师,《论语》中子夏曾出现23次之多,为何不曾提及《春秋》呢?这只能存疑,有待考证。不过子夏对《春秋》的诠释很受战国学者推重,并用以作为提出政见的论据。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绝之。”今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而使其主行惠,故简公受其祸。故子夏曰:“善持势者,蚤绝奸之萌。可见子夏作为治《春秋》的大家在当时是颇有名气、颇有影响的。

  29. (三)《春秋》传 •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春秋》曾有五家解经传承。其中《邹氏传》、《夹氏传》连班固都未曾见到,早已失传。只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流传至今。班固著录《左传》作者为“左丘明,鲁太史”,《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为“鲁君子左丘明”。典籍中常称其为《左氏传》,成书最早,用先秦古文书写,属于古文经。杨伯峻推论大约成书在鲁哀公之后的60-80年间,即公元前403-前386年前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师徒口耳相传授之学,《公羊传》于汉代景帝时,即公元前156-前143年间,才写定成书。因其使用的是汉代通行文字隶书,故称为今文经。《穀梁传》成书则更在《公羊传》之后了。班固著录《穀梁传》作者为“穀梁子,鲁人”。颜师古曰:“名喜。”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注疏〉序》云:“穀梁子名(淑)[俶],字元始,鲁人。一名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故曰《穀梁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同意杨士勋之说,认为“《穀梁》亦是著竹帛者题其亲师,故曰《穀梁传》。”三传师承不同,注经侧重点不同,内容不同。

  30. 今文经、古文经之争 • 自壁中古文经出现,今文经、古文经之间争论就开始了。最初还只是在文字及其训读上的异文歧义上,后来发展成学派之争。东汉,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渐次激烈起来,“《春秋》之文简易,先儒各守一传,不肯相通,互相弹射,其弊滋甚”,(《四库全书总目·陆淳·春秋集传纂例》。)“说经家之有门户,自《春秋》三传始”。如此,《春秋》三传成了今古文经学矛盾斗争的焦点。

  31. 《公羊传》在董仲舒演绎下成就了公羊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但他将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混迹其中,助长了西汉晚期阴阳灾异之说的大肆泛滥,这成为董仲舒公羊学的明显弱点,遗人话柄。此后古文学派渐盛,逐步占据上风。三国时魏人鍾繇竟然比喻《左传》是“大官厨”,《公羊》是“卖饼家”。(《三国志·魏书·裴潜》引《魏略》:“司隶鍾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太平御览》第四百六十四、八百六十、六百一十卷所引,或作“大官”、“太官”,或作“大官厨”。)《公羊传》在董仲舒演绎下成就了公羊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但他将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混迹其中,助长了西汉晚期阴阳灾异之说的大肆泛滥,这成为董仲舒公羊学的明显弱点,遗人话柄。此后古文学派渐盛,逐步占据上风。三国时魏人鍾繇竟然比喻《左传》是“大官厨”,《公羊》是“卖饼家”。(《三国志·魏书·裴潜》引《魏略》:“司隶鍾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谓《左氏》为太官,而谓《公羊》为卖饼家。”《太平御览》第四百六十四、八百六十、六百一十卷所引,或作“大官”、“太官”,或作“大官厨”。)

  32. 杨伯峻批评得更彻底,认为《公羊传》的贡献不过是“偶然发现一两点全经体例”而已,说“《公羊传》、《穀梁传》不是空话便是怪话,极少具体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不是穿凿附会,便是迂腐迷信”。又根据当时各国使用的历法不同说,“足见《公羊传》所谓‘大一统’之说是骗人的鬼话”,公羊家之书“真是越读越糊涂。不是这些学者糊涂,我认为是《公羊传》、《穀梁传》本身糊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杨伯峻批评得更彻底,认为《公羊传》的贡献不过是“偶然发现一两点全经体例”而已,说“《公羊传》、《穀梁传》不是空话便是怪话,极少具体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不是穿凿附会,便是迂腐迷信”。又根据当时各国使用的历法不同说,“足见《公羊传》所谓‘大一统’之说是骗人的鬼话”,公羊家之书“真是越读越糊涂。不是这些学者糊涂,我认为是《公羊传》、《穀梁传》本身糊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

