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分析:本单元在八年级与九年级的教材中居于 承上启下 的地位。. 2. 结构分析. 20 世纪 上半期 整个世界的概况. 20 世纪 上半期 中国的概况. 3. 课题分析.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 1 )何为震荡?. 震动,动荡不宁。 《 辞海 》. 这里的震荡是指: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挫折. ( 2 )全球性震荡的表现. 严重的经济危机. 剧烈的社会动荡. 世界大战. ( 3 )震荡的根源.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带来一系列变化. 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 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

nat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分析:本单元在八年级与九年级的教材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2.结构分析 20世纪 上半期 整个世界的概况 20世纪 上半期 中国的概况

  3. 3.课题分析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1)何为震荡? 震动,动荡不宁。《辞海》 这里的震荡是指: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挫折 (2)全球性震荡的表现 严重的经济危机 剧烈的社会动荡 世界大战

  4. (3)震荡的根源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带来一系列变化 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 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世界大战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民族独立 斗争 导致一系列新的矛盾或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工人运动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产阶级 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5.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初次出现的(辞海) (1)新的含义: (2)为什么要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典型案例 (3)新的发展道路有哪几种?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 现代化模式 凯末尔改革 ——半殖民地国家走向 现代化的典范 罗斯福新政 ——对传统资本主义 模式进行改革

  6. 第三课 关于“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以农村为根据地,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 二、教学设计说明 几点想法: 1.依“标”施教(总) 2.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3.突出能力培养 4.重视人文素养 5.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6.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程度与效度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8. 第一课 全球性的震荡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 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 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课时建议 3课时

  9. 识 上 的 拓 展 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两课时) 比较 异同点 出示 武器图片 ▲图文阅读 唇枪舌战 说科技 区分根本 原因和直 接原因 爆发原因 导入 ▲各抒己见 情 感 态 度 上 的 升 华 两次 世界大战 图说 法西斯 暴行 基本情况 ▲以地图为载体 性质结果影响 我为 和平 献计策

  10. 二、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 (一课时) 组图: 奇怪的现象 ▲经济危机 之新闻联播 表现 导入 经济危机 ▲我来 想办法 措施 根源 ▲经济危机 之国际观察 影响

  11.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 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 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 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课时建议 3课时

  12. (一课时)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全球性 的震荡 ▲读一读 议一议 背景 和原因 导入 ▲讨论:列宁 与十月革命胜 利的关系 ▲读图片 看录像 之一 开辟新的 发展道路 过程 十月革命 结果 和意义 苏俄 苏联 俄国 世界

  13. 二、“西亚病夫”的崛起(一课时) 欣赏图片,谈感受 土耳其的过去和现在 观看录像,忆往昔 鲜明对比 土耳其的 民族解放斗争 和凯末尔改革 疑问:“西亚病夫” 是如何崛起的? 课堂拓展: 我眼中的凯末尔

  14. 三、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一课时)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萧条时代”组、“今日美国”组、 “总统先生”组、“新政纲领”组,并布置相应的任务。 课堂结构: 内容 我再支一招 “大萧条” 中的美国 拓展 导入 罗斯福 新政 讨论:新政 成功的原因 今日美国 影响 ▲歌曲:幸福 的日子又来了 ▲短剧: 胡佛与罗斯福

  15. 第三课 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 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 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 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课时建议 4课时

  16. 一、中华民族的觉醒(一课时) 背景 原因 ▲比一比, 看谁说得好 代表 人物 对联的 翻译 与解读 导入 新文化 运动 新文化 运动 和 五四 运动 比较 ▲漫画激趣 主要 内容 宣传民主 和科学 ▲文白对比 推 动 发 展 准 备 条 件 性质 ▲辩论拓展 ▲假如我…… 导火线 ▲读图片,看录像 五四 运动 基本情况 ▲假如我是…… 假如我已经…… 意义

  17. 二、历史性的转折(一课时) ▲阅读讨论 条件 课堂延伸: 党的队伍 不断壮大 “一大” 导入 中共 成立 史料阅读 标志 “二大” ▲歌曲欣赏 意义

  18.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两课时)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确立 相关 影视作品 原因 ▲孙中山反对军阀的斗争及结果 导入 ▲合作≠合并 实现 第一次 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创立 ▲创办宗旨 成果 北伐胜利进军 ▲图说北伐;北伐军在浙江 破裂 国民党反动派 背叛革命 武装斗争 中国特色 革命道路 的确立 失败 ▲假如我是 当时的红军 长征 反“围剿” 创建农村 革命根据地 ▲假如没有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19. 敬请指导 Email:qz_fxylzl@sina.com QQ:88207535

  20. http://www.china10k.com/ 中华万年网 http://www.ls11.com/Soft_Index.asp 中学历史在线>> 下载>> 首页 http://www.ptsz.com/wgc/lsrj/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82 历史电影视频

  21.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1/07/01/000075158.shtml 专家评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20件大事 http://218.88.201.125/res/seniorhistory/picture/jds/indexzhan1.htm 中国近现代珍贵图片 http://www.abbacn.net/jiere/gqj/lzp.htm 老照片

  22. 教学设计后记 • 本单元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历史知识多,思想性强。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本人认为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可现实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真正能做到的学生比例很小,这就给教师以更大的压力。教师要充分准备好资料、备好课,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 新课程的理念重在让学生参与过程,学生敢想、会说、会演、会画、会思,所以教师要根据本校的硬件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后社会实践中。评价也要切合实际。

  23. 本册主题 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16世纪初~18世纪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原初现代化),首先在西欧兴起 第五单元 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全球 工业革命~19世纪末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 发展进程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 世界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震荡,以及人类的调整与探索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震荡,以及人类的调整与探索 20世纪上半期 20世纪上半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 人类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使工业文明得以顺利推进 九上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九上 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

  24. 读图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提高 在同学交流中提高 在教师指导中提高

  25. 读图的一般方法: 弄清图名; 认真观察和解读图像; 注意对图像进行联系和比较; 善于想象、合理推断; 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

  26. 《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 杨宁一 《历史教学》 2004.6

  27. 沙俄:沙皇统治时期俄国的称号 (1547.1—1917.3) 苏俄:苏维埃俄国的简称 (1917.11—1922.12)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 (1922.12—1991.8)

  28. 德国的统治者声称:“让别的 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 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 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 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 P88图7—1 《德国向 英国的霸权发出挑战》 表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 占世界的比例比较表

  29. 教材P91

  30. 经济不够发达; 一战前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社会矛盾激化 被夺去生命 一战中: 俄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 →武装起义(1917.3) 经济濒于破产 1917.3武装起义后: 继续参与战争 十月革命爆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