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 丰富办学内涵、拓展办学外延、提高办学品质”的实践与反思

“ 丰富办学内涵、拓展办学外延、提高办学品质”的实践与反思.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培训部 杜钢 ( 2011 年 6 月 17 日学校教职工学习大会交流发言). 前言. 1 、我校的培训事业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只有办出职教特色,社会培训工作才会持久发展。“十一五”学校培训事业的发展验证了这条规律。“十二五”我们将继续丰富、发展、创新已有的经验。. 2 、我校的培训模式是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工作,特别是专业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培训部是一个操作和协调部门。. 二、背景. 1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 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nat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丰富办学内涵、拓展办学外延、提高办学品质”的实践与反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丰富办学内涵、拓展办学外延、提高办学品质”的实践与反思“丰富办学内涵、拓展办学外延、提高办学品质”的实践与反思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培训部 杜钢 (2011年6月17日学校教职工学习大会交流发言)

  2. 前言 1、我校的培训事业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只有办出职教特色,社会培训工作才会持久发展。“十一五”学校培训事业的发展验证了这条规律。“十二五”我们将继续丰富、发展、创新已有的经验。 2、我校的培训模式是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工作,特别是专业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培训部是一个操作和协调部门。

  3. 二、背景 1、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 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温家宝总理)

  4. 二、背景 2、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社会层面上: (1)属于基础职业教育,是面向每一个有中高等技能需求的人的教育; (2)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面向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 学校层面上: (1)面向未成年人的学历与证书教育; (2)面向成年人择业培训的教育; (3)面向所有人提高生活品质的教育。(鲁昕副部长)

  5. 二、背景 3、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办学使命: 服务社会、面向市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培训部工作总目标: 为“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拓展学校办学外延、提高学校办学品 质”服务。

  6. 三、实践 { 本专业 { 1、项目布局: (1)职业技能培训 本校学生 第二技能 { 岗位提升 转岗 普通高中学生、高等学校学生 (赴日研修生培训)出国劳务培训 社会人员

  7. 三、实践 1、项目布局: (2)业余制学历教育 { 成人中专学历教育 { 网络教育 成人高考 自学高考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助学教育 (3)“三校生”升入高职辅导复习教育培训(文化、技能、艺术) 注:中高职贯通的大通道

  8. 三、实践 2、师资磨炼: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实战型” 教师的成长。(专业教师、文化课教师、转专业教师)。 3、课程创新: 有助于构建以技能有效生存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9. 四、成效 1、逐渐形成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与中、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共同发展的基本局面。 2、全面建立“升学就业”双通道的办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学员) 3、初步适应职业教育开放性的办学特点。(时间、空间、对象)

  10. 五、反思 1、没有真正形成”项目驱动、名师带动“的符合培训市场自身规律的发展模式。今后要从制度创新上突破,形成能产生培训名师的自然环境。 2、没有运用好市场运作手段、利用好校内外资源,把优势项目做强做大。没有抓住机会形成更大规模的培训量。 3、没有成功破解社会培训招生困难的难题。(今后要在品牌上“名师带名项目”,在形式上“校企合作”)

  11. 六、愿景 1、师资、专业与课程既能适应满足校内学生的发展需要,又能适应满足社会人员的培训需要。 2、产生一批培训名师,形成若干强势项目,在社会上、行业中、企业中有影响力。 3、在办学内涵、形式、规模上真正形成“1:1:2”。

  12.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