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26 Views
创建绿色学校. 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 华健. 二○○九年五月.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有,人类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有力量,也更有理由自信。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超级计算机、火星探测计划、高温超导、纳米技术、数字地球,给人们展现出无比光明的未来;但是,今天的世界也比以往存在更多的危机和隐患。核威胁、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编织成一幅没有阳光、充满污浊的黯淡图景,人类文明在这种图景中只有崩溃。. 环境危机. 物种灭绝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 垃圾成灾 城市大气污染.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沙漠化
E N D
创建绿色学校 提高环境教育水平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 华健 二○○九年五月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富有,人类也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有力量,也更有理由自信。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超级计算机、火星探测计划、高温超导、纳米技术、数字地球,给人们展现出无比光明的未来;但是,今天的世界也比以往存在更多的危机和隐患。核威胁、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编织成一幅没有阳光、充满污浊的黯淡图景,人类文明在这种图景中只有崩溃。 环境危机 • 物种灭绝 • 水资源短缺 • 水土流失 • 垃圾成灾 • 城市大气污染 • 酸雨 • 温室效应 • 臭氧层破坏 • 沙漠化 • 森林减少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沙漠化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物种灭绝 森林减少 危险行动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垃圾成灾 大气污染 资源耗竭 不堪重负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1、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 世界经济的腾飞---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日益加强---环境教育应运而生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发表《人类环境宣言》(环境教育的起步) 1977年:第比利斯宣言--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完善了环境教育的目标、框架) 1987:布伦特兰(Brundtland)报告和莫斯科会议(达到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最高目的) 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21世纪议程》(环境教育,不管是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不管何时何地,都应根植于批判性和革新性的思想之上,以促进社会转型和重构) 1997: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会议(在第比利斯建议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是作为对应《21世纪议程》及主要国际会议中提出的全球性问题而使用的,但作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也可以使用,因此,可称之为“为了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教育”) 各国政府一致认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1、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应当考虑确定2005年起的10年为‘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十年’”。2002年12月,由日本提出,46个国家联署的“关于从2005年1月起的10年定为联合国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十年(2005-2014)”的提案得到了大会的一致同意。 勿庸置疑,在解决环境危机,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过程中,教育将位于核心的地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Colin N. Power)所言,“在将一种关系转变为一种共有的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是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从这一点上看,教育是人类希望的希望。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2、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环境保护迟缓--阻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中国的环境教育: 1973 全国第一次环保会议 1981 提出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1983 全国第二次环保会议:确定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1992 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1996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创建绿色学校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指导下,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历时4年,通过一百多位热衷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自大学、中小学、环保部门等的学者、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参与,历经多次的调查、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过程,最终完成了这份《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它是供地方和学校开发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指导性文件,是落实《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具体保障措施之一。
一、环境教育的时代背景 2、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当前的环境教育正是围绕贯彻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而进行的,包括环境渗透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专题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校内外活动、环境教育研究项目等。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也将“公众参与”作为基本原则,要求:“逐步形成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参与重大项目决策的环境监督和咨询提供必要的条件、机会和场所,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二、绿色学校创建综述 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00年)》中首次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无锡市的绿色学校创建起步于2000年。 