  33. 《左传》被排斥在西汉官学之外 • 《左传》成书早几百年,为什么却被排斥在西汉官学之外?至汉哀帝时刘歆曾为《左传》争立官学,为什么今文家一句“左氏不传《春秋》”,便未得立?其所谓不传《春秋》,据公羊家言,一方面指左丘明不是孔子弟子,未得孔子口授,故不知孔子作《春秋》借事明义之旨;另一方面就其内容看,《左传》是史书,着重从史实方面解释《春秋》,没有阐明《春秋》的义理,即不传《春秋》中蕴涵的微言大义。杨伯峻也说:“《左传》直接解释经文的话比较少。”汉代统治者将《春秋公羊传》立为官学,后代统治者一直将它奉为治世经典,因为它是阐释孔子政治学说的政书。他们绝不是将它当作史书看待和利用的,因为记录史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是古文经《左传》。

  34. 皮锡瑞《经学通论》曰:“综而论之,春秋有大义,有微言,大义在诛乱臣贼子,微言在为后王立法,惟《公羊》兼传大义微言。《穀梁传》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特为斟酌分别,学者可审所择从矣。”此言是比较客观的。

  35. 二、《公羊传》与公羊学 • (一)《公羊传》的名称 • (二) 撰《公羊传》的人

  36. (一)《公羊传》的名称 • 徐彦《春秋公羊传疏》引戴宏序曰:《公羊传》是“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与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 ”戴宏所记述《公羊传》的师承关系或许有脱略而不全,因为自子夏至汉景帝仅只五六代似讲不通。况且《公羊传》中提到了几位经师,如;子沈子、子司马子、子女子、子北宫子、鲁子、曾子并不在师承世系之中。班固著录《公羊传》作者为“公羊子,齐人”。颜师古曰:“名高。”然公羊高只是子夏之后学,《公羊传》的一代传人而已。《四库全书总目》亦曰:“旧题周公羊高撰,实高所传述,而其玄孙寿及胡毋子都录为书。”与左丘明所传之《春秋左氏传》以经解者来命名(这也只是一说而已)不同,《春秋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氏。

  37. 西汉尊今文经学,《诗》则韩、鲁、齐三家,《书》则欧阳氏、大小夏侯氏三家,《易》则施、孟、梁丘、京房四家,《礼》则大小戴,《春秋》则《公羊传》。因此,其间经、传、子、史中所称引之《诗》、《书》、《易》、《礼》均指今文经,所称引之《春秋传》,自然是《公羊传》。无论《孟子》、《荀子》、《韩非子》、《史记》等皆如此。汉人注经称《春秋传》者也是指《公羊传》,《说文解字》所引《公羊传》内容,也冠名为《春秋传》,在《春秋繁露》中则径称《传》,全不见《公羊传》之称谓。例如,《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郑玄注:“谓见侵伐也,《春秋传》曰:‘国灭,君死之,正也。’”这段所谓《春秋传》见于《公羊传·襄公六年》。就是说经学早期无《公羊传》之称。

  38. 据近代经学家崔适考证,《公羊传》之名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早期斗争的产物,《公羊传》之名与公羊氏之籍都出自刘歆的《七略》。刘歆是西汉末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王莽托古改制,立刘歆为博士,封为国师,贬抑今文和今文经。一时古文广为传播,古文经学大行。刘歆欲黜《公羊传》使与穀梁氏、邹氏、夹氏等同,因而乘整理宫廷藏书职事之便,更其名为《公羊传》,著录于《七略》之中。看来清人廖平在《古今学考》中说,“盖汉人今古纷争,积成仇隙,博士先立,古学之士疾之如仇”,也许并不为过。“新莽”覆亡,今文经学重又抬头,然官修书目《七略》早已编订流行。其后,班固《汉书·艺文志》以《七略》为蓝本编修,(《汉书·艺文志》总序有就刘歆《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之语。)《公羊传》之名遂定矣。况且,班固也是崇古文抑今文的古文经学营垒中的大家,《汉书》中多用古文古义,甚至马融都“多未能通”,而从班昭受读。

  39. 还有另一说法,《公羊传》并非一人之作。《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公羊传注疏》云: 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穀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著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高之明证。

  40.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亦云:“《公羊传》内容,绝非成于一人,杂引群贤,即其明证。”《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穀梁传注疏》又曰:“……至胡毋生乃著竹帛,题其亲师,故曰《公羊传》。”皮锡瑞《经学通论》亦如是说。然“题其亲师”这一推论如果成立,那么自西汉著于竹帛始,就当称为《公羊传》了,为何西汉的典籍中但称《春秋传》,不见《公羊传》之名?东汉班固整理编撰的《白虎通义》引述《公羊传》时,多数情况下冠之以《春秋传》,只有少数几处称《春秋公羊传》,这是为什么呢?故“题其亲师”说不足信。

