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 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 指导意见解读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 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 指导意见解读. 福建省普教室 陈 峰. 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 1. 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 重要途径 ; 有利于及时发现、 解决 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 各种问题 ; 改进教学实践 ,使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新课程课堂教学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问题 1 : 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出现了 形式化、低效化 的现象,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问题 2 :

nat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 “ 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 指导意见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解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意见解读 福建省普教室 陈 峰

  2. 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1 • 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有利于及时发现、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改进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新课程课堂教学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问题1: 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4. 问题2: 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的开放与生成,就可能出现“无序”的状态,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如何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5. 问题3: • 如何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6. 问题4: 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 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7. 问题5: •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 教师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 怎样进行有效对话?

  8. 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2 •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 养成批判、创造、反思的工作态度; • 增强职业信念,创新职业角色 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9. 来自新思考网的教师关于课 堂预设的不同思考 • 教师甲: 我们预设的不是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思路学习,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

  10. 来自新思考网的教师关于课 堂预设的不同思考 • 教师乙: 课堂上的生成应该有个度把握问题,否则,就会从过去的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转换为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也可能越走越远,只是这个度不太好把握,说明新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智慧。

  11. 来自新思考网的教师关于课 堂预设的不同思考 • 教师丙: 生成的处理确实是一种智慧,不能轻易地从别人那儿传输而来,弄不好就是画虎类犬,东施效颦。智慧不可传授但完全可以启发与唤醒,从别人的范例中往往能获得启示,而且,智慧的处理不可能凭空产生的,研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12. 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3 •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 提高学校组织的文化品质和研究能力; • 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13. 二、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的研究 • 研修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和课程的性质、理念与培养目标; • 分析、比较、体会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的异同;

  14. 1.课程标准的研究 • 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领会“内容标准”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

  15. 1.课程标准的研究 • 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践行标准,并为标准的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6.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

  17.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

  18.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19. 例:运动的描述

  20. 例:高中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1. 例:关于课程内容标准的理解 具体要求 • 能说出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 • 能正确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实际的物体看成质点。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 知道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模型的构建需要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它对研究物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2.教材的研究 认真研究对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理念及培养目标。

  23.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学习概念、定律、模型以及实验技能。此外,还应该了解物理学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需要学习概念、定律、模型以及实验技能。此外,还应该了解物理学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 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就不同,或者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

  24. 例:物理 1、深刻体会物理学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并将其融于教学中。

  25. 满天星斗循环往复、东起西落,是什么力量使目月星辰有着这样的运动规律?满天星斗循环往复、东起西落,是什么力量使目月星辰有着这样的运动规律?

  26. 抛出的石头、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划出”美丽的抛物线……。抛出的石头、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划出”美丽的抛物线……。 • 看似毫不相干的现象,却隐藏着大自然的秘密之一——万有引力定律。 在这一自然定律的制约下,天体运行有了规律,大海有了潮汐、人类有了跳高的极限。

  27. 电闪雷鸣、梳子吸纸屑等现象,蕴藏着大自然的一个秘密——静电,体现了自然多样性与统一性。电闪雷鸣、梳子吸纸屑等现象,蕴藏着大自然的一个秘密——静电,体现了自然多样性与统一性。

  28. 17世纪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登月梦想17世纪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登月梦想 • 17世纪,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开端。 • 牛顿力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宏观世界,而且让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

  29. 18世纪到19世纪,物理学家建立了热力学理论和分子物理,发现了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后,开始探索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法来代替人力和畜力。18世纪到19世纪,物理学家建立了热力学理论和分子物理,发现了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后,开始探索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方法来代替人力和畜力。 • 这一伟大的发现,是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动力的应用,使许多大型厂矿应运而生。 • 蒸汽机的发明,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欧洲 农业化机械已普遍使用 1807年 克莱蒙特号 蒸汽船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30. 游乐园里的摩天轮 上海东方明珠 • 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将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到了19世纪,以库仑、奥斯特、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建立了电磁学理论。 • 电磁技术的应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现在,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1. 原子核物理学的进展,使人类直接利用射线与核能成为现实。原子核物理学的进展,使人类直接利用射线与核能成为现实。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使人类面临着核战争、核污染的威胁。

  32.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 薛定谔 (1887-1961) 奥地利人 创立量子力学 用STM针尖移动的铁原子 广义相对论指出, 时空曲率将产生引力。

  33.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34. 物理学是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一步一步深入,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物理学是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一步一步深入,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927年10月召开的量子物理国际研讨会(一排左二普朗克、左三居里夫人、左五爱因斯坦;二排左三布拉格、左五狄拉克、左七德布罗意、左九玻尔;三排左六薛定锷、左九海森堡)此时,正处于由量子论向量子力学转变的时期。

  35. 2.教材的研究 • 研究教材的结构体系,整体把握各模块的内容及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36. 2.教材的研究 • 理解教材各栏目的功能,研究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教材资源,有效地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 • 研究教材,发现问题,为完善教材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37. 学生在新课程的化学课堂上的表现

  38. 学生在新课程的化学课堂上的表现 学生惊奇的目光 教师指导 学生实验探究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场景

  39. 必修化学模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时“矛盾”比较突出 学着高兴做题痛苦 穿新鞋走老路 • 盲目追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 • 化学概念教学“一步到位”、“一竿子插到底” • 对教材中的栏目不会合理使用,无法面对教材的差异 • 新课教学与习题处理的关系(盲目使用习题集) • 不会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0. 选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选修模块开设个数走两个极端; • 开设顺序地区一致; • 选修内容提前讲; • 忽视各模块的鲜明功能定位; • 文理分科且提前;教学方式单一。

  41. 化学与生活变成文科生的唯一选择 • 文科生想学《化学与生活》却不让学,普遍提前结课,甚至准备取消或变成教材上画重点 • 《化学与生活》只讲生活不讲化学 • 《化学与技术》只讲化学不讲技术 • 《实验化学》只讲实验不做实验; •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讲成必修水平,或只讲具体性知识不讲思路方法和观念。

  42. 3.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 课堂教学应着力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教学状况,理解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内涵,并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 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功能、适用范围,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与实施策略;

  43. 3.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 研究理解各种教学方式的教育教学功能,努力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 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44.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45. 教师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 46.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用启发的方法讨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但更多的教师采取的是不理睬、回避甚至批评的方式;只有16.0%的校长认为教师采用启发、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46. 4.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应对课堂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 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 探索构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多元、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主体多元、切合实情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评价体系;

  47. 4.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 研究制定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8.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 课堂学习和教学评价就像同一条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 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