受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 2000年:亭子桥中心小学(崇安区) 2002年:原华庄中学和原锡南高级中学,现合并为太湖高级中学(直属) 2004年:宜兴市第一中学(宜兴) 2006年:天一中学(锡山)、江阴徐霞客中学(江阴)、江阴第三实验小学(江阴)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 绿色学校概念: 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绿色学校≠卫生学校 绿色学校≠绿化学校 绿色学校的基本内容 1、绿色的教育理念 2、绿色的教学管理 3、绿色的教育、教学内容 4、绿色的教育过程 5、绿色的育人环境 6、绿色的行动 绿色学校创建原则: 1、整体发展(学校各个管理领域全方位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 2、共同参与(校长、中层领导、教职员工、学生乃至家长、社区、媒体等) 3、循序渐进(长期进行并发展,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 4、因地制宜(利用人、财、物、地区等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 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师生环境素养; 2、有助于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有助于营造优美环境; 4、有助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合作; 5、有助于不断充实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6、有助于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7、有助于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绿色学校申报条件、评估标准 2004年4月修订的: 江苏省中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江苏省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江苏省“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 注:无锡市绿色学校参照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市级绿色学校考核满85分为合格。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 绿色学校申报条件 本市辖区内的所有学校(幼儿园),凡符合《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2004年4 月修订版)》(含中学、小学、幼儿园)要求的,均可申报“无锡市绿色学校”。在获得“无锡市绿色学校”荣誉后,经过一年的巩固提高,可再申报“江苏省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级别 国家表彰(在省级绿色学校中筛选出特别优秀者,每二年表彰一次) 省级绿色学校(市级绿色学校经过至少一年的巩固和提高,可申报省级) 市级绿色学校 有条件的市(县)、区也可开展市(县)、区级绿色学校创建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绿色学校”创建模式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颁布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分为六个步骤: 不断改进 学校作出创建绿色 学校的决定,成立 领导机构 申请验收或命名 制定创建 “绿色学校“ 计划 定期自我检查 与纠正 实施创建 “绿色学校“ 计划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一:作出决定 成立机构 予以公布 成立领导机构(形成正式文件;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社区和家长代表、环境教育及环保专家等;校级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领导小组任命环保督导员具体负责创建联络、协调、组织工作。) 作出创建决定(形成正式文件) 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环保、教育部门,得到指导) 公布创建决定(向全体教职工、学生,甚至延伸至家长、社区,体现共同参与) 绿色学校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图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二:制定创建计划 1、为使计划切实可行,避免浪费,少走湾路,首先应对照评估标准进行学校内部环境和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摸底。 调查小组: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调查方式:观察、问卷、采方、查档等 调查内容:环境教育现状和学校内部环境 分析结果,形成报告,作为领导小组决策依据。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二:制定创建计划 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包括: 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效果; 课外、户外、校外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 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和环境教育科研等; 校园建筑物环境特性(采光、温度、湿度、隔音等); 校园绿化美化情况(绿色面积、花树种类、布局); 校园污染情况(各部门产生的水、气、声、固废污染); 废物回收和处理情况; 各种能源、资源消耗情况(水、电、煤、气、纸等); 学校节能措施和效果; 学校周边环境及影响学校环境的因素等。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二:制定创建计划 2、根据调查结果,在人力、物力、经费有保障的条件下,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制定绿色学校计划 环境教育课程渗透; 环境教育课外、校外和社区活动; 学校内部环境管理; 校园绿化美化。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二:制定创建计划 3、创建绿色学校计划应包括以下几点: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目标和要求; 计划实施时间和工作进度安排; 计划执行与相关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经费预算及分配; 检查或考核的方法和要求。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的基本保障: 1、组织培训; 2、充实所需的资料和设备; 3、信息交流; 4、建立“绿色学校”档案。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1、培训: 培训形式:走出去(全国、省、地区) 请进来(本校) 培训主题:专题和综合 培训内容: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行政人员、任课老师、职工) 绿色学校和环境管理体系概念(行政人员) 环境教育理论和方法(任课老师) 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对象有所侧重。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2、充实更新教育资源及设备,做到五有: 一有垃圾分类装置,有节能具体行动和控制污染具体措施; 二有宣传阵地、环保书籍报刊声像、绿色网站或校本课程; 三有绿色路牌、绿色公益标语; 四有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和场地; 五有一定的绿化面积。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3、信息交流 将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信息通过现代通讯、媒体、信息系统等形式向校内外传播,并将学校外部的相关信息传达到校内。 内部交流:校长、中层领导、教职工、学生 外部交流:政府、主管部门、媒体、社区、家长 4、建立档案 绿色学校档案是学校创建过程的历史记录,也是对学校创建活动进行评估的依据,更是学校持续改进的基础。