  41. (二)撰《公羊传》的人 • 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又《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司马迁明确指出,孔子借《春秋》褒贬是非以定制立法,然其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直书于册,隐而难明,只好将不得明言者,通过“口授”传其旨意于“七十子之徒”。显然,《春秋》经之外还有孔子口授之言。这口授的内容则是由子夏以往一代代口耳相传,及传至汉景帝时“著于竹帛”的《春秋传》,即后来称作《公羊传》者。公羊家认为《春秋》经中“以史实说法”的微言大义,不是孔子亲自口授,是无人能知晓的。

  42. 今从形式上看,《公羊传》以设问作答,层层推进的方式阐发《春秋》微言大义,确实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疏通经义,讲解经文如何“设褒贬”、“制义法”,“别嫌疑”、“明是非”。在讲解《春秋》的褒贬、“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中将《春秋》治世理想揭示出来。皮锡瑞《经学通论》说:“《春秋》为后世立法,唯《公羊》能发明斯义。”认为《公羊传》独得孔子真传。

  43. 从内容上看,《公羊传》没有为《春秋》充实更多的史实。对个别历史事件经过的补充都与“说法”有关,是以史实解说孔子对该事件的态度,从而立治世之法。解铃还需系铃人,真正知晓修《春秋》时寄寓于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者,只能是修《春秋》的人。“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又有谁人能设传指点?依公羊学家的观点,《公羊传》为孔子亲传。

  44. 三、《公羊传》及公羊学的主要观点 • (一) “大一统”说 • (二) “三世”说 • (三) “通三统”说、《春秋》改制说 • (四) 寓褒贬说 • (五) “素王”说

  45. 在治学的方法路径和目标上,今、古文经学派大相径庭。古文经学始终周旋于文字训诂、史迹钩沉与考证的圈子里,想方设法追本溯源。《左传》是在广泛搜集资料上下功夫,以完善《春秋》的史实记述。《公羊传》及由此而衍生的公羊学,是政治学,重在实践。后代的公羊学家大多遵循并发展董仲舒《春秋繁露》、何休《解诂》的路径研究《公羊传》,深入开掘《春秋》经以至《公羊传》中蕴涵的隐微内容及深奥意旨,不断发明和推进《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公羊学家善于抓住《公羊传》政治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精心取证、归纳,在阐释经义中,针对自己面临的社会现实加以大胆发挥,不仅具有富含变革意义的史学理论,而且有丰富例证,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一门历史哲学。

  46. 应该说公羊学是以圣人经典来解决现实问题,“借古谕今”、“古为今用”的先驱,在古代经学中自成体系,是一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学问。古文学家不理解公羊学说的实质及其门径,不理解何休的《公羊解诂》,于是,诬蔑何休是《公羊》的罪人。这似乎是委屈了这位大儒。其实董仲舒、何休,以至后来的公羊家全是以“求圣人之初心”为旨归的。董仲舒声明:“夫义出于经。经传,大本也。”(《春秋繁露·重政》。)即以《春秋》及《公羊传》为推求圣人之心的文本依据。刘逢禄《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后叙》曰:“晋唐以来之非何氏者,皆不得其门,不升其堂者也。”

  47. (一)“大一统”说 • “大一统” 即尊奉王室,维护一统之制的观点。《公羊传》隐公元年开宗明义阐释的是“王正月”之大义: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这是这部经世政治著作政治理论的核心,也是儒家的政治理论纲领。它贯彻于《春秋》及《公羊传》始终。

  48. 如:僖公二十八年《春秋》堂而皇之的“公朝于王所”、“天王狩于河阳”,实际上是周王听命于晋文公去出席“践土之会”和“温之会”,《公羊传》释其褒贬曰:“曷为不言公入京师?天子在是也。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

  49. 又如,郑国与王室矛盾日深,积怨日重,不再朝觐。桓公五年,周桓王率诸侯伐郑。然而从者只有蔡、卫、陈三国。结果王师大败,郑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春秋》隐讳的书法是:“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公羊传》发其微言为:“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是对蔡、卫、陈遵王命进行褒扬,隐含着对那些不尊王的诸侯的批评。在“不与致天子也”、“从王正也”中寄托着尊王、“大一统”的理念和原则。

  50. 再如,只要是有王室的人参预活动,《春秋》行文中均给予尊崇的地位。《春秋·庄公六年》:“王人子突救卫。”《公羊传》解释说:“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贵也。贵则其称人何?系诸人也。曷为系诸人?王人耳。”读《春秋》、《公羊传》首先要把握住其中蕴含的这个理念,不然会不知所云,不知其所以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