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交流者:瓦市小学 杨素琴

交流者:瓦市小学 杨素琴. 一、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 背景.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 概况.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 过程.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 成效. 一、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 1. 通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2. 新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 3. 校本化实施的德育课程体系. 首先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要进行校本化实施,实现教学中的德育;其次,还要开发建设 德育校本课程 。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有效建设德育校本课程,必须借力德育科研工作。.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交流者:瓦市小学 杨素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交流者:瓦市小学 杨素琴

  2. 一、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3. 一、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 1.通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2.新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 3.校本化实施的德育课程体系 首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要进行校本化实施,实现教学中的德育;其次,还要开发建设德育校本课程。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有效建设德育校本课程,必须借力德育科研工作。

  4.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1.将《儿童哲学》课作为创新教育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来探索与实践。 而后,发展成为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

  5.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2.将《学校历史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课程来开发与建设 新生入学教育

  6.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学生参观校史馆

  7.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如果说《儿童哲学》是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追求,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思维碰撞的时间与空间,那么,《学校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则是基于本土的传统文化精华的积淀,它为学生当下学习传承发扬文化精华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更因为学校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瓦小人写就的,让学生以儿童的眼光看历史,让他们充分利用校园中的人、财、物,积极参与续写瓦小历史,显得更加必要而有意义。

  8.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我们组织了课题核心小组,采取“从上到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的办法来开发建设这一课程。 “从上到下”,即要求教科室拟定一份课程纲要和课程内容目录; “从下至上”,即采取从实践中来的办法,要求老师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符合本年级学生学习的学校历史文化内容。

  9.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10.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11. 二、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12.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一阶段:移植尝试阶段(2000年9月—2003年8月) 我校将《儿童哲学》作为省规划课题《创新教育研究》子课题来尝试探索。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发现矛盾、提出问题、辩论讨论,在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初步解决问题等方式与步骤,让孩子在自由的思想碰撞中受到哲学启蒙。

  13.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一阶段:移植尝试阶段(2000年9月—2003年8月) 温州市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上,吴海茹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儿童哲学》——《善与恶》

  14.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温州市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会上,温州市教研院陈素平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性讲话

  15.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二阶段:独立开发阶段:( 2003年9月——2005年7月) 我区全面 实施新课程时,学校拥有了难得的课程开发权,经多次讨论座谈,大家认为在创新教育研究中被普遍看好的《儿童哲学》可以独立来开发建设。

  16.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二阶段:独立开发阶段:( 2003年9月——2005年7月) 请专家来我校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培训

  17.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二阶段:独立开发阶段:( 2003年9月——2005年7月)

  18.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二阶段:独立开发阶段:( 2003年9月——2005年7月) 在大量积累案例的基础上编写出校本化的《儿童哲学》

  19.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2010年7月) 1. 2005年暑假开始,我们对《儿童哲学》校本教材(上下两册实验稿)进行修正,通过有关专家审核,正式定稿,并于2007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20.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2010年7月) 2.规范和完善《儿童哲学》的评价体系

  21.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2010年7月) 3.汇编教师教案集

  22.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2010年7月) 4.充分挖掘儿童哲学课的价值所在 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儿童哲学》课是智慧的课程,能提高学生思考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提高学生价值澄清能力。我们倡导人人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践行其思想精髓。

  23. 三、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 第三阶段:规范完善阶段(2005年7月—2010年7月)

  24.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1.《儿童哲学》已成为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 在学校开展的一次调查中,孩子们反映:“我感觉越来越聪明了”,“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能说会道了”。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哲学课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发言权,让我们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还能让同学们展开想象,斗一斗智力。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儿童哲学课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分辨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等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还有的说:如果认真地上好每一节《儿童哲学》课,我们就会学到很多本领。比如会使你口才更好,表达能力更强,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我希望一星期能多上几节这样的课。那次调查中,97%的学生非常喜欢《儿童哲学》课。

  25.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2.《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26.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2.《儿童哲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林丛、王佳、张琪、周晓岚、陈虹、戴蓓蓓、周洁琼等一批教师被评为温州市骨干教师或区名师、教坛新秀,他们还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教学活动中上公开课。

  27.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3. 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品位。 《光明日报》 2007.6.20第12版报道:瓦市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扎实,策略得当,从课堂出发,从课例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瓦小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教育报》 2009.9.26第3版以“培育创新思维的《儿童哲学》”为标题做了详细的报道。 《温州都市报》多次报道了《儿童哲学课,体会思考乐——瓦市小学校本课程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 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和新闻单位的普遍关注

  28.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3. 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品位。 浙江省教科院方展画、朱永祥两位正副院长认为:瓦市小学的《儿童哲学》很有特色。儿童哲学课,以儿童的视角,开展生生对话,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还促进了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值得推广。 特别是我们的《儿童哲学》课辐射到江滨校区、双潮分校以及其它兄弟学校。许多领导专家以及同行(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纷纷向我们索要《儿童哲学》校本教材。

  29. 四、科研引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3. 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品位

  30. 浙江省首批精品校本课程一等奖

More Related