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创建台帐的建档要求 有问必答(按照考核内容和要求考哪方面内容就准备哪方面台帐) 对口归档(按照考核项目分类归档) 简洁明晰(各类台帐要有目录索引,目录标题要引人入胜便于检索查阅) 原汁原味(存放统一规格的有代表意义的资料原件,以体现活动的真实性和工作的实施过程) 系统连贯(各类资料前后左右不能自相矛盾,具有特色和代表意义的工作和活动要能反映事件的策划、组织、实施、小结、效果反馈的全过程)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三:实施创建计划 创建台帐的建档要求 佐证有力(需要证明的材料不要自我证明,而要用外来材料说明问题,如污染控制方面的污水接管等) 上呼下应(上级要求开展的活动要有应答,如“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水日”的宣传活动) 以一当十(贯彻落实上面的要求,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而要用具体行动和活动及行动活动的资料来说明落实情况) 图文并茂(能用图片照片说明问题的尽量用图片照片,但反对用影集说话,一定要图文并茂,以反映图片照片背后的更深刻的教育意义的内涵) 整洁大方(反映节约环保,反映朴实求真,反映学校经济实力)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四:自我检查与纠正 在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工作进度安排,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自我检查纠正主体: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1、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的自评报告证明学校达到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就可以向当地主管机构(环保、教育)提出申请。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2、省级绿色学校申请验收需要提交的材料: 绿色江苏省绿色学校(幼儿园)申报表一式四份(A4纸双面打印);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报告一式三份(3000字以内,A4纸); “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自评情况”一式三份; 反映创建绩效和现状的相关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 注(1)申报表、实施报告和相关文字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2)音频、视频要说明光盘形式,有条件的单位可将图片制成光盘报送; (3)各市(县)、区学校,上述材料在当地环保、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由当地环保部门送无锡市环保局;市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学校,上述材料直接送无锡市环保局。无锡市环保局收到后,半月内会教育局组织材料审阅和现场巡查指导,然后按省分配名额择优推荐给省职能部门; (4)申报省级绿色学校的必须派员参加由省职能部门组织的专项培训。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3、市级绿色学校申请验收需要提交的材料: 无锡市绿色学校(幼儿园)申报表一式三份;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报告一式二份(3000字以内); “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自评情况”一式二份;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音像资料。 注:(1)市(县)、区属学校,上述材料统一报当地环保部门,经当地环保、教育部门预查并签署意见后一并推荐给市环保局;市教育部门直属学校,上述材料统一报市环保局。 (2)上述申报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4、无锡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申报表、档案要求等资料获取渠道: (1)当地环保、教育部门职能处室 (2)网上下载: http://www.hbj.wuxi.gov.cn 5、江苏省绿色学校考核验收程序: 凡申报江苏省绿色学校的,市环保局会市教育局根据名额,在市级绿色学校中择优向省厅推荐报送。省级绿色学校申报、考核的时间和要求等具体事宜按省职能部门的要求执行。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6、创建绿色学校主管部门职能处室及主管人员:市环保局宣教处(华健)、市教育局(叶浩老师)、市校管中心(王建华部长) 申报材料最终提交部门:市环保局宣教处,电话:85053265 省级:由市环保、教育局签署推荐意见后报省环保部门 申报省、市级绿色学校的申报材料务必于2009年8月底前报无锡市环保局。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7、考核验收遵循原则: 客观性(以档案中的数据和事实,以实地考核情况为依据) 公开性与公正性(存在问题告知被考核学校,考评情况留档备查,同类别考核学校一视同仁) 本地化(充分利用当地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等,突现地方特色,表现教学活动和环保行动的特色和多样性) 鼓励为主(以肯定成绩为主,以利于学校发展为目的,鼓励学校不断创新发展)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五:申请验收和考核命名 8、 对申报市级绿色学校的单位,经考核合格,由无锡市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发文命名为无锡市绿色学校,并适时组织授牌表彰。 对申报省级绿色学校的单位,经考核合格,由江苏省环保厅、教育厅联合发文命名为江苏省绿色学校,并适时组织授牌表彰。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步骤六:不断改进,持续提高 绿色学校为非终身制,有效期为四年。 已经被命名表彰的单位,环保、教育局将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或暗访,以促进持续改进和提高,对创建水平下降,达不到相应的考核指标的学校,提出警告,半年内仍未改正的则可取消其命名。 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不断改进,再上台阶 国家表彰、省级、市级、市(县)区级四个级别; 市级满一年后可申报省级;省级满二年后可申报国家表彰。 2、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永保特色,长青不衰。
五、注意事项 1、必做事项(必备条件) 使用节水龙头,垃圾分五类(废纸、塑料、金属、玻璃、危险废物),无纸办公,感应冲厕,节能灯,油水油烟分离,环保网页,环保小报,环保知识、活动宣传阵地,环保工作站(挂钩实践单位),污水接管(周边无污水管网的除外)。 2、选做事项(不少于2项) 电子台帐、中水回用示范点、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教育及成果展示、校本文化及本土资源、特色文化开发教育成果展示。
五、注意事项 3、要求 污染防控做到三配套:工程到位,管理跟上,教育保障; 建设改造体现三功效:实用性功效、教育性功效、观赏性功效; 活动安排三到位:重大纪念日活动到位,师生全员参与到位,社会影响到位; 资料收集三突出:突出代表性,突出真实性,突出艺术性。
创建绿色学校,就是通过创建这个抓手和载体,促进师生把对环境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环境保护从一种他律到自律、从自发到自觉、从情感到世界观,不断提高升华,这是创建绿色学校的根本。创建绿色学校,就是通过创建这个抓手和载体,促进师生把对环境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环境保护从一种他律到自律、从自发到自觉、从情感到世界观,不断提高升华,这是创建绿色学校的根本。 绿色学校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 绿色学校创建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已经取得的荣誉不是最终目标,应该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加以实施,持续改进,使绿色学校创建得到不断提升改善。
提高公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能力,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其中尤以基础教育为重,它肩负着培养具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知识、技能和伦理的未来公民的使命。提高公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能力,有赖于各级各类教育,其中尤以基础教育为重,它肩负着培养具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知识、技能和伦理的未来公民的使命。